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些年央視相關節目市佔率不斷下滑的情況下,主持人大賽確實呈現出「鶴立雞群」的態勢,該系列節目自打嘗試製作以來就為央視輸送不少優秀人才,尤其是2019年系列節目的播出,市場反饋一致好評,節目熱度再次提高一個台階。
2019年節目的成功播出讓市場更加期待後續內容的製作,觀眾期待舞台上能夠出現第二個鄒韻,能夠復刻所謂的「神仙打架」名場面。
只是2023主持人大賽賽程過半,觀眾的期待顯然已經落了空。
針對2023央視主持人大賽的市場口碑進行總結,觀眾的評價集中在打分不夠客觀,選手實力不夠突出等問題。
作為一檔比賽類型的節目,當參賽選手的實力無法得到保障,也就代表著比賽的水準無法得到保障,最終內容的呈現顯然就無法得到觀眾認可,這是本屆比賽的最大問題。
觀眾不滿意選手們在舞台上的比賽表現,不滿意評審對於選手的打分評價,試問這樣的比賽又怎麼可能繼續保持高收視、高口碑呢?
客觀來講,2023央視主持人大賽參賽選手的整體實力或許有所下滑,但舞台上不乏能力出色的選手們,這也就導致選手實力差距過大,最終影響到相關內容的觀看質量。
畢竟主持人大賽的前期比賽以抽籤作為選擇對手的方式,該方式保證了公平性卻也影響到內容的呈現質量,很容易出現選手實力差距大的情況。
不過隨著賽程不斷深入,隨著越來越多選手被淘汰離開舞台,留在比賽的選手們整體實力越發接近,這也讓比賽的呈現更加緊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比賽的觀賞質量。
從市場角度展開討論,就是主持人大賽的口碑開始回暖,觀眾的質疑聲開始減少。
除此之外,當觀眾對選手的能力已經有所了解之後,結合賽制進行具體分析的話,冠軍人選其實出現了大致方向。
現場評審的打分是決定選手比賽成績的關鍵,評審由專業評審和觀眾評審共同組成,儘管前者更加專業且打分佔比更高,但不否認該打分環節存在很強的主觀性。
而在選手們經過兩輪比賽的較量之後,電視觀眾已經能夠判斷不同選手在評審眼中的定位。
不考慮現場發揮問題的話,被評審所認可的選手們得分會越高,在比賽中的成績自然也會越發出彩。
這一點在已經結束的半決賽首場比賽就能夠看出,從比賽結果來看,劉心悅以第一名的成績完成晉級,無論是專業評審還是大眾評審都給予其足夠高的得分。
半決賽的表現再次證明了劉心悅是一位全方位發展的實力派主持人,這也讓更多觀眾開始看好劉心悅接下來的表現,看好她在舞台上的成績。
客觀來講,劉心悅就是觀眾心目中的冠軍候選人。
和其他選手相比,劉心悅的表現足夠穩定,工作經驗讓她在舞台上顯得更加自信,整個人所呈現出來的狀態也更加出色,在比賽中的得分自然能夠保持領先。
除了劉心悅之外,馮琳同樣被觀眾所看好,即便電視觀眾對其口碑評價各不相同,但從比賽成績來看,現場評審對這位選手展現出極高的認同感。
馮琳在參賽前就屬於種子選手,這一點在觀眾打分上有所體現,當觀眾對其他選手尚不了解的時候,馮琳已經憑藉自己的知名度收穫一定好感,這為其得分佔據優勢。
當然從另一個方面進行分析,這也是觀眾緣的一種體現。
央視方面也對這位新面孔表現出足夠高的認可度,無論是康輝、撒貝南還是其他打分評審,對馮琳的認可溢於言表,在其得分上也能夠看出。
主持人大賽是為央視進行優秀選手的選拔,馮琳能夠在得分上優勢如此明顯,足以證明央視對其發展的認可,她自然就是冠軍的有力競爭者。
可以說劉心悅、馮琳兩人優勢明顯,不過對比往年比賽來講,總決賽還涉及到抽籤問題,如果兩位冠軍選手抽中首輪同組的話,冠軍戰恐怕就要提前上演。
不過考慮到只要表現出色就能夠得到入職央視的機會,冠軍也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