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永遠不要在熟人面前說這5句話,不然後悔莫及!

俗語說得好:

「話到嘴邊要留半句,事到臨頭禮讓三分;

飽經世故需少開口,看破人情但點頭。」

成年人的相處中,最忌諱的就是口無遮攔。

很多時候,越是熟悉的人,講話越容易失了分寸,毫無顧忌。

殊不知,言多必失,稍有不慎,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

正如:

「言是心聲,語是心境。」

一個女人的談吐,不僅體現她的修養,更能窺見她的品性和格局。

語言的力量,從來都不容小覷。

真正聰慧的女人都懂得,不當的話語猶如傷人的利劍,讓熟人變成陌路人,甚至仇人。

所以,永遠不要在熟人面前,說這5句話,不然追悔莫及。

不說,好為人師的「說教話」

孟子有言: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生活中,手不要伸得過長,管得過寬。

不然會把好事管成煩心事,把樂事變成苦差事。

董宇輝在直播間講過弟弟的故事。

弟弟是在老家國企上班,工作輕鬆,但是工資固定,賺得不多。

董宇輝認為,這是安於現狀,不思上進,便極力勸弟弟,去大城市拼搏。

弟弟聽從建議辭職,先去了上海,發展不順。後又到了深圳,每天加班身心俱疲,卻沒有任何起色。

最後連房租都負擔不起,在外無法生存又回到老家,但卻失了原本的「鐵飯碗」。

董宇輝知道後,很久都不敢同弟弟聯繫,十分自責,害弟弟丟掉了原本舒適的生活。

誰一時的指點,都無法為他人的失敗買單。

現實中,不少人都習慣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身邊一位親戚,常喜歡給別人「上課」。

別人的事,小到吃飯穿衣,大到就業擇偶,他樣樣都要插手。

他自詡「過來人」對年輕一輩進行說教,來彰顯自己的優越感。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久而久之,親友們都開始和他保持距離。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處世方式。

別人的幸福,你未必了解;

他人的苦衷,你也未必體會。

你認定的標準答案,並不一定是適合別人的。

好的關係,從來不是管出來的。

生活中,要做一個聰明的女人,第一條就是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強行去指點別人的江山。

學會尊重理解不同,選好自己的路,就是智慧女人最好的修行。

不說,惹是生非的「八卦話」

俗話說:「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女人:

她們平日里最大的愛好,就是四處窺探別人的私事,將八卦之事當作談資。

尤其喜歡在背後隨意議論她人,甚至添油加醋,將捕風捉影的消息肆到處散播。

隨意揭人傷疤、論人是非,不僅毀壞他人聲譽,還會影響自己的口碑。

看過一位博主的經歷:

她在公司上班,與自己共事的一位女生關係很好,兩人經常形影不離,無話不談。

為了拉近關係,她甚至將自己的一些隱私講給對方聽。

結果,她的同事將這些私事當笑料,和其他幾個同事一起在背後議論嘲諷自己。

她知道後,便與這個同事分道揚鑣,還在公司怒斥了對方。

口不擇言最易多生是非,深陷八卦旋渦更是使人內耗。

管得住嘴巴,守得住心力,把時間用來提升自己,才是一個成熟女人最大的自律。

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一個小孩在吃糖果,旁邊大人說:

「糖吃多了會蛀牙,小孩子不要吃了。」

小孩問:

「你知道為什麼,我們村口的周爺爺活到108歲嗎?」

大人很不解問道:

「為什麼?難道因為吃糖果?」

小孩說:

「因為不多管閑事。」

常言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優雅的女人都懂得,不去聽嚼舌之音,不去摻和他人之事。

心存善念,口下積德,才是長久的處世之道。

不說,充滿優越感的「炫耀話」

西遊記》中有一段:

唐僧師徒來到觀音院,院主金池長老向唐僧炫耀他的寶貝。

孫悟空不聽師父勸說,非要用唐僧的袈裟同他爭個高下,分出勝負。

後來,院里老僧看袈裟後想據為己有,夜裡放了一把火想火燒唐僧師徒。

對於財富,莫去與人攀比,保持緘默,才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困擾。

生活中亦是,女人間相處適當的分享可以增進了解,但過度的炫耀只會讓人反感。

還可能激發對方的嫉妒,破壞原本和諧的關係。

羅素說:

