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輕人默契地選擇了同一種生活方式:不戀不婚不育?
有人說,五千年的風風雨雨,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實在是厭惡了這個環境,如果我不生,世界是不是能安靜些。
有人說,西方國家福利好,生育率也不高,他們還是發達國家,也出現人口負增長。
國外人他們放飛自我,不喜歡受到任何拘束,崇尚享受和自由的生活,所以選擇不生。
而我們普通人不婚不育,甚至不戀愛,主要原因是經濟壓力太大了,跟國外原因不一樣。
因為經濟壓力大,沒有物質基礎,就不敢結婚。
誰不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但現在的社會,靠個人能力逆襲太難了。
甚至覺得,沒錢沒背景,逆襲成功的概率還不如去買彩票。如果逆襲不了,這個社會上就又多了一個苦命人。
每天下班到家7點多,癱在床上什麼都不想幹了,沒有精力戀愛結婚。
不想孩子來受苦,似乎也成了部分父母的共識。
多少父母有這種想法,現實太殘酷了,無力改變,放棄掙扎!
又有多少父母,生了一個孩子,不敢再生。我們太窮了,給不了孩子更好的生活。不能因為自己的自私,帶孩子來人間受苦。
年輕人選擇新的生活方式。
年輕人離開父母,離開自己出生的地方,在城裡租一個房子,一個人獨居,是目前大部分年輕人選擇的生活方式。
他們上班加班,他們996,他們不社交,他們不戀愛。
我們認為他們很孤獨,但他們也不想有任何改變。
是啊,是誰把年輕人逼上了孤獨終老的絕境!
這種躺平,寧願絕後也不生的想法,也許是底層人民無聲的反抗!
「為什麼年輕人默契地選擇了同一種生活方式:不戀不婚不育?」相關視頻
-
7:27
-
11:07
-
8:50
-
10:46
-
2:18
-
11:47
-
19:51
-
25:54
-
10:47
-
10:50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