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開始其對韓「穿梭外交」之旅。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當日下午,日韓首腦會談正式舉行。
岸田文雄表示,兩國「已經活躍開啟了各種對話,希望就兩國關係的進展交換意見」。韓國總統尹錫悅則表示,「日韓要密切協作」,並認為「歷史問題未梳理也要合作」。
有分析指出,日韓為了迎合美國而改善關係,卻極力迴避歷史問題、領土問題等敏感話題,雙邊關係尷尬盡顯。
韓國的民意難平復
日韓關係因今年3月尹錫悅訪日而迅速升溫,韓國國內也從此掀起了對其「屈辱外交」的聲討風浪。但尹錫悅非但沒有一點兒「收斂」的意向,還不停地在對日本的外交行徑上做出無底線的「退縮」:在歷史問題方面幾乎接受了日本所有的要求,並在勞工賠償問題上做出了重大讓步。
有分析指出,迄今為止,日韓雙方爭執的焦點之一,就是關於二戰期間日本強征韓籍勞工的賠償問題。尹錫悅動員多個韓國大型企業自己出資,賠償給韓國勞工,表面上看是一種兩全其美的方式,並得到了日本和美國的大加讚賞,但問題是,韓國人真的能咽下這口氣嗎?
尹錫悅為了實現自己的外交目標不顧國內的反對聲音,正在基於一種讓人難以理解的歷史觀來推動日韓外交。尹錫悅一再表示,在歷史問題上不尋求日本方面的道歉,但日方的道歉恰恰是韓國民眾所需要的。
韓國民眾要的就是一個公平、一個道歉,就是要日本正視歷史。尹錫悅這樣做,表面上是讓日韓關係迅速「升溫」,但實際上卻為日韓關係埋下了更多「仇恨」的種子。日本媒體援引韓國《東亞日報》的報道稱,4月1日在韓國舉行的一項民意調查中,70%的受訪者表示對日本沒有好感。
此間輿論認為,韓國政府內部有保守派和進步派之爭。從長遠角度看,日韓關係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韓國是哪一派在任。進步派比如說文在寅在任時對日本就非常強硬,所以當時的日韓關係就非常差;而到了尹錫悅為代表的保守派上台時,對日本的態度不僅是「友善」,甚至是「軟弱」了。
就目前情況看,日韓關係雖然改善,但韓國國內的矛盾卻嚴重起來了。韓國最大的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反對聲音一浪高過一浪,而共同民主黨在韓國是擁有大量議席的在野黨,很多議案沒有它的同意是很難通過的。
但即使尹錫悅政府做出妥協,日本國內部分政客、右翼分子仍不買賬。認為岸田認可韓國財團代為補償勞工,等於承認了韓國勞工有個人賠償權,為今後留下了「隱患」。
結構性矛盾仍突出
日本和韓國之間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雙方在慰安婦問題、2018年韓國軍艦對日本海上自衛隊巡邏機實施「火控雷達照射」事件等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雙方在這些方面不會有深入的會談;岸田試圖在核污染水排海一事上尋求韓方的進一步理解與支持,韓國政府的態度雖然有所「軟化」,但在野黨和民眾的持續反對不會停止。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議員田蓉冀4月2日登上了「竹島」(韓國稱「獨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高舉韓國國旗及身披國旗的照片,並配文稱這是為了彰顯該島屬於韓國管控,並表示自己「將為對抗日本侵略、保護韓國固有領土賭上性命。」
據日媒報道,日本外務省和駐韓使館分別就此事向韓國駐日使館和韓國外交部提出抗議。日方聲稱,田蓉冀的行為「絕對不可接受」,日方對此表示「極為遺憾」。
韓國外交部回應說,已經通過外交渠道駁回了日本方面的不正當主張,並重申韓國在獨島問題上的一貫立場:「從歷史、地理、國際法層面上獨島都是韓國的固有領土,日方對韓國領土主權的任何主張都是不可接受的。」
獨島位於朝鮮半島東部海域,面積約0.18平方公里。韓國、朝鮮、日本均宣布對該島擁有主權,該島目前由韓國實際控制。
有分析認為,日韓關係改善之際,日韓再次因爭議島嶼問題發生爭端,凸顯兩國在領土問題上分歧嚴重。日韓兩國領導人此次會面的重點只能放在防務和經濟方面,盡量避開這些「敏感話題」。
美國在幕後忙「操弄」
日韓關係改善之所以要兼顧日美韓三邊合作,是因為雙方關係改善的基礎並不是十分牢固。有分析指出,日韓關係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美國的幕後「操弄」,服務於美國的自身戰略利益,這與美國的亞太政策息息相關。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計劃在出席七國集團首腦會議(g7廣島峰會)期間,與日本和韓國領導人舉行三方會談。這將是自去年11月在柬埔寨會晤以來,日美韓首腦舉行的又一次會談。
報道還稱,拜登政府歡迎日韓改善關係。另據《日本時報》報道,日本作為g7輪值主席國,已經邀請韓國總統尹錫悅作為嘉賓出席g7峰會的擴大會議。
對於韓國而言,半島地區的緊張局勢,有利於其引導國內民意支持強化韓美同盟及對日妥協的政策。自從尹錫悅上台,韓國在外交政策上就不斷放低身段,甚至連基本的尊嚴都被拋之腦後。
美國內部文件「泄密事件」發生後,曝出美國中情局監聽韓國總統府長達40餘年。然而,尹錫悅在訪美期間並未要求對方道歉,還一味地宣稱兩國關係「牢不可破」。美國則意圖在利用日韓關係改善打造包括延伸威懾戰略在內的美日韓三邊軍事合作機制的同時,要求韓國服從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封殺競爭對手的戰略。
有分析認為,亞太地區出現了日本在對外戰略上極力追隨美國,而韓國在「近身」模仿日本的苗頭。
評論指出,強扭的瓜,生澀難咽——日韓關係在美國的幕後「操弄」之下看似迅速接近,但兩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太多,結構性矛盾難以解決。
文/馬玉安
責編/南客
編輯/千里
圖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