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滿江紅》《深海》三部京產電影亮相春節檔,展現北京電影創作實力

2023年01月19日23:30:15 娛樂 7058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袁雲兒

《流浪地球2》讓國產科幻大片再度啟程,《滿江紅》融合喜劇、懸疑、歷史等多種元素,《深海》展現一個前所未有的彩色海底世界……三部京產電影將亮相今年的春節檔,在大年初一與觀眾見面。這三部影片在類型與題材、手法與風格上各具亮點,展現了北京電影創作的實力與活力。

《流浪地球2》《滿江紅》《深海》三部京產電影亮相春節檔,展現北京電影創作實力 - 天天要聞

《流浪地球》展太空天梯奇觀

作為國產科幻電影里程碑之作《流浪地球》的續作,《流浪地球2》從立項之日起就備受期待。影片沿用了上一部的主創團隊,由郭帆導演,劉慈欣監製,主演包括吳京、劉德華、李雪健、沙溢、寧理、王智、朱顏曼滋等。

作為《流浪地球》的前傳,《流浪地球2》展現的是人類在面對太陽危機初期時,在懷疑、衝突與分歧之中,人類的命運一次次被改寫。災難之下,人與人之間的陪伴也顯得格外重要。影片涉及到數字生命、人工智慧等科幻話題。

電影片長達173分鐘,將展現太空電梯空戰、月球墜落危機等大場面視覺奇觀。其中有一個太空電梯一鏡到底的鏡頭,從一個小小的部件一直拉到九萬公里之外的太空站,令人十分震撼。

除了吳京這枚「定海神針」,《流浪地球2》這次還請來了劉德華飾演工程師圖恆宇。他在片中身材瘦削、頭髮斑白,還戴上厚厚的近視眼鏡,眼神里流露出頹喪與孤獨。拍攝過程中劉德華既要穿沉重的航天服,還有大量水下戲份。老戲骨李雪健也在片中奉獻了敬業又動人的表演。

導演郭帆透露,《流浪地球》在尋求一個全新的中國式科幻表達,「從抽象的邏輯上講它更像是一個探索的內心表達,裡面有對親人的思念,有對生活的憧憬。」

《流浪地球2》《滿江紅》《深海》三部京產電影亮相春節檔,展現北京電影創作實力 - 天天要聞

《滿江紅》表達小人物的家國情懷

沈騰第一次挑戰非純粹喜劇片,易烊千璽第一次拍古裝片,張藝謀繼《狙擊手》後再度進軍春節檔……光是這些看點,就足夠把電影《滿江紅》的期待值拉滿,更別說影片還吸引了張譯、雷佳音、岳雲鵬、潘斌龍、余皚磊、歐豪、魏翔等演員加盟。

《滿江紅》的故事發生在南宋紹興年間,岳飛死後四年,秦檜率兵與金國會談。會談前夜,金國使者死在宰相秦檜駐地,所攜密信也不翼而飛。沈騰飾演的小兵張大與易烊千璽飾演的親兵營副統領孫均機緣巧合被裹挾進這個巨大陰謀之中……他們能否一步步揭開謎底,尋找兇手和真相?宋遼交兵的歷史背景、忠和姦的激烈衝突、人微言輕的小人物與宰相秦檜的對抗,讓影片頗具看點。影片還設計了不少笑點和反轉,「懸疑管夠,笑到最後」。

導演張藝謀介紹,這部電影將喜劇和懸疑、驚悚、諜戰等各種元素融合在一起,難度相當高,但演員們的表演非常精彩。「希望中國電影類型片可以百花齊放,期望通過電影在這個春節傳遞力量,呈現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流浪地球2》《滿江紅》《深海》三部京產電影亮相春節檔,展現北京電影創作實力 - 天天要聞

《深海》首創「粒子水墨」技術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後,導演田曉鵬耗時七年,打造出全新動畫電影《深海》。

從題材上看,該片放棄「流量密碼」神話故事,大膽聚焦現代題材和原創小人物。影片的主人公參宿是個細膩敏感、內心有創傷的少女,她誤入夢幻的深海世界,卻因此邂逅了一段獨特的生命旅程。

為打造具有原創性的大銀幕奇觀,影片主創耗時兩年開創性研發「粒子水墨」技術,第一次實現中國傳統水墨與主流三維技術的絕佳結合。觀眾能在銀幕上看到水墨畫風以粒子狀態的效果呈現。

深海給人的印象大多是幽暗深邃,但電影《深海》卻構建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彩色的海底世界。片中有一艘神奇的潛水艇「深海號」,不僅構造複雜絢麗,細節豐富,裡面還有許多深海萌物。八十多隻海獺、兩百多條蝠鱝、一百多道菜品……許多一晃而過的角色和物品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和呈現。

田曉鵬說,希望通過《深海》讓大家發現生命中那些善良和溫暖的瞬間,讓自己重新鼓起勇氣去面對生活,「把那些存在於瞬間的美好變成一個世界。」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