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齡童追悼會現場,唐僧送最後一程,上千觀眾道別……

2023年04月20日21:11:08 娛樂 1587

六齡童追悼會現場,唐僧送最後一程,上千觀眾道別…… - 天天要聞

來源:視界

說起孫悟空,大家第一反應是「六小齡童」章金萊老師,他在86版《西遊記》中飾演的「美猴王」早已深入人心,成為一代人的記憶。


六小齡童與孫悟空這個角色互相成就,融為一體。


但同時他也被這個角色束縛住。


在他眼裡,恐怕正直、勇敢、機靈的「美猴王」才是唯一的「正途」,因而極難容下其他人的演繹。


尤其是周星馳大話西遊》中,將孫悟空的形象演繹成「色猴」、「潑猴」,在他看來更是異端。


六小齡童對於「猴」的執念來源於他的父親六齡童


沒有六齡童,就沒有六小齡童,也就沒有孫悟空。


父子倆只一個字之差,很多人容易搞混。


今天要說的是「孫悟空」的父親——六齡童章宗義


2014年1月31日,章宗義病逝,享年90歲。


六齡童彌留之際的時候說:


「我這一生都與猴結緣,生來就是要演孫悟空的,所以等我死後,要給我帶上戲服和金箍棒,我還要再去另一個世界『大鬧天宮』呢。」

六齡童追悼會現場,唐僧送最後一程,上千觀眾道別…… - 天天要聞

六齡童的追悼會,上千人送行,兒子六小齡童的昔日好友,唐僧的扮演者遲重瑞也前來參加追悼會,送老人最後一程。


追悼會上,六小齡童幾次哽咽,泣不成聲。


他長跪在六齡童身邊,父子就此訣別。


紹劇失去了一名開宗立派的大師,人間至此失去了一位「猴王」。


01


六齡童章宗義,1924年生於浙江紹興的一個戲劇世家。


他的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名叫章宗信,繼承了父親的衣缽。


家裡有一個人繼承就足夠了,所以父親一直不想讓章宗義學唱戲。


但長期在戲班裡面耳濡目染,章宗義深深地喜歡上了唱戲這個行當。


父親不讓學那就自己偷偷學。


什麼翻跟頭、壓腿、下腰……這些基本功他偷學得有模有樣。


有一天,戲班裡的海師傅看到章宗義在練功,直接笑了:


「好孩子,你是個好苗子,我費心教他們都沒人學會,你這個偷學的倒是學會了,好啊,真好!」


海師傅樂完了之後,去找他父親說了這個事。


當天晚上父親章益生就決定也讓章宗義學戲,並且由於當時章宗義已經6歲,所以就給他起了藝名叫做「六齡童」。


而他的哥哥章宗信是7歲開始學藝,所以就叫做「七齡童」,自那之後兄弟二人就一起開始學習戲曲了。


1940年,六齡童16歲,學藝已10年。


有一次他在演《獅子樓》時不慎發生意外,造成了粉碎性的骨折,還留下了「倒嗓」的禍根。


唱戲的人最忌諱的就是倒嗓,積累了好幾年的功底敗在了嗓子上……


正值絕望之際,六齡童看到了蓋叫天演繹的連本《西遊記》。


在台上那隻「猴子」動作天真跳脫、出神入化,把孫悟空演繹的入木三分。


彼時,章宗義內心產生了一個想法:既然自己文不行就武,唱不行就打。


自那時候開始,六齡童就不再鬱鬱寡歡了,他似乎又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六齡童追悼會現場,唐僧送最後一程,上千觀眾道別…… - 天天要聞

為了學好猴戲,六齡童又開始了他的「偷藝」生涯。


他幾乎每天都去觀摩蓋叫天父子的表演,悄悄學習著他們的一招一式。


六齡童的父親得知兒子想要學習猴戲時,心中十分的高興。


畢竟他們章家可是猴王世家,他的父親章廷椿,也就是六齡童的祖父,還被稱為「活猴章」。


這下好辦了,父親手把手教學,六齡童的基本功學習地很紮實。


但技巧學會了,始終沒有學到精髓,表演的時候被同行笑話:「鴨嘴巴磨尖,雞都要賤哉。」

意思是他只學了皮毛,沒有學精。


這時候他去請教了蓋叫天先生。


蓋叫天看著眼前一臉疑惑,卻十分誠懇的少年只說了一句話:「形似不如神似。」


少年恍然大悟。


學習猴子的神態,那去觀察猴子不就得了。


於是,六齡童搬去和一隻猴子同吃同住,日夜相對,他甚至還拜了這隻猴子為師傅,好吃好喝的供奉著。


長期和猴子待在一起,六齡童琢磨出了猴子的各種表情神態,行為動態。


邊觀察邊模仿,六齡童後來做到了「人猴合一」的境界。


經過舞台上長年累月的錘鍊,終於將孫悟空刻畫地惟妙惟肖。


最終,六齡童以「猴戲」自成一派,人稱「南派猴王」。


六齡童接替自己的父親成為同春舞台的當家人,把「猴王世家」這個稱號繼續流傳了下來。


六齡童追悼會現場,唐僧送最後一程,上千觀眾道別…… - 天天要聞

1959年,六齡童的兒子章金萊出生。


因二兒子小六齡童患白血病去世,父親六齡童思考良久,決定將「小六」二字顛倒,便有了章金萊現在家喻戶曉的名字——六小齡童。


六小齡童責無旁貸地接過「金箍棒」,出演《西遊記》,傳承猴文化。


02


經典影視劇86版《西遊記》曾經想要邀請六齡童出演劇中的孫悟空,但是那時候六齡童年事已高,不能再出演。


於是,他推薦了自己的兒子章金萊,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六小齡童出演。


為了讓兒子可以演出猴子的神韻,他搜羅了幾千張猴子的照片給六小齡童。


還要求兒子每天盯著蠟燭練習眼神,一直練到眼睛酸痛難忍。


功夫不負有心人,六小齡童果然趕在開拍前練出了一副炯炯有神的眼睛。


也就是從那時起,六小齡童算是正式的接下了他父親「南派猴王」的衣缽。


《西遊記》開拍後,六齡童跟隨劇組一起吃住,時刻指點六小齡童。


在片場也結識了飾演唐僧的遲重瑞。


有一段是孫悟空要變成唐僧的模樣,所以需要唐僧模仿孫悟空的一舉一動。


六齡童還親自下場指導了遲重瑞。


即使六齡童已經無法再活靈活現地表演「猴戲」了。


但他不服輸,敢於拼搏的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猴戲」學子。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六齡童的一生為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追悼會現場,上海紹劇社的戲迷們還特製了一幅輓聯,上面寫著「南猴王蓋世絕唱,紹劇魂千古流芳」。


六齡童大師雖然逝去,但他的作品以及精神會一直流傳。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