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執太重」的人,在感情里都有這個明顯的缺點

情執重的人,都有這個缺點:

愛鑽牛角尖,不撞南牆不回頭。

一手好牌,被自己打爛;

一個正常人,卻被糟糕的感情反覆折磨,陷入情執;

把自己搞得很狼狽,把對方搞得很痛苦,陷入「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困境。

看似深情,實則是自我感動;

看似在真愛中無法抽離,其實是對自己投入大量沉沒成本的不舍與不甘心。

情執並不代表這個人偏執,也有好的一面。

比如:在有些事情上可以表現出堅毅,耐心,鍥而不捨的特質。

但在感情里,這類人永遠都是「不撞南牆不回頭」。

無論愛上誰,都會讓自己痛苦。

為什麼有些人,無法接受一段感情的結束?

為什麼有些人「不撞南牆不回頭」?

-01

你懷念的,是那些年自己投入的成本

跟大家聊過很多次「沉沒成本」。

這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放在感情里,經營關係里同樣適用。

你在某件事,某段感情,某個人身上投入的成本越多,你就越無法釋懷。

這些成本包括:經濟物質成本,情感成本,時間精力成本,腦力心力成本。

別人給你買的東西,丟掉或者壞掉你沒有那麼心疼,因為不是你自己花錢;

如果是你辛辛苦苦賺來的錢,終於買到了喜歡的東西,哪怕臟一點壞一點你也會心疼。

你看《小王子》裡面,小王子的那朵玫瑰花,並沒有什麼不同。

這世上有千千萬萬朵玫瑰,為何他偏愛那一朵?

有什麼特殊嗎?

從外形看,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區別在於:這一朵玫瑰,是小王子投入了大量的情感,精力。

愛人如養花。

你把花養的越好,就意味著你在這朵花身上投入的成本越高;

可最後摘花,賞花的人卻不是你,你道心就崩潰了。

很多人分手多年,依舊忘不掉前任。

有時未必是因為愛,而是沉沒成本影響了決策。

你忘不掉的,不是對方,不是愛,而是那些年為對方付出的成本,付出的自己。

-02

情執太重的人,都缺乏「路徑思維」

一條路走到黑,明知道此路不通,還是要走下去。

犟種。

在很多事上,都能看出來這個人是個犟種。

明明可以換一條路,他偏要走絕路;

明明可以換個方式,他偏要用錯誤的方式,就因為自己已經用了,所以要堅持下去。

可這樣的堅持是無意義的。

就像「鱷魚效應」。

鱷魚咬住了你的腳,你手無寸鐵,難道還能贏了鱷魚嗎?

最好的保命策略,就是放棄那條腿,保命為上。

在感情里同樣如此。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條路走不通,自有能走通的路。

你追求喜歡的人,付出很多,對方依舊態度冷淡,沒有對你表現出明顯的喜歡;

你不會換一種方式追求,只是這樣僵持著,導致對方越來越厭倦。

另一種情況:

你付出很多,想盡辦法,依舊是求而不得,換個思路,你可以挑選下一位;

在對方身上投入的成本已經足夠高了,換下一位,或許你連一半的成本也不需要,就能得到你想要的。

情執太重的人,往往分不清主次。

什麼是必須要做的?什麼是可以折中的?什麼是必須要放棄的?什麼是可有可無的?什麼是可以有替代選項的?

搞清楚了這幾件事,總會有更清晰的思路,將理性拉回來。

-03

得失心太重,不願意接納真實的感情

成年人真實的感情是什麼?

愛恨別離。

理想化的感情是什麼?

你跟對方的關係會永恆。

得失心太重的人,在感情里太執著於有個結果。

我愛你,你就必須愛我;

我為你付出,你就必須給我同等的付出;

我們既然在一起,那這輩子都要鎖在一起。

可這是不可能的啊。

人在面對遺憾,面對未完成的事情或感情時,總會有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創傷;

會焦慮,會內耗,會患得患失,會坐立不安,會痛苦不堪。

這就是「蔡格尼克效應」。

相對於那些已經完成的,人們對於未完成的事情,執念更重,遺憾更多。

可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感情,這就是生活。

你要學會接納一切發生的,降低對一切未發生事情的期待。

換個角度想:

無論你跟誰在一起,你愛上誰,最後的結局大概都是相似的。

熱戀,激情,新鮮感,當這些都消失了,最後還剩下什麼呢?

是疲憊,是厭倦,是麻木,是想要逃離,是向外求。

這樣去想,執念就不會那麼重了。

你失去對方,未必是你的損失,也可能是對方的損失。

如果你沉浸在執念當中,只會帶給你痛苦的枷鎖。

話題:

在感情里,你容易鑽牛角尖嗎?

作者何所歡:

專註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社交關係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