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封神2》中,被人吐槽最多的除仙界大佬元始天尊法力盡數被殷郊吸走之外,魔家四將「傻大個」的形象也是被人詬病最多的存在。
電影中的他們雖然都握有超強法寶,但卻被設定成了智商低下,且只會到處亂吼亂叫的「傻大個」。
如此形象,試問一下,讓他們去當釋門的護法天神,如來佛祖能接受嗎?
至於說魔家四將在神話傳說中是什麼設定?可以由《封神演義》里看出。
魔禮青、魔禮紅、魔禮海、魔禮壽是魔家四將各自的姓名稱呼,他們在封神中是商紂佳夢關的總兵,既然能被賦予總兵一職,說明這四人的智商全都在線。
都說身大力不虧,原著中魔家四將的身高基本都在二丈四左右,低調一點,按照商朝一丈等於1米69去算,哥四個的身高應該都在五米左右。
如此身高在封神中雖然不是最高的,但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當然,對於魔家四將來說,與人對戰並不是倚仗身高優勢,而是憑藉各自手中的法寶。
其中,魔禮青手中法寶名叫青雲劍,魔禮紅手中法寶名叫混元傘、魔禮海手中法寶名叫碧玉琵琶、魔禮壽手中是一件活物法寶名叫花狐貂。
值得一提的是,這四位手中的四件法寶正對應了風、調、雨、順四字,如:
青雲劍屬於是兵器,鋒利無比,而「鋒」跟「風」是同音,所以此劍對應風;
碧玉琵琶屬於是樂器,既然是樂器,肯定要調音,所以此物對應調;
混元傘對應的是生活用品傘,下雨時會用到,所以此物對應雨;
花狐貂的皮毛摸上去非常柔順,所以此物對應的是順;
當然,這只是民間的說法,在封神原文中,這四件法寶的作用僅限於在兩軍疆場殺敵,其威力也是非常強悍。
在奉旨征伐西岐的首戰中,魔家四將就各顯神通,用手中法寶誅殺了萬餘名西岐將士,除此之外,將他們手中四件法寶組合應用,還能大大提升法寶的威力,甚至說,還差點毀掉整座西岐城。
要不是元始天尊親自出手護住西岐,哪還有後面那些事。
就這,魔家四將也是所有伐西岐人馬中,讓姜子牙最頭疼的一路,因為他們圍困西岐長達兩月之久,直接讓西岐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
如此有勇有謀的魔家四將,電影卻將他們刻畫成「傻大個」形象,難怪廣大網友對此都不買賬。
魔家四將雖厲害,但封神作者也不能因為他們而廢掉整本書,于是之後的劇情便是強行讓他們下線,其具體可分為三步:
一,讓闡教仙人道行天尊派人送糧草進西岐,這樣一來就不怕魔家四將圍困了;
二,讓闡教仙人玉鼎真人派楊戩去毀魔家四將的法寶,最終四件法寶被楊戩毀掉一件偷走一件,也就是毀掉花狐貂,偷走了混元傘;
三,讓闡教仙人清虛道德真人派黃天化下山除魔家四將,雖說中間有些小插曲,但最終四人也全都死於黃天化之手;
這三步表面看是闡教在有序地削弱併除掉魔家四將,但實則就是在強行下線,少了兩件法寶,兄弟四人手中還有兩件。
然而,自從少了混元傘和花狐貂之後,兄弟四人乾脆連青雲劍和碧玉琵琶也不用了,直接化身為「傻大個」,讓黃天化用攢心釘一個一個誅殺他們,這不是強行下線是什麼?
至此,就連元始天尊都忌憚三分的魔家四將下線,到姜子牙封神時,兄弟四人被敕封為四大天王。
當然,他們的神職並不是在天庭,而是被封到了西方教,也就是:
輔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風之相,護國安民,掌風調雨順之權。
然而,到《西遊記》中,兄弟四人卻成了天庭的門衛,也就是四人分別看守天庭的東、西、南、北四個天門。
這難道是兄弟四人在釋門不受重用,跳槽去了天庭?還是玉帝手下缺人,只是暫時借他們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