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秦黛新
近年來,「維修刺客」頻現,買得起修不起,讓消費者直呼「傷不起」。
日前,315晚會曝光了啄木鳥家庭維修平台的維修亂象。據報道,啄木鳥平台的上門維修暗藏諸多套路,一位客戶水龍頭沒打開導致洗衣機無法進水,師傅上門只打開水龍頭,就收費100多元;燃氣灶沒電,客戶更換電池後沒拿掉電池帽,維修師傅給客戶更換成本20元左右的點火器,再將電池帽拿掉,收費250多元……平台甚至在培訓時直接表示,上門維修人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想盡辦法在服務過程中提高收費。而由於維修平台掌握著客源渠道,在接單的壓力下,維修師傅們只得被迫參與漫天要價。
上門維修等售後服務早已是不少人的痛點,「小病大修」、虛構故障、漫天要價等問題,讓消費者心痛「割肉」又無處申訴。「刺客」頻現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也暴露出當前家電行業存在的諸多問題。家電維修之所以「坑」多難避,與這一行業長期存在的信息不透明、收費標準缺失等現象直接相關。維修平台暗箱操作,服務人員利用消費者缺乏專業知識牟利,行業准入魚龍混雜。
《家用電器維修服務明碼標價規定》早已制定實施,針對家電安裝、維修中出現的侵權問題,各地各部門也一直在持續行動,開展專項整治。但是十餘年來,行業規範並沒有得到系統性落實。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所謂維權,更多依靠消費者個人留存證據進行投訴,但這顯然無法從根本上扭轉家電維修的亂象,對此,監管部門需要更多真招、實招。此次315晚會曝光的啄木鳥維修平台亂象再次提醒我們,有關部門針對平台方的監管絕不能缺位。
安裝、維修家電,看似只是一件小事,卻關乎著消費者的實際權益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滿意度,不能只讓消費者自己去「避雷」。倘若不加以重視,長此以往,將會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當前,各部門正加力推進家電「以舊換新」,通過有力的補貼政策讓消費者獲得了「真金白銀」的實惠。在此大背景下,對於家電安裝和維修亂象的整治更是刻不容緩,不能讓這些「刺客」刺傷消費者,讓好政策打了「折扣」。只有全鏈條的優質服務和有力保障,才能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讓他們買得放心,用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