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黃偉芬
中午11點半,地鐵錢江路站a口,陳俊和同事坐在樓梯台階上盯著手機屏幕搶單,旁邊的同事也是如此,稍有些不一樣的是,同事一邊還就著一瓶冰水吃午飯。
儘管台 風過後氣溫低了一些,陳俊的腦門上依舊是一粒粒汗珠。
陳俊(右)和同事「躲」在地鐵口搶單、吃飯,享受片刻清涼。潮新聞記者 黃偉芬 攝
「這裡離萬象城比較近,接單方便。」午高峰已經開始,陳俊手指不停划過手機,搶「更划算的單」。他會從上午十點左右一直忙到晚上晚高峰之後。
像他們這樣奔波在外的小哥,大夏天是否有地方可以停下來納會涼、歇歇腳?
潮新聞記者走訪了杭州的一些小哥驛站、為小哥提供休息場所和方便的商家等進行了走訪,發現有的地方已經24小時營業,有的提供冰水等。
小哥們「休息難、喝水難、充電難」的三難問題,正在被更多人關注到,並逐漸解決。
哪裡單子多去哪裡,午後才找地方休息
陳俊來杭州送外賣不過一年,「要是一開始就有人帶還是比較好跑的。」他說的「好跑」,是指能順利接到距離、價格都不錯的外賣訂單。
最近各家平台補貼不斷,加上高溫和台 風天氣,外賣單量居高不下,陳俊每天能掙到六七百塊錢。
「到下午的時候會休息一會兒。」陳俊說,「上線的等單時候,我還是喜歡在地鐵站里,這裡離商場近。小哥驛站里人比較多,有點吵。」
一直忙過午高峰,陳俊才會找個驛站稍微歇一會兒,「這樣的天氣,連著干十來個小時吃不消的。」
他說的可以暫時讓小哥們歇腳的驛站,杭州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7000家供戶外勞動者休息的各類場所。
這家驛站24小時開放,對小哥來說非常友好。潮新聞記者 黃偉芬 攝
其中位於上城區四季青街道順福路137號的錢江苑小哥驛站,24小時開放,今年4月份開始投入使用。
是電動門,門口就貼著開門的密碼,也可以掃「小哥碼」進入。
「這是我的早飯。」魯建方邊吃邊說,「一會忙起來就顧不上吃飯了,估計得等到下午兩點後才能吃上中飯。」
魯建方是上虞蓋北人,十多年前就來杭州工作,一開始夫妻倆都在四季青市場內上班,女兒上小學之後需要接送,就選擇了時間相對自由的外賣行業。
錢江苑小哥驛站配備了工作人員,隨時提供服務。潮新聞記者 黃偉芬 攝
「我老婆在四季青上班,每天6點要到崗,送不了孩子。」暑假之前,小姑娘上學後,魯建方就開始跑單,一直跑到放學,「然後就輔導作業了。」
暑假開始後,姥姥來杭州陪孫女,魯建方全天跑單。他們一家已經在杭州買房,在筧橋,每天來回不是很方便,午後他就到驛站休息。
「這裡位置比較好,到萬象城、來福士、杭州大廈501、天虹都方便的。」魯建方說,對於跑單時的困難,他覺得最人頭疼的是車子突然壞在半路,「要是手上有幾單,肯定顧客著急自己也著急,高峰期都沒有人可以幫一下。」
有小哥全副武裝穿上速乾衣「開干」
潮新聞記者上午十點左右到錢江苑小哥驛站的時候,裡面空調開得很足,已經有人在躺椅上養精蓄銳。房間里,記者看到了微波爐、愛心冰櫃、自助開水、應急藥箱、血壓計、桌椅等等,配置很齊全。
裴大哥穿著一身速乾衣坐在魯建方旁邊,隨時準備出發接單。
對小哥來說,夏天衣服濕透是很惱火的事。潮新聞記者 黃偉芬 攝
「裡面穿棉的,外面速乾衣,風一吹衣服就幹了。」裴大哥說夏天熱,有經驗的騎手都這麼穿,「要不然捂著比較難受,像昨天雨一陣一陣下得急,來不及穿雨衣的。」
雖然還沒開始跑單,裴大哥褲子已經有些泛白,「這種天,衣服濕了干,到晚上衣服褲子一層都是白色的(鹽)。」
在杭州跑外賣已經很多年了,對於周邊商圈很熟悉,裴大哥說附近小哥驛站很多,像這種新落成的驛站地方大,寬敞,所以最近這段時間都會來這裡休息,「愛心冰箱里的水是免費的,也可以把自帶的飯、茶水等冰在裡面,微波爐熱飯也很方便。」
除了這片24小時不打烊的十來個平方的空間,裴大哥說,隔壁還有更大的區域供小哥們休息。
潮新聞記者 黃偉芬 攝
記者恰好遇到一群小哥趁著上班前,趕來參加街道專門為新就業群體開設的「成長課堂」。「站長說今天有律師來講勞動法方面的內容,我就來聽聽。」有小哥聽完後對著記者根本顧不上說話,急匆匆趕著上班。
