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封神,9.1分神作依舊生猛:殊途同歸每集刺痛著觀眾的神經

2025年03月18日10:52:09 娛樂 1444

當一部劇集在豆瓣斬獲9.1分卻鮮少登上熱搜。

當它的美版翻拍被觀眾痛批"失去靈魂",這部被資深劇迷私藏的神作才逐漸顯露鋒芒。

自2010年首播以來,兩季豆瓣評分高達9.0與9.1分。

集集封神,9.1分神作依舊生猛:殊途同歸每集刺痛著觀眾的神經 - 天天要聞

即便在15年後的今天,它依然以冷峻的敘事和深刻的思辨,被觀眾稱為「封神之作」。

當我們在短視頻時代習慣用"非黑即白"解構世界時,這部神作用每集90分鐘的生命刺痛著觀眾的神經——

《殊途同歸》

Accused

集集封神,9.1分神作依舊生猛:殊途同歸每集刺痛著觀眾的神經 - 天天要聞

在陰冷的法庭穹頂之下,每個被告席都囚禁著破碎的人生。

第三集的海倫·瑞蘭德案,堪稱全劇最令人窒息的篇章。

這位小學教師原本擁有平凡而幸福的家庭,直到兒子在工廠倉庫意外身亡。

公司以「操作失誤」推卸責任,監控錄像「恰好」損壞,兒子的同事因畏懼失業而沉默,老闆躲在律師身後拒絕道歉。

集集封神,9.1分神作依舊生猛:殊途同歸每集刺痛著觀眾的神經 - 天天要聞

海倫耗盡家財上訴,卻只換來冰冷的敗訴通知。法律程序看似公正,卻將她逼入絕境。



她想要的不過是一句「對不起」,但制度只回應她「證據不足

最終,這位母親選擇用縱火焚燒倉庫的方式為兒子「討回公道」。

法庭上,她坦然認罪,卻拒絕律師辯護,親手撕開血淋淋的真相:「我的兒子死了,但殺他的不是機器,是那些捂住真相的手。」

諷刺的是,陪審團因同情她的遭遇而判其無罪。

集集封神,9.1分神作依舊生猛:殊途同歸每集刺痛著觀眾的神經 - 天天要聞

這一刻,法律的威嚴在良心的拷問下轟然崩塌。



程序正義成為冷漠的幫凶,個體的反抗反而成了另一種「正義

第五集的肯尼案則展現了更為複雜的道德困局。

火葬場工人肯尼得知女兒在公園遭性侵後,與兩名好友根據「藍色短褲」的模糊描述鎖定嫌疑人,並在暴怒中將對方毆打致死。

集集封神,9.1分神作依舊生猛:殊途同歸每集刺痛著觀眾的神經 - 天天要聞

然而,死者並非真兇。肯尼在法庭上坦白一切,而兩名友人始終保持沉默。

最終,唯一誠實的人被判有罪,沉默者卻無罪釋放

這一判決的荒誕性直指人性的幽微:肯尼的暴力源於父愛本能,卻因缺乏證據成為「兇手」。

友人出於「義氣」施暴,又因「緘默」逃脫制裁。

更可悲的是,肯尼在獄中對妻子懺悔:「我們繞了公園一圈又一圈,我想讓他們停下……可我害怕被當成不夠愛女兒的父親。」



集集封神,9.1分神作依舊生猛:殊途同歸每集刺痛著觀眾的神經 - 天天要聞

暴力的鏈條中,沒有人是純粹的惡魔,但每個人都在成為悲劇的推手

這部劇 的每個案件都紮根於底層現實:水管工為養家捲入犯罪、士兵因戰爭創傷失控殺人、計程車司機在賭癮中沉淪……

這些角色沒有驚天陰謀,只有被生活碾碎的尊嚴。

例如第四集的連恩·布萊克,一名嗜賭的計程車司機。

集集封神,9.1分神作依舊生猛:殊途同歸每集刺痛著觀眾的神經 - 天天要聞

當女乘客的耳環勾起貪念時,他掙扎於道德底線與家庭壓力之間,最終在慾望驅使下犯下搶劫。

法庭上,妻子崩潰的哭聲與他顫抖的懺悔交織,揭露了一個殘酷真相:貧窮與絕望足以讓任何普通人淪為「罪犯

《殊途同歸》最鋒利之處,在於它從未試圖給出答案...

集集封神,9.1分神作依舊生猛:殊途同歸每集刺痛著觀眾的神經 - 天天要聞

當第三季末尾字幕浮現"本劇所有故事均改編自真實案件",觀眾才驚覺那些看似戲劇化的抉擇,實則是千萬人正在經歷的生活切片。

今天小五的推薦就是如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了。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