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哥解讀電商
作者:李成東、金珊
消費電子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變局,當下或許要換一個邏輯重估萬物新生了。
5月20日美股盤前,萬物新生(愛回收)集團(紐交所股票代碼rere)發布了業績公告。財報顯示,2025年q1營收46.5億元,同比增長27.5%,超出集團指引的最高端;調整後凈利潤(非gaap)0.8億元,同比增長276.8%。
繼上次q4旺季交出最好財報之後,萬物新生今年q1淡季繼續發力。營收增長近30%,利潤增長近3倍。其中部分板塊繼續維持了超高增速,例如多品類同比增長近200%,c2b手機數碼回收額同比增長超50%。在當下的互聯網及零售行業已經很難找出這樣高增長了。多數是燒錢換增長虧損加劇,又或者降本增效保低增長。
國補持續了近一年,萬物新生當下的業績為什麼還能持續高增長,背後的動力是什麼?高增長會是曇花一現嗎,後續萬物新生還有能力維持當下的增速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q1,互聯網巨頭都在搶佔即時零售市場,因為規模大,流量足。商務部預測2030年即時零售將達到2萬億規模。但讓市場忽略的是,在需求和供給都很分散的特點下,二手行業爆發了。甚至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等機構也曾預測國內二手物品交易在2025年將突破3萬億元。這是一個規模不亞於即時零售,並且爆發更早的市場。
熱錢不再好賺。新一輪經濟周期下,一些深耕細分賽道的公司也會迎來新生。
營收增長28%,非gaap凈利潤增長2.7倍
先來看萬物新生的業績表現。2025年q1總營收46.5億元,同比增長27.5%。總營收已經超過公司管理層自己做出的24.6%到27.4%的增速預估,遠超預期。
具體來看營收結構,代表1p的產品凈營收42.6億元,同比增長28.8%,依然是公司的基本盤。代表3p的服務凈營收3.9億元,同比增長14.2%。
在成本與費用方面,整體和營收增速是匹配的,處在良性增長中。總運營成本與費用45.8億元,同比增長23.7%。
商品成本36.2億元,增長22.7%。經計算可得毛利率為22.3%,是最近10個季度中表現最好的一次。這代表在毛利率普遍低的二手行業,萬物新生對成本的把控進一步提升。國補的紅利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對比業務數據方面,交易商品數量950萬件,同比增長13.1%。數量增加也拉動了履約費用。履約費用4.3億元,增長38.1%。銷售與營銷費用4.2億元,增長30.4%。一般及行政費用0.6億元,下降14.1%。研發費用0.6億元,增長9.6%。
最終實現扭虧為盈,經營利潤0.7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0.4億元。調整後經營利潤(非gaap)1.1億元,同比增長39.5%。凈利潤0.4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0.9億元。調整後凈利潤(非gaap)0.8億元,同比增長276.8%。現金儲備27.8億元。
萬物新生做出指引,預計q2營收47.1億至48.1億元,同比增長24.7%至27.4%。
可以看出高層對未來增勢也保持樂觀。萬物新生為什麼能持續獲得增量?當下需要換個角度看這家公司。
在全新的經濟周期下,二手交易行業迎來了新一輪增長勢能。
如果說2024年的國補作用是換新,通過補貼刺激消費,從源頭注入活水,為企業帶來增量。那麼2025年的大趨勢則是循環,一方面繼續擴大國補範圍加量刺激,另一方面開始著手讓上一輪被換下來的舊品找到歸宿。
淡季不淡,拓門店+多品類,掘金3萬億市場
二手正在成為潮流。萬物新生多年布局,一朝收穫。
首先是開年以來,國補範圍繼續擴大。原本只有部分地區有手機補貼,今年以來,全國都上線了手機補貼;同時拓展了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品類。3月政府工作報告宣布安排3000億元規模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以舊換新。
紮根3c,這些新品類也是萬物新生的傳統優勢品類,萬物新生終於迎來收穫時刻。在源頭c端的回收上,整體q1愛回收c2b手機數碼回收額同比增長超過50%。
萬物新生布局「以舊煥新」場景是從線上線下兩方面布局的。
在線上接入京東的入口,消費者可以在頁面上用舊機進行抵扣,購買新品。萬物新生也在培養自己的履約能力,直達消費者。除了門店以外,q1上門交付團隊總人數超過1000人,同比凈新增約360名上門回收人員。
要知道q1沒有618和雙11,不是傳統電商的消費旺季,線上的增量不及去年旺季。萬物新生的線下門店在q1發揮了作用。
春節期間,不少3c品牌的線下門店的流量暴漲。不少打工者會在返鄉時為家中老人更換新手機。愛回收的門店大多設立在商場等人流密集地區,消費者可以在購買新品的同時,在愛回收門店賣出舊品。此前管理層也透露,今年1-2月,愛回收的手機品類回收額同比增長了100%;春節假期期間,愛回收的回收業績實現了70%以上的同比增長。
截至2025年q1,萬物新生的線下門店覆蓋全國283座城市,門店總數達1886家。未來三年門店將達到5000家。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約3億部的手機新機出貨量,數千萬部筆記本和數碼新品出貨。目前以舊換新的服務滲透率仍是個位數水平,從長期國內滲透率有提升20%以上的發展空間。萬物新生後續的增長力除了已經取得優勢的3c方面繼續滲透,還有其他品類回收需求的增長。
二手行業整體正在迎來爆發,品類在不斷拓展,大有可為。
gucci、lv成為小鎮貴婦們的新寵,但是三四線城市二手鑒定方面水很深,對專業鑒定的需求很大;輕奢服飾迎來二手出售潮;今年春節期間,黃金被炒至高價,引發二手回收潮......
