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2023年08月30日20:14:05 娛樂 1989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最近,《封神》電影突破24億,成為業界「黑馬」。

當然,這不僅僅是口碑的勝利。

因為《封神》的大獲成功,離不開背後的「幕後推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六公主——CCTV6

自《封神》上映起,六公主就變成《封神》的頭號鐵粉。

連續6天在黃金時段播放《封神》紀錄片,在相關自媒體號發布109條關於《封神》的內容。

這神助推,不可小覷。

在《封神》被黑得最慘的時候,六公主更是播放《封神榜妖滅》,暗戳戳嘲諷黑子「滅亡」。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這更新的頻率和響應的速度,《封神》的宣發團隊都得汗顏。

六公主主打一個「偏愛」,誰黑都不好使。

網友肯定很疑惑,作為一個央視頻道,六公主為何對《封神》情有獨鍾?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說起六公主,就不得不提到她的出圈事件。

起初六公主只是大家熟知的電影頻道,卻因為一身反骨吸粉無數。

2021年的中秋晚會,六公主執導了一場精彩大戲。

作為中央台的節目,各路明星爭相報名,最後600名中選擇了100名藝人參加。

一般這種很多明星參加的活動,經紀人會提前給主辦方列出禁忌名單,避免自家藝人和有過節的明星同台,鬧個尷尬。

這種矯情行為,一度讓金星在《國劇盛典》的頒獎典禮上破口大罵。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但在六公主這裡,管你何方神仙,一律按要求辦事。

於是,觀眾就看到了如下的場景:

楊冪的前夫劉愷威和現男友魏大勛同框出現,中間就隔了個「弱小無助」的林允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楊穎的前男友陳偉霆和前夫黃曉明,面帶微笑同台演唱《花好月圓》,這畫面光想想就刺激。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所有的「特殊關照」,在六公主這裡都給你駁回去。

不接受?那就別來參加節目!

這波看似無厘頭的操作,不僅讓吃瓜觀眾大快朵頤,也帶頭整治了娛樂圈「明星病「的風氣。

網友不禁讚歎:也就六公主能治得了明星身上的毛病了。

許多人會好奇,六公主為什麼敢這麼剛?絲毫不給某些明星留面子?

那是因為,六公主可謂是「皇家貴族」。

和其他中央頻道不同,六公主不歸廣電總局管,直屬於中宣部,而中宣部又是廣電總局的直接領導。

作為國家的「親閨女」,六公主「大小姐氣」十足。

她的簡介里,明晃晃一個「哼~」,關注她後的回復是,「現在才來關注我?哼。」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不光簡介傲嬌值拉滿,做起事來,六公主也是十分隨心所欲,就像一個被寵壞的小公主,放飛自我地排片。

曾經有位網友調侃六公主:

「世界上有三種東西絕對不能相信,一是中獎的簡訊,二是吳簽的微信,三是六公主的節目單。」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雖然六公主會每天早上公布當天的排片,但觀眾能否看到與節目單相匹配的電影,那完全隨緣。

很多人說六公主被寵壞了,即便她任意換片,也沒有人管得了她。

但其實,六公主的每一次換片,都是精心策劃,而不是任性而為。

只是,大多數人被表象迷惑住罷了。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論緊跟時事熱點,沒人跟得過六公主。

網友說,「想知道這一天發生了哪些大事,打開中央六即可。」

別人追熱點,一看就是強蹭。

六公主追熱點,沒點文化還真看不懂。

就像東京奧運會期間,熱點事件層出不窮,而六公主緊跟其後,沒有一個落下的。

奧運會開幕時,六公主放了抗倭電影,以別樣的方式為中國運動健兒加油打氣。

當裁判判決不公時,六公主適時播放了一部《盲俠》,暗諷那些裁判的「身殘志堅」。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當伊藤美成以0比4輸給孫穎莎時,六公主立馬切換成《催眠大師》,新梗就這麼出爐了。

伊藤美成曾經在採訪中說,她媽媽會在她睡覺時催眠她,說只有她能戰勝中國。

而六公主僅僅用一部電影,就戳破了她:你是白日做夢。

這一連串的事件,六公主「蹭」了很多熱度,響應速度不亞於娛樂記者。

觀眾們恍然大悟:原來六公主也走在吃瓜前線呀!