「乞丐並不會妒忌百萬富翁,但是他肯定會嫉妒收入更高的乞丐。」

人性常常就是這樣,不願看到身邊的人過得比自己好。

當自誇的語句滔滔不絕,它就成為了她人心中的刺。

生活里很多人活得並不稱心,而你的炫耀,就會扎到別人,引發對你的嫉恨。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堪一擊。

有錢不炫富,恩愛不去秀,低調前行,才是人間清醒。

亦舒說:

「內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因為他沒有自卑感。」

毫無邊界感地炫耀自己,也許一時得到了幾聲稱讚,但長此以往卻容易迷失,成了只為活給別人看的人。

真正睿智的女人都懂得:

不顯擺家庭收入,方能藏得住財氣;

不張揚子女有出息,方能藏得住貴氣;

不炫耀夫妻恩愛,方能藏得住福氣。

幸福,不需要通過外在的聲音去證明。

不說,負能量爆棚的「怨氣話」

吸引力法則

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

作為女人,生活的好或壞,由自己的心念引導。

無休止的抱怨,負能量的牢騷,只會為你召喚來更可怕的厄運。

心懷陽光,向外散發正能量的磁場,自會引來源源不斷的好事。

曾看過一個故事:

有對孿生姐妹,二人的性格卻截然不同。

姐姐太過悲觀,妹妹樂觀開朗。

有次節日,家人為她們準備了不同的禮物,想看其反應。

給姐姐準備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給妹妹準備了一盒馬糞。

姐姐打開禮盒後,滿臉哀怨:

「你們忘記了,我不會騎自行車,況且外面下雨路上那麼滑。」

妹妹打開禮盒後,整個屋子瞬間充滿了馬糞味。

但是她沒有抱怨一句,而是興奮的問道:

「快說,你們把馬藏在了哪裡?」

生活中,那些喜歡滿腹牢騷的人,人生也會大概率過得不順遂,命運更是崎嶇波折。

女人要想好命,打開心態是第一步,有意識想要去變好,一切才會隨之美好。

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苦澀,各有各的艱難。

若是一味地抱怨只會敗壞掉好運氣,瓦解掉生活的熱情。

別人不會因為你弱就有義務同情你,可能還會在背後幸災樂禍。

做有福氣的女人,要懂得拒絕抱怨,心境開闊,人生才會越走越順。

不說,製造家庭矛盾的「傷人話」

古話說:「家醜不可外揚。」

有時候,你以為不經意的幾句話,往往是製造家庭衝突的根源。

小區里有個阿姨,只要和家裡人鬧了矛盾,就喜歡跟周邊人吐槽。

有一次,她和婆婆因為一件小事拌嘴。

轉頭就在朋友群里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甚至把對家庭的不滿,全盤托出。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那些話傳到了阿姨老公的耳朵里,回去怒不可遏地質問她。

兩人爭吵起來,衝突不斷,最後竟然一發不可收拾,鬧到離婚的程度。

所以,不要把自己的家醜,大肆宣揚,人言可畏,這會讓家裡的矛盾愈演愈烈。

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解鈴還須繫鈴人。

賢惠的女人懂得明事理,有問題,就直面矛盾,坦誠溝通,才是正確經營家庭的方法。

女人要想過得幸福,就要收起無謂的稜角,拔掉身上多餘的刺,給家人留足溫暖。

不去把親人的缺點當笑料,多欣賞、少指責,才會讓家庭充滿溫馨。

言語的力量,有時勝過千軍萬馬。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做一個讓家庭越來越興旺的女人,要懂得說話分場合、知進退,不讓人下不來台。

林徽因曾說: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感情,莫過於一種相互的聆聽與懂得。」

人生是一場修行,說話的藝術更是其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

知書達理的女人都明白,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互相包容,有商有量。

如此方能家人同心,黃土變金。

朱自清在《說話》講到:

「說話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說話,不見得就會說話;許多人說了一輩子話,沒有說好過幾句話。」

說話簡單,會說話的人卻不簡單。

有道是: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出言有尺,說話有德,是做幸福女人的必修課。

願我們都能給嘴巴留有餘地,讓人生更有福氣。


作者 | 紫翹·悠小然,萬般萬喜常自在,歲歲朝朝伴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