街道工作人員說,最近這段時間爆單,小哥們都忙壞了。
「經常有小哥在驛站休息,我們也會和他們聊聊。」工作人員說,小哥們的有些需求很具體也很迫切,「像有的小哥電瓶車是租的,不幹了會有租賃方面的糾紛;還有的想諮詢交通事故之後怎麼理賠。」
收集到小哥們的這些困難後,街道會聯繫公益律師為他們提供幫助,一些具有共性的問題,會開設類似今天這樣的小課堂解惑,「關鍵是上課的時間要控制好,不能超過半小時,要不然就耽誤他們工作了。」
冰箱里的水是免費的,也有小哥自帶了飲料放在裡面。潮新聞記者 黃偉芬 攝
工作人員還提到一件趣事:「現在小哥們忙著掙錢,都不想開早會,原本十點不到都會集中在一起開個會,做一些安全提醒的。」
為了讓小哥休息好,錢江苑小哥驛站有不少躺椅可供午休,「最近天氣熱,下午兩點到四點的時候,小哥最多,躺著睡、趴著睡的都有,還有人直接坐地上,那時候估計大家都累得不想和你說話,只想歇著。」
在全社會助力下,更多小哥需求「被看見」
今年5月25日下午,杭州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閉幕,票決出市政府2025年度10件民生實事項目,「新建『小哥驛站』16家」入選「『暖心服務』在杭州」。
錢江苑小哥驛站就是這16家新建「小哥驛站」中的一家。潮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小哥友好城市」杭州,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個人,包括平台也加入進來,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
杭州東坡路社區的「尚小驛」就是潮新聞「小哥節」聯合相關部門和街道、社區,掛牌共建的第一家「小哥之家」。在又一年到來的盛夏,已經有小哥跑進站點撩起衣服吹空調降溫。
鏈家門店為小哥開設的驛站。潮新聞記者 黃偉芬 攝
在街頭,記者發現房產連鎖中介鏈家的門店掛上了「貝殼騎手驛站」的標識。
「像我們門店小一些,沒有洗手間,其他門店有洗手間的都是對小哥開放使用的。」建國北路一鏈家工作人員小馮說,「夏天和冬天,進來接水喝的人都挺多的,我們的飲水機有熱水、冷水、溫水。」
小馮提到,店外面經常有小哥坐在樹蔭下的電瓶車上休息,店裡想著把騎手驛站的標識掛得更加顯眼一些,這樣就能更容易被路過的小哥們看到。他還說,前幾天,遇到個小哥騎車擦傷,同事看到了之後,把人領進門店,幫著處理了傷口、貼創可貼。
下周,潮新聞小哥節還將聯手彭清林公益服務中心,一起啟動新一季的「無人愛心冰櫃」公益行動,繼續在酷暑時節為戶外工作者們送上小哥節的一份清涼。
事實上,對於「小哥」這個典型的新就業群體,浙江的關心關愛關注就一直沒有停過,這也是全省各級社會工作部的重點工作。杭州將「小哥驛站」列為2025年度十大民生實事,還將建成3025個服務驛站、2537個友好場景,推出「騎手之家」等特色項目。
關注小哥夏日健康的還有各個平台。去年8月,餓了么在全國推出騎手防疲勞機制,包括4小時疲勞預警、連續跑單時間過長強制休息等舉措,讓騎手勞逸結合,做好職業健康保障。
7月9日,記者從餓了么獲悉,平台正通過加碼訂單獎勵、加大新人權益,提供天氣補貼與防暑保障,在惡劣天氣下進行超時免罰、匹配靈活配送時間等多項舉措,全力護航騎手跑單。
「訂單飆升背後,是服務消費的火熱,更是每位騎手的辛苦付出。我們希望自己能多做一些,做好高溫天下的服務工作,讓騎手在收入增長外,可以跑單更安心、更有保障。」餓了么騎士關懷負責人孫麗雅說。
希望這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的小哥驛站,以及來自各方的關懷,可以讓小哥們在收入迎來普遍增長的同時,感受到一份善意和幸福。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