需求帶動下,萬物新生此前就已經開展了多品類回收策略,在門店內增設箱包、腕錶、黃金、名酒、鞋服等品類的回收。q1多品類回收交易額和收入同比增長均接近200%。
多品類回收還貢獻了利潤增量,有效提高門店坪效。不僅輕資產,投入可控。還能觸達更多的用戶,反哺低頻的3c。
2024年q3數據顯示,多品類回收額扣除門店費用和履約費用後,46%轉化為對門店的利潤貢獻。
多品類的成功,意味著國內消費者的觀念正在發生改變,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接受二手產品。
questmobile報告顯示,2024年4月,中國閑置電商月活用戶總規模已達1.78億,近50%為30歲以下年輕人群。z世代的年輕人正在二手市場上淘貨。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等機構發布的報告也顯示,預計2025年將突破3萬億元。
二手大洗牌,「前置倉」搶商家
回收最終還是為了銷售,才能達成循環。宏觀上可以看到,年初商務部已經籌備二手商品的流通工作。首批全國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城市包括合肥、武漢和深圳等地。一場由上而下,以城市為單位的全新實驗已經開始。在政策紅利和自身優勢積累下,萬物新生已經參與其中。
國補會帶來消費電子以及二手行業整體的大洗牌。一名在線下開設手機專賣店的商家明確表示,最近行情不穩要開始戰略收縮,甚至原本薅補貼羊毛倒賣「准新機」的黃牛投機行為開始減少。在這名商家對二手手機價格的統計里,各類品牌和款式的手機及手錶價格陸續下滑,並且每天的價格都在上下浮動,不如此前穩定。
二手消費電子行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複雜。國補帶動新機銷量增長,甚至廠商為了達到門檻,主動降價。蘋果手機也進入了新一輪降價,刺激銷量。二手手機價格承壓,商家的利潤減少,進而會進行調整或者直接退出。
曾有專業人士預估,國補可能會持續三年左右。所以二手行業的一場大地震在所難免。服務質量差、運營效率低的行業商家或將被市場淘汰。整個行業中間的利差減少,帶動行業向標準化發展,質檢成為關鍵環節。行業里一些中小商家已經開始順應趨勢,和萬物新生合作。
截至q1,萬物新生的b2b業務拍機堂累計註冊商家數突破100萬,交易商家數量實現雙位數同比增長。提到消費電子,不得不提深圳華強北這個魔幻的地方。作為「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也是國內最大二手消費電子的集散地。數據顯示,在華強南僅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30餘個二手消費電子市場,擁有8000多商戶,2萬名從業者。
但華強北也逃脫不了行業內標準不透明、難規模化的特點。線下的回收小門店,更依賴質檢人員自身的經驗進行評判。面對大量的待檢設備,關鍵是用更完善的質檢標準和流程來減少人工檢測的失誤,也能大幅降低中間的費用。
圍繞著b端的從業商家的痛點,今年3月,拍機堂全國首家線下旗艦店在深圳華強北落地。
拍機堂mall佔地1200平方米,採用「倉賣一體」模式,可實現單日近萬台現貨供應。通過構建「看—驗—采」一體化場景,平台商家可實現 「當日看機—當場驗機—即時提貨」全流程閉環,相比傳統渠道縮短 3-5 天調貨周期,幫助商家降低囤貨成本與物流等待期。
b端的採購就像零售一樣高效。萬物新生的東莞運營中心距離華強北僅幾十公里的距離,可謂「一步之遙」。最大限度地發揮規模化的優勢。
東莞自動化運營中心已經建立了一整套數字化流程。採用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中央控制,承擔輸送、分揀、質檢、倉儲、發貨等職能。以matrix 3.0為代表的自動化質檢系統,相比以前的人工操作,單台手機在自動化質檢項中,質檢綜合成本下降30%,全流程手機周轉效率提升18%,從而加速閑置資源在全國範圍內的流轉。
中國有無數中小回收商。數據顯示,按照2023年手機回收行業總交易額計算,萬物新生是最大的手機回收服務商,份額達到9.1%。行業前5名合計佔比21%,剩下的79%被無數中小回收商佔據。
雖然行業經歷大洗牌,但是長尾的中小商家短期難被取代。發展b2b業務,通過質檢、定級、定價和物流等環節服務這些中小商家,也是不錯的選擇。既能增加收入,也能催動行業質檢變得更標準化。
萬物新生憑藉長期經營的品牌效應入選了國家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試點企業。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直屬的中國資環電子電器公司也和萬物新生集團簽署合作協議。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去年主導組建的全國性、全品類的資源循環中央企業。
多項合作也象徵萬物新生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未來萬物新生的門店和線上入口,會和線下的城市產生不同主題的合作。不只是消費電子,也可能會和當地的特色產業進行結合,深入不同的品類。
當二手成為潮流
在全新的經濟周期下,二手行業已經迎來了大爆發。在循環經濟的浪潮下,有完整產業鏈的企業更容易收穫紅利。特別二手消費電子是一門苦生意,需要全鏈路的把控,才能更好地控制毛利率,保持利潤。
q1萬物新生業績全面開花。c2b消費電子增長50%,多品類增長200%;b2b商家註冊數兩位數增長,自營產品toc收入同比增長73.5%。除了國內,海外市場也有巨大的探索空間。
當二手成為潮流,萬物新生或將迎來重估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