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吳若希又成為網民口中的熱議對象,只因她與師弟林智樂,在廣州舉行演唱會,她當日著裝性感,被指用身材博眼球。
當晚吳若希一出場,身上那件金色背心在舞檯燈光的照射下,那效果簡直了,用在場觀眾的話說就是"若隱若現到讓人不知道該看哪裡好"。
這畫面一傳到網上,評論區瞬間炸鍋,有人說這是藝術表現,有人說這是在玩擦邊球,還有人直接開懟說每次演唱會都是這個套路,平時更是「誇張到沒邊」。
「玩得真花」
2022年12月,吳若希開演唱會時,好友黎諾㦤直接台上送「粉色胸圍」,不知道給多少人看傻了。
原因無他,只是黎諾㦤事先在雜誌上得知吳若希要隆胸,直接專程買來送她,還給吳若希整得感動落淚。
去年3月,此時已經產下一男一女的吳若希又開始走「辣媽」人設,罕見在社交媒體上發了兩張照片。
照片中的她只穿內衣短褲,曬足豐滿好身材,那個尺度突破到連她自己都在配文里寫"Who are you?!",表示要在夏天再操fit(鍛煉)自己。
甚至9月,跟內地歌手丁當合作的時候,丁當對她的第一印象是居然是"穿得那麼性感,個子這麼高",但聽完她唱歌后又覺得"聲音很柔軟"。
這種反差,大概就是吳若希最大的特點了。
對於近年來她從"星夢一姐"到"性感路線"的巨大轉變,很多人說是為了渡過「中年危機」,從而保持熱度,屬於是「被逼無奈的轉型」。
畢竟在TVB這個大染缸里,今天你是一姐,明天可能就被新人頂替了,特別是產後復出的女藝人,面臨的壓力更是大到離譜。
吳若希2017年生了女兒,2020年又生了兒子,兩次產後復出都曾面臨著"地位不保"的危機。
要知道,香港娛樂圈的競爭殘酷程度,那是出了名的變態,你不搞點話題,分分鐘就被人遺忘在角落裡吃灰。
所以當她發現靠唱歌已經很難維持熱度的時候,可能性感路線就成了一個"不得已的選擇"。
像開個人演唱會的時候送內衣這種事,這種操作放在內地早就被罵上天了,但在「腥風血雨」般的香港娛樂圈,就顯得有點常規操作了。
耍大牌?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只是靠性感博眼球,那頂多就是個花瓶。
真正讓吳若希成為"全民公敵"的,是過去她那一系列讓人看了直呲牙的耍大牌行為。
2015年拍《實習天使》的時候,當時還算是"一姐"的她,對待新人岑麗香那叫一個高冷。
據說在片場基本不跟其他女演員說話,那架勢擺得比天后還天后。
到了2018年,她又在《森美旅行團》里把麥美恩給得罪了。
要知道麥美恩在圈內出了名的好人緣,結果愣是被吳若希搞到到處吐槽,連工作人員都在背後叫她"臭希"。
最離譜的是2021年那次農莊事件。
她帶著孩子去農莊玩,人家農莊好心在社交媒體上發了照片感謝她光臨,結果她直接留言要求刪除,理由是"未經授權公開"。
這操作直接把網友們氣笑了,有人評論說:"人家感謝你光顧,你還嫌人家蹭你熱度?你以為你是誰啊?"
這些年積累下來的負面形象,讓她成功入選"網民最討厭的十大藝人"第6名。
誰知吳若希的回應更騷,她對這個"榮譽"的回應直接來了波火上澆油,居然說自己"比較渣"因為沒拿第一。
這種回應方式,簡直就是在挑戰網友的底線。
除了對外人耍大牌,她對自己老公的態度也是一絕。
經常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吐槽老公,什麼打遊戲不理她啦,什麼背著她送女同事上下班啦,全都拿到網上公審。
搞得網友們都替她老公抱不平,紛紛表示這老公能忍到現在簡直是真愛。
但令人感慨的是,就是這麼一個"犯眾憎"的人物,在音樂上確實有兩把刷子。
2010年,那時候的吳若希還是個剛出道的小透明,憑藉著還算不錯的嗓音和TVB的力捧,慢慢在香港樂壇站穩了腳跟。
2014年那首《越難越愛》一出,直接讓她從"有點名氣的歌手"變成了"TVB劇集歌后"。
那首《越難越愛》到現在還是KTV必點歌曲,《眼淚的秘密》也是催淚神器。
那時候的她,雖然也有點小脾氣,但至少還算低調,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畫風就開始跑偏了。
只能說,娛樂圈到底就是個名利場,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求生存。
吳若希選擇了一條比較極端的路,既想靠實力說話,又想靠話題度維持熱度,結果兩邊都沒討好。
性感可以是一種選擇,但當它變成唯一的賣點時,就顯得有些悲哀了。
耍大牌可以彰顯個性,但當它變成日常操作時,就真的讓人反感了。
但好在人是會變的,就在大家以為這位"世界級港女"這次又要被群嘲的時候,演唱會結束後發生的一幕讓所有人都傻眼了。
平時對粉絲愛理不理、被批評耍大牌的吳若希,居然主動留下來跟一大群粉絲合照互動,那個熱情勁兒,簡直判若兩人。
如此突然的反轉劇情,很難不讓人猜測這到底是真心悔改還是精心策劃的公關,畢竟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任何行為都可能是一場表演。
但不管怎麼說,至少那些得到合照的粉絲是開心的,至少那一刻的互動是真實的。
畢竟對於觀眾來說,他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有才華的藝人,而不是一個只會製造話題的"話題女王"。
因為,性感可以是加分項,但絕不應該是唯一的賣點;個性可以很鮮明,但也要懂得分寸。
娛樂圈的遊戲規則一直在變,但有些東西是永恆的。
比如對粉絲的尊重,對作品的敬畏,對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