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李小龍對中國傳統武術感到很失望

2022年06月26日03:43:25 娛樂 1934

本文來源:短史記,致謝!

文 | 諶旭彬

今年是華人功夫巨星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去世45周年。

作為「中國功夫」在國際上的代言人,自早年獲得香港校際拳擊賽冠軍後,李小龍並未參加過任何正式的格鬥比賽。網路上流傳的對戰視頻,也均是當年作為表演嘉賓參加活動時留下。其女李香凝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坦承:

「我父親沒有參加過這些競標賽,因為在哲學上他認為這樣的比賽不符合武術的理念。他不相信搏擊,因為真正的拳擊是沒有規則的。」

不過,李小龍是一位熱切的武術愛好者和實踐者,對武術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

也正因為熱愛,李小龍對「中國傳統武術」的看法,才會經歷一種從迷信到幻滅的認知過程。

由John Little編纂出版的《Letters of the Dragon: Correspondence(1958-1973)》(中文版書名被更改為《李小龍:功夫之王的另一面》,似是顧慮以「書信集」為書名會影響銷量),收錄了李小龍的約150封親筆書信。

漢學||李小龍對中國傳統武術感到很失望 - 天天要聞

其中,有相當部分的書信,談到了他對武術的理解。

從這些書信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隨著武術實踐的深入,李小龍對「中國傳統武術」的看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961年,在給珀爾·曹的一封書信中,李小龍曾強調「中國功夫是最好的武術」,是一種「崇高的藝術」,自己的理想之一,是想要「讓世界了解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

信中寫道:

「中國功夫是最好的武術,那些由中國功夫衍生出來的柔道空手道,都還只是最基本的中國功夫,但現在它們在美國很流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裡沒人聽過這種崇高的藝術,而且也沒有勝任的教練……相信經過多年的努力,我一定可以成為第一位功夫教練。當然,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進一步完善我的技巧,創造出自己的特點。


「因此,我的目標是建立第一個可以在全美推廣的武館(為了完成整個計劃,我打算花十到十五年的時間)。我做這些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賺錢,還要實現很多其他想法,比如:讓世界了解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

這種觀感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1964年10月30日,李小龍給「澳大利亞堪培拉休斯的威廉·張」寫信,提到自己正與某位「中國功夫迷」住在一起,這位功夫迷「可以在不敲破第一塊磚的情況下,把最底下的磚打碎」,李對其深感佩服。

「現在,我在專心讀書和練功,跟一個也是中國功夫迷的傢伙住在一起(這個傢伙真的很厲害,竟然可以在不敲破第一塊磚的情況下,把最底下的磚打碎),我們每天一起練兩個小時。」

大約在1965年,李小龍自覺對武術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試圖「創立一套自己的拳法」。

該年2月,在給木村武之的信中,李小龍如此描述自己對武術的新認知:

「我想創立一套自己的拳法,融合各種武術中以精簡為導向的拳法。這套拳法注重的是一些根本性的東西——節奏、時機和距離——其中包括五種攻擊法。這是目前我所接觸到的最有效的方法。任何超越這個體系的東西都是虛無的。詠春拳是起點,離手是核心,二者都由五種攻擊法來補充。整套拳法都是以不規則的節奏,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打亂對手的節奏。總之,這套拳法不限於直線或曲線攻擊,一到場上,就可以無所束縛。這套拳法可以收納任何套路,但不需要都精通。等我把所有的東西都總結之後再跟你講。」

在上面這段表述里,李小龍提出了「精簡」的原則,強調了攻擊的「節奏、時機和距離」,還提到了該拳法不重視套路,「可以收納任何套路,但不需要都精通」,目的是為了「一到場上,就可以無所束縛」。

該年6月8日,在給木村武之的另一封信中,李小龍更清晰地表述了自己拳法不同於「中國傳統武術」的兩點核心特徵——不擺樁,沒有固定招式。

信中寫道:

「我的拳法現在基本成形,不過還是等到見面時我再單獨講給你聽。理念大概是:不擺樁,對手就很難看清套路(即沒有指引路線或分界線),再加上沒有固定招式(不過第一條原則還是不能變)就更難找到破解的方法。時機和距離是基本的東西,但是詠春拳法還是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基礎)。」

