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上熱搜!來自鯉城這所學校…

2024年10月24日03:00:21 時尚 7800
校歌上熱搜!來自鯉城這所學校… - 天天要聞

「石塔山聽著筍江聲,新華學堂坫遮百年外……」今年8月底,一年級新生們陸續收到錄取通知書之際,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的閩南語校歌《你好,新華》衝上了熱搜,這首富有閩南特色的天籟之音不僅成為孩子們入學的「見面禮」,也是他們接受閩南文化熏陶的第一課。


文承百年,化古育今;教育實踐,交相輝映。長期以來,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始終堅守「為每個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初心,為學生的全面成長、個性發展搭建更廣闊的平台,走出一條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的持續發展之路。

以文化人

成就學生包容發展


在新華中心小學,學生有很多機會與閩南文化特色課程親密接觸。他們或腰系紅綢緞,「嘿嘿」大聲吆喝著,跳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拍胸舞;或跟隨省級非遺傳承人吳潤珠老師學習火鼎公婆技藝;或在社團念唱音韻明快、朗朗上口的閩南童謠……一個個非遺技藝傳承課程,讓閩南傳統文化在校園裡煥發生機。

校歌上熱搜!來自鯉城這所學校… - 天天要聞

學校拍胸舞社團、火鼎公婆社團參加第五屆海藝節演出。


對於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來說,傳承閩南文化有著特殊的意義。閩南民間技藝課堂的開設,不僅能讓學生們領略到泉州傳統文化的魅力,也有助於「新泉州人」更好地融入泉州的生活。「在學校里,我學會了閩南語,愛上了閩南文化。」該校六年級6班學生劉晨老家在河南,她自豪地說:「以後回老家,我會教親戚說閩南語,當一回閩南文化的小小傳播者。」

校歌上熱搜!來自鯉城這所學校… - 天天要聞

「作為一所百年老校,學校致力於將地方人文歷史和風土人情融入課後服務,讓孩子從小學習了解閩南文化,感受閩南傳統文化魅力。通過閩南文化課程,讓本地的孩子更愛家鄉,讓外地的孩子融入泉州,這也是閩南精神、海絲精神中多元、包容特質的體現。」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鄭志清表示。

校歌上熱搜!來自鯉城這所學校… - 天天要聞

從「有」到「優」,由「優」向「強」,學校的閩南文化傳承教育成績斐然。《傳承非遺技藝,守住閩南文化的根與魂》成功入選2024年泉州市第三批課後服務工作典型案例;榮獲首屆少兒閩南語歌曲(歌謠)創作大賽優秀組織獎;受邀參加第五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之海藝友人行活動……

以勞塑人

激發學生責任擔當


近兩年,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還深耕勞動教育,獨創「以蔬換書」採摘義賣活動,搭建起勞動與多學科的融合課堂。每到蔬菜豐收季節,負責「綠芽」紅領巾勞動園地的孩子們便帶上豐收的果蔬和提前做好的diy環保袋、宣傳海報,來到社區小廣場,向附近居民售賣自己的勞動成果。義賣結束後,他們又用賣菜的收入購買心儀的書籍。

校歌上熱搜!來自鯉城這所學校… - 天天要聞

蔬換書」活動既是口語交際、數學速算、美術創意製作等學科融合的課堂,也是培養孩子們團隊統籌安排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的「訓練場」。鄭志清介紹,學校充分利用資源,挖掘勞動教育內涵,讓學生在勞動中增強體質、開拓視野,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校歌上熱搜!來自鯉城這所學校… - 天天要聞

勞動是成長的必修課,開展勞動教育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據悉,該校落實新課標,開足開齊勞動課程,每班每周都有勞動教育課,並通過「勞動+校園」「勞動+家庭」「勞動+社會」,讓學生在家、校、社區中不斷提升和豐富勞動體驗,形成兼具學校特色與育人意義的勞動校本課程。

校歌上熱搜!來自鯉城這所學校… - 天天要聞

如今,勞動教育已經成為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最亮麗的底色。該校《「勞動+」育人模式的實踐》項目入選福建省教育廳公布的第三批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示範課和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以「菜地」為載體,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獲評泉州市第一批課後服務工作典型案例。

以體育人

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當清晨的第一抹陽光灑進校園時,耳邊傳來的是學生們的琅琅讀書聲、歡笑聲,還有老師不倦的教導聲。在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這樣美好的場景時常上演。不僅如此,行走於追尋美、發現美、創造美的品質校園裡,該校師生們共同美化校園的裝飾作品也隨處可見。

校歌上熱搜!來自鯉城這所學校… - 天天要聞
校歌上熱搜!來自鯉城這所學校… - 天天要聞
校歌上熱搜!來自鯉城這所學校… - 天天要聞

據了解,該校堅持五育並舉,著眼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發展,突出體質健康。學校調整了小課間時長,將原來的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以落實學生體質健康發展。同時,開展別開生面的「千人豎笛」演奏、學生大合唱等藝體素養展示活動,為孩子營造「七彩童年」,搭建展示的舞台。此外,該校創設了「心芽成長小屋」,深入實施「強心賦能」行動,著力構建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諮詢服務、預防干預「四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校歌上熱搜!來自鯉城這所學校… - 天天要聞


