揚帆出海 作者丨子墨
打開地圖,就能看到親友的所在位置,甚至還能實時看到對方的手機電量。地圖社交逐漸在z世代年輕人中流行起來。
前不久,jagat的持續霸榜讓很多東南亞人都在「定位」中,不斷尋找到了同城好友,甚至被用於情侶之間的實時查崗,以及家長對孩子的安全監控等等。而在此之前,基於lbs的社交應用已經有所發展,比如在2021年上線的findup,至今總下載量達到約510萬,高峰時期單日下載近3萬,總收入約420萬美元,且近期又有崛起之勢。今年3月,較2月下載量增長118.8%,收入增長32.9%。
(findup自上線以來全球下載量,圖源:點點數據)
地圖社交賽道並不算是一個很新的賽道,但能堅持做下來的並不多,「卷」的程度也並沒有其它社交類產品那麼高。不過,由於其普遍用於熟人的特性,用戶往往在同類應用中只會選擇其中的一個,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因此,從主攻區域做出差異,也成為了開發者能夠避開直接競爭,走出更多商業化道路的方式之一。
從內購收入區域上看,findup將目標放在了社交成熟的歐美及東南亞地區,特別是美國和越南,兩地合計貢獻了應用總內購收入的37%。而從社交應用排行榜上來看,該應用在坦尚尼亞、烏干達等多個非洲國家都進入了社交暢銷榜top10,或許得益於地理位置相近,與其開發者公司位於土耳其有一定關係。
(findup自上線以來內購收入地區分布情況,圖源:點點數據)
在這一賽道上,面對jagat、mixerbox bff等一眾後來者的衝擊,findup是如何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的呢?
信任還是控制,隱私功能「拿捏」邊界
能夠隨時與好友保持聯繫,並通過gps手機定位,快速知道他們的準確位置。相比於更大範圍的地圖社交應用,findup將圈子縮小了一些,大多數被用於家人、密友、情侶之間的相互聯繫。
與其他同類應用不同的是,findup不僅可以看到好友的實時定位和手機電量,還能夠看到他們的旅行歷史,只要在應用中留下過足跡的地方,都可以被好友查看「一覽無餘」,甚至當對方到達或離開某個地方的時候,也能夠即時獲得通知。
例如,某好友正在移動,或已經到達學校等等。出於安全因素考慮,這一功能常用於家長對小孩子的實時位置監測。當用戶察覺到危險因素時,可以通過應用的sos功能,向好友發出警示並定位。
不過,很顯然,對於普通朋友來說,這些突破隱私及邊界感的功能並不太適用,而對於十分親密的關係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視為積累信任的過程。
然而,任何功能一旦被過度使用,就會「變味」,特別是這種親密關係應用當中,有時不僅沒有增加信任感,反而由於實時掌握定位的控制欲,導致信任感破裂。也正因為如此,用戶在確定使用之前,需要做好隱私被親友共享的準備。而開發者也需要面對由於用戶情感關係造成的留存下降的可能。
對此,findup支持用戶個性化預設一些自己常去的或者喜歡的定位,如學校、公司、家,甚至是電影院、餐廳、個人的秘密基地等等。這些位置可以公開分享,也可以設置成私密,僅自己可見。
雖然只是一個公不公開的小功能,但對於用戶來說,卻有著不同的意義。將這些地方進行共享,像是一個嵌入應用中的「大眾點評」,讓更多人能夠「種草」或者「避雷」某些線下店鋪。而將其私密,則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私人的便簽,記錄個人的喜好,能夠在一個私密感並不強的應用中,找到一個獨屬於個人的小空間。
而在不少同類應用中,也有著類似的功能,例如隱藏最新定位。不難看出,開發者都在儘力去找到應用中關於隱私分享的邊界,一旦跨越邊界,將會通過一些功能設定來給予用戶個人空間,讓人感受到被保護。也正是在這種「半共享半隱私」的環境中,才有可能更加促進親密關係的升溫。
擴展使用場景,跳出「查崗」定位