此時的李小龍,雖強調「詠春拳法還是核心」,但其對「中國傳統武術」(也包括海外流行的其他「套路武術」)的立場,已基本轉向批判立場。

漢學||李小龍對中國傳統武術感到很失望 - 天天要聞

圖:李小龍1965年創立拳法時畫的草圖

1966年4月18日,李小龍致信木村武之,對「套路武術」進行了一番嚴厲的批評,將其「招式和傳統技巧」斥為「令人失望的條條框框」,責備其「遠離了武術的真諦」。

信中如此寫道:

「武之,你對其他武師的看法有點誇大,那些都不是充分表達自我該有的方式。我對西方那些練空手道的人觀察得越多,就越對公眾盲目接受一種如此不切實際的雜功夫感到震驚,公眾甚至都沒有拿更實用的拳擊運動來分析空手道!如果要想在功夫方面有所造詣,你就得拋開一切雜念,按功夫精簡而直接的本質去練習。你提到的其他武師的招式和傳統技巧只是一些『令人失望的條條框框』,它們只會誤導學生,都遠離了武術的真諦。這種練習方式(其實是一種麻痹形式),只能固化和限制原本自由流暢的東西。拋開神秘性而言,練習那些招式真的什麼都不是,只是盲目地投入,必定會毫無結果。


「即使一個動作很快的人,那些花招式也不值得大加讚賞。你看,他們總是試圖去設定一個節奏,而不是根據節奏去調整;真正比武時,節奏隨時都在變化。你必須要考慮到反應速度等因素。在傳統的技巧中,很多防衛體系都是「死的」,這些技巧在比武中無法「抓住」和『固定』不斷變化的動作,所以我們不能跟解剖和分析殭屍一樣來練習。到真正比武時,一切都不是固定的,而絕對是『活的』。」

大略同期,有一位叫做「維基」的女粉絲給李小龍寫信,詢問他在電視劇《青蜂俠》中的表演是不是空手道,以及如何用手劈斷一塊磚頭。

李小龍在回信中澄清,自己在電視劇中練的是「空手道的前身『功夫』」,並強調劈磚這類習武之法毫無效用,只能用來表演。

信中寫道:

「我在電視劇中演的不是空手道,是空手道的前身,功夫,緣起是在中國(空手道也同樣源於中國功夫)。敲碎磚塊和木板只是表演,不推薦任何人平時練,尤其你是個女孩,就更不要練習了。技巧的練習才是主要的目標。如果你想敲碎什麼東西,可以用鎚子。

在給黃淳梁的信中,李小龍曾言及,「其實我真正練習是從1966年開始」。

1967年底,李小龍接受美國《黑帶》雜誌訪問,對於「中國傳統武術」也有過一段犀利的批判:

「傳統武術有太多不切實際的馬步、架勢和傳統的形式、規矩……練打脫節,沒有真正讓學生通過貼近實際的訓練為真實的格鬥做好必要的準備。一個身懷這些所謂雜七雜八的傳統『真傳』的傢伙,只會遭人痛毆。」((美)《黑帶》雜誌1967年11月號。)

此一時期的李小龍,也身體力行擺脫了「傳統武術」的訓練模式。

在1968年1月份給「喬治·李」的一份書信中,李小龍如此描述自己的訓練狀況:

「我已經從平安夜開始訓練了——這是我1968年的計劃。現在,我平均一天訓練兩個半小時,包括手和腿的練習,跑步練習、肌力練習、腹部練習、拳擊練習、徒手練習。」

1969年1月4日,在給「威廉·張」的一封書信中,李小龍終於直截了當地道出了自己對「中國傳統武術」的真實看法

「威廉,我已經對中國傳統的武術失去信心——儘管我還得說我的拳法是中國的——因為其實所有的拳法都是空架子的產物,甚至包括詠春拳。現在我的訓練偏重於更有效的街頭格鬥,全副武裝,戴上頭盔、手套、盔甲、護膝等。在過去五年里,我一直辛苦地訓練,就是為了一個目的:武術不僅僅局限於訓練,還要實用。現在每天我都跑步,有時候要跑6英里。」