在科創方面,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也始終致力於科學教育的探索與創新,構建獨具特色的課堂教學操作體系。今年7月,該校被確認為泉州市基礎教育「十四五」第二批科學教學研究基地校,師生團隊在各級科技競賽中屢獲佳績,先後榮獲各級競賽大獎50多項

鯉城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李菁、陳森森、顏夏榕
編輯:吳秋瑜

二審:郭巧燕

三審:薛相宜

來源:泉州晚報、泉州市新華中心小學

時尚分類資訊推薦

洞洞鞋竟是「真菌培養皿」?專家表示:夏日熱銷鞋暗藏健康風險 - 天天要聞

洞洞鞋竟是「真菌培養皿」?專家表示:夏日熱銷鞋暗藏健康風險

極目新聞記者 曹洋通訊員 吳萍夏天到了,洞洞鞋因其舒適、輕便、涼爽等特點成了很多人出行的選擇。近日,社交平台上關於「洞洞鞋容易引髮腳氣」的話題登上熱搜,引髮網友熱議。一些網友分享了自己穿洞洞鞋卻患上腳氣的經歷。洞洞鞋為何會引髮腳氣?洞洞鞋存在哪些安全隱患?7月5日,極目新聞記者採訪了江城專家。洞洞鞋「透...
編造「潛水教練將女孩壓向水底」,黃某嬌、呂某被處罰 - 天天要聞

編造「潛水教練將女孩壓向水底」,黃某嬌、呂某被處罰

7月5日,三亞市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詳情如下:近日,網路流傳「三亞潛水教練反覆壓女孩向水底沉」的虛假信息,引發關注。經查,黃某嬌(女,34歲)、呂某(女,21歲)為吸引網路流量,分別在福建、上海等地將他人在網上分享的國外潛水視頻進行惡意剪輯,編造關聯三亞的虛假信息,並在社交平台上發布,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其...
江蘇只有「十三太保」,沒有「一哥」 - 天天要聞

江蘇只有「十三太保」,沒有「一哥」

圓桌觀察員/零零漆再過一個小時,蘇超聯賽最受關注的一場比賽——南京主場對陣蘇州,就要打響了。網上不少球迷侃道:「蘇哥南哥誰是一哥?就看這場!」。當然,這是玩笑話,只是蘇超眾多的爆梗之一。因為如果以足球賽的結果來定的話,去年江蘇首屆全國足球發展重點城市對抗賽,蘇州總比分1比0戰勝南京奪冠後,那就是已經當...
一堂有手語翻譯的公開課:餓了么公益為聽障咖啡師舉辦外賣運營培訓 - 天天要聞

一堂有手語翻譯的公開課:餓了么公益為聽障咖啡師舉辦外賣運營培訓

餓了么近日啟動專項幫扶計劃,為10家上海無聲咖啡店的聽障咖啡師舉辦免費外賣運營培訓課,幫助他們提升就業和創業能力。同時,平台還將為其中有需要的門店免費安裝具有閃光、震動功能的無障礙外賣接單設備,以科技手段優化聽障從業者的工作場景。隨著近期淘寶閃購宣布將在12個月內直補消費者及商家500億元,線上消費迎來了...
明星也愛的《一品芝麻狐》動畫大電影 將由「重慶永川造」 - 天天要聞

明星也愛的《一品芝麻狐》動畫大電影 將由「重慶永川造」

簽約儀式現場。攝影 張錦旗不光有影視製作項目落地,還有更多的影視藝人將從這裡走出;同時,由已經風靡全國近10年的漫畫《一品芝麻狐》改編的動畫大電影也將是「重慶永川造」……7月5日上午,由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永川區科技影視產業對接會結出豐碩成果。在現場,來自影視行業、科技企業、教育機構等領域的200餘位...
語言為橋促中英交流 文化作媒譜互鑒新篇——2025年英國「中文培優」項目來華夏令營開營 - 天天要聞

語言為橋促中英交流 文化作媒譜互鑒新篇——2025年英國「中文培優」項目來華夏令營開營

7月4日下午,2025年英國「中文培優」項目來華夏令營開營儀式在昆明理工大學呈貢校區舉行,作為2025年中方承辦高校之一,昆明理工大學將攜手來自英國沃特林中學的28名師生,開啟為期11天的沉浸式中文學習與文化體驗之旅。 「中文培優」項目由英國教育部於2016年重磅推出,旨在大力發展中文教育,該項目由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
提醒:今天起,出門多穿紅色衣服 - 天天要聞

提醒:今天起,出門多穿紅色衣服

今年以來最強高溫過程正在影響我國,7月4日至5日將迎來本輪高溫過程的鼎盛階段,高溫範圍達本輪過程最大,多地或將遭遇同期罕見的高溫。隨著暖濕氣流向北推進,東北、華北今後幾天即便氣溫達不到35℃,但因為濕度大,體感溫度也可能達到35℃以上,悶熱感十足。溫度計就爆表了在網上,多地居民開始了高溫測量試驗。有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