但別人吃瓜就圖個看熱鬧不嫌事大,而六公主吃瓜,吃得獨樹一幟。

不必用誇張的標題和吸引眼球的詞藻,六公主立足自己的專業,通過電影表達自己的愛憎。

無論任何事件,六公主總能找到最出奇的角度,播放最適合的電影,傳遞自己的看法。

就連一些晦澀的國際大事,六公主也有著獨特的視野。

疫情期間,丹麥辱華事件沸沸揚揚,六公主立馬甩出一部《1864》來回擊。

這部電影講述了丹麥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失去了40%的領土和38%的人口。

六公主的反擊很有力:你侮辱我的國家,我就讓你回憶曾經難堪的歷史。

後來丹麥疫情越發嚴重,恬不知恥地找中國救援。

六公主看這情況,趕緊播放《我是路人甲》,將嘲諷力度再度拉滿。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最巧妙的是,他們明知道這是諷刺,偏偏無法回應。

這哪裡是任性,這分明是率性而為。

她播放的每一部電影,看似隨意,實則精準地降維打擊,撕開事件中醜惡的真面目。

這種「高級黑」的方式,禮貌又不失力量。

別看我們六公主大多時間都在吐槽,她可是個名副其實的「刀子嘴,豆腐心。」

在每年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六公主都會播放《東京審判》,連續多年無一缺席。

她可以更改任何一天的節目單,但這一天的節目單,卻永遠都不會變。

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國人們宣揚「勿忘國恥,砥礪中華。」

嘴毒,但三觀正;腹黑,但愛國心。

她播放的每一部電影,進行的每一次反擊,都是在傳遞最正的價值觀,維護我們國家的聲譽。

身為「公主」,她為國家背負的責任,遠比我們想像的沉重許多。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個中央台,一個電影播放頻道,很多人覺得六公主很是逍遙自在。

每天只需要從電影庫存里找幾部電影,循環播放即可。

沒有收視率考核,沒有改革要求。

跟其他需要不斷策劃新節目的電視台相比,六公主著實過得太舒服了。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太膚淺了。

其實,「傲嬌」「任性」只是六公主的表象,她在奉獻自我時,從來都是不露聲色。

從2007年至今,六公主一直致力於修復老電影,截止到目前,一共修復了1200部影片。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修復一部電影,可是個大工程,需要一點點地檢查、修補。

須知,僅修復一幀就要點擊屏幕成千上萬次,更別談上千部電影了。

毫不誇張地說,修復一部電影,耗費的心血比拍攝一部電影都要多。

這樣細緻又辛苦的工作,六公主一做就堅持了十多年。

秉著「對一個畫面負責,對每一部電影負責」的態度,她竭盡所能,只為帶給觀眾最好的觀影體驗。

可即便六公主一直默默付出,網上對她的負面評價依舊層出不窮:

「CCTV6是不是一個雞肋頻道?」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很多人覺得現在網路發達,想看的電影網上隨便搜,CCTV6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六公主的使命,遠不止播放電影,她還是中國電影事業發展的強力後盾。

上世紀90年代,隨著電視機引入中國,觀影人數從300億暴跌到40億,影院門可羅雀,中國電影業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六公主誕生了,並打響了一個新口號:「打開電視看電影「。

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而六公主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背負著這樣的使命,六公主始終奮鬥在前線。

無論什麼類型的電影,都可以在六公主這裡看到。

像《封神》這樣優秀的電影,六公主絕不吝嗇宣傳,竭盡所能為電影助力。

對一些冷門電影,六公主也不會冷落,這一舉動,讓更多主題深刻只因太過小眾的電影有更多曝光度。

即便這樣的電影沒有足夠的收視率和討論度,但六公主不在乎。

這麼多年,她一直默默扛下了所有負面評價,哪怕被誤解,也「一意孤行「。

只希望有更多的電影人用好作品說話,而不是只盯著流量。

不看口碑,唯流量論,這是六公主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作為很多人夢開始的地方,六公主可謂了見證了一代又一代電影明星地成長。

湯唯管虎閆妮黃渤......這些實力派演員,都是從CCTV6起步的。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個「大前輩」,六公主不僅沒有老的跡象,反倒越活越靈動。

跟隨著互聯網時代發展,六公主丟掉過去的嚴肅呆板,開始打造「傲嬌」人設,緊跟時代潮流。

六公主變了嗎?並沒有。

她該堅持的,一丁點沒有放棄。

觀眾的眼睛是明亮的,所以CCTV6的收視率多年來一直穩居第一。

力推《封神》,一身反骨,不按套路的「六公主」,為啥這麼傲嬌? - 天天要聞

六公主的存在,讓很多沒有條件去影院看電影的人,也可以欣賞國內外大片。

也讓很多老年人,在家裡就能回憶曾經的時光。

這個多面的「寶藏公主」,皮起來時,對時事熱點針砭時弊,嬉笑怒罵皆文章。

認真起來時,又完全不見「稚氣」。

難怪,網友會忘掉她電影頻道的身份,把她當作一個有血有肉,看到不平也敢大力吐槽的朋友看待。

而這位朋友,有一句代表性口頭禪:

「具體內容以實際播出為準。」

一句話,便打破了常規,讓電影有了更多的隱喻: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暑期創作大賽#

本文作者 | 拿鐵不加糖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藍橙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