這是一個真正熱愛武術的人,在親身實踐多年之後,針對「中國傳統武術」,發出的一聲感慨。

1971年12月9日,李小龍在香港錄製《皮埃爾·伯頓秀》的節目,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根本不信服任何一個固定門派。我是說,我不相信那種比如說中國式的格鬥或日本式的格鬥,或者什麼形式的格鬥,因為除非人有三頭六臂,我們才可能有不同的格鬥法。但是,基本上來說 我們只有雙手雙腳。」

此時的李小龍,心中已不存「中國武術」、「日本武術」之類的分野。

回溯到1965年,24歲的李小龍,卻不是這樣認為的。

那年的2月4日,他前往好萊塢福克斯電影公司試鏡。接受訪問時,他曾如此讚美心目中的「中國功夫」:

「功夫起源自中國。它是空手道、柔道等武功流派的祖先。功夫是一個完整的系統, 更流暢。我 是指功夫的動作更連貫,不是做一個動作、兩個動作便停下來。……空手道的拳腳就像一根鐵棒,而功夫的拳腳則像一隻拴在鐵鏈子上的鐵球, 剛柔並濟, 威力無比。」

時間會讓人成熟,實踐也會改變一個人的認知。

漢學||李小龍對中國傳統武術感到很失望 - 天天要聞

圖:李小龍人生的最後幾年,是作為「功夫巨星」度過的

參考資料

①李小龍/著、(美)小約翰/編,《李小龍:功夫之王的另一面》,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1。

②張雁慶/翻譯整理,《李小龍「遺失的訪談」》,《中華武術》2010年第11期。

唐龍,《李小龍1965年珍貴電視訪談錄》,《中華武術》2001第5期。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情何以堪!肖戰無故被扯上熱搜,受益者卻是他人 - 天天要聞

情何以堪!肖戰無故被扯上熱搜,受益者卻是他人

文:淡淡閑聊有人說,娛樂圈是一潭渾水,充斥著各種消息,簡直讓人懵逼,不知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又孰是孰非。的確如此。不知從幾何起,網路成為某些人攪風攪雨的工具,顛倒著黑白,掩人的耳目,混淆著是非。
楊冪又一部新作即將上映,能否挽回口碑就看這一部了 - 天天要聞

楊冪又一部新作即將上映,能否挽回口碑就看這一部了

最近楊冪的作品扎堆上映,一時間她的話題度很高,楊冪本想著用作品來證明自己,沒想到這一次真的讓她失望了,兩部作品都遭到了網友的吐槽。電視劇《一九四四》被網友吐槽她演技沒有進步,臉不僅看起來僵硬,演技更是非常的無語,該狠的時候看起來一點也不狠,
前TVB「長腿小花」婚後進駐半山豪宅,狂曬Hermès - 天天要聞

前TVB「長腿小花」婚後進駐半山豪宅,狂曬Hermès

現年31歲的前TVB小花陳詩欣憑節目《3日2夜》及《學是學非》彈出,更有「一件頭女神」之稱,她自2021年尾嫁圈外有米男友陳爾正後就淡出幕前,婚後搬入千呎半山豪宅,又經常周遊列國,大曬奢華行頭,安心過少奶奶生活。
高亞麟被曝出軌98年女友,竟然還是關曉彤的同學? - 天天要聞

高亞麟被曝出軌98年女友,竟然還是關曉彤的同學?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溫馨家庭劇《家有兒女》中扮演慈父夏東海一角而深受觀眾喜愛的演員高亞麟,被指在伴侶孕期出軌年輕女演員徐梓鈞。這一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彈,不僅震碎了他苦心經營多年的正面形象,也再次挑動了公眾對於娛樂圈道德底線的敏感神經。
慶余年2再次引爆熒屏,舞蹈專業背景的第8位女神迷倒眾生! - 天天要聞

慶余年2再次引爆熒屏,舞蹈專業背景的第8位女神迷倒眾生!

【慶余年2】開播,全員美女,絕代風華!第8位是舞蹈專業出身大家期待已久的《慶余年》第二季終於要開播啦!而這一次,他們不僅將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和精彩,還加入了一位舞蹈專業出身的美女角色,絕對讓你眼前一亮!慶余年第一季以其高劇情、精良製作和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