在不少密友社交應用中,都支持將應用內容直接顯示在手機的首頁的模塊中,用這種「拿起手機就能關注」的方式,來體現密友關係與普通關係的不同。findup也同樣支持這一功能,可通過自定義,將好友放在不同的模塊位置上,以便快速找到他們的位置。
另外,在基礎的消息發送功能上,findup也做出了一些差異化。不僅能夠隨時私信好友開啟對話,還上線了群聊功能,在群組中,基於lbs的特性優勢,可以直接發送吃飯邀請,僅需選擇是或否即可,讓好友之間能夠更加高效地進行交流。
不斷上新的多元化功能持續豐富著應用內容,過程中也不難看出,findup在極力擴大著用戶群體,避免僅限於「查崗」一類的使用場景,限制獲客。而這也是同類應用普遍面臨的一大痛點問題。
不過,從用戶反饋來看,findup似乎並沒有跳出這一「怪圈」,大多數的用戶還是將其當成了定位查崗甚至是監視工具,也由此導致了一些用戶陷入「信任危機」當中。日後能否破局,還需在產品定位上多加思考。
而另一大痛點,則是電量消耗問題。眾所周知,日常的手機定位服務會消耗一定的手機電量,而這種實時顯示眾多好友位置信息的應用,對於手機電量的消耗也會不斷加劇。findup也沒有避諱,甚至公開表示,在後台連續使用,會大大縮短手機電池壽命。而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則還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優化。
探索商業道路,越南市場表現搶眼
點點數據顯示,findup自2021年上線以來,收入幾乎都來源於內購收入。美國用戶貢獻其中的28%,排在第一位,其次為越南9%,英國5%,馬來西亞3%,德國2%。
應用當前採用訂閱模式,周訂閱4.99美元,月訂閱9.99美元。最貴的訂閱項目為59.99美元,區間檔位較多,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及目的選擇長期或短期使用。
(findup熱門內購項目,圖源:點點數據)
美國在社交賽道上的付費能力和意願不言而喻,而付費能力並不強的越南市場,能有此表現,卻令人格外驚喜。不僅僅是findup,很多同類應用的內購收入地區前五名中,越南均有上榜。
深入探究發現,一方面,越南的社交生態以熟人關係網為核心,而熟人共享定位的玩法,恰好滿足了其對親友關懷與便捷聚會的大眾需求。另一方面,這類應用不僅能夠實時追蹤到好友定位,還能通過地理位置標籤,與本地的商業進行聯動,如餐飲、電影院等等,這種「社交+本地化生活」的方式,激發了用戶線下「探店消費」的慾望。總的來說,越南用戶在這一賽道上的投入,也是一種技術賦能社交需求升級的體現。
另外,隨著各地區對社交產品的監管變得嚴格,特別是針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方面,不斷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出台。在findup的隱私保護條款中,將用戶的年齡限制在了13歲,且必須保證未被當地法律禁止,才能註冊成為會員並使用應用。如果被禁止,則會員資格也無效。
總的來說,findup經過4年左右的發展,雖然仍面臨用戶群體及使用場景的痛點問題,但並不影響用戶對應用的認可度和付費意願。未來,是持續深耕越南市場,還是另尋他處發掘更多的潛力市場,以及如何弱化「查崗」概念,持續擴展使用場景收穫用戶,都是行業需要共同思考的重要課題。
結語
地圖社交以其獨特的實時定位功能,成為了世界各地年輕人情感聯繫的紐帶,特別是在越南,流行趨勢明顯。不過,「查崗式」的使用場景也在提醒著人們在享受技術便利的同時,也需要更加註重隱私保護與社交邊界的界定。未來,也期待能有更多的功能玩法被推出,在保護個人隱私與豐富用戶體驗上實現平衡發展,開闢出更為廣闊的商業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