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回娘家過年,哥嫂乘機去侄子家帶娃,我帶母親回家養老她哭了

我是孫敏,今年52歲,退休一年多,獨生兒子在國外讀書。

我跟前夫離異多年,父親健在時,不許我春節回家過年,說是不吉利。

父母退休後,一直跟隨哥嫂居住,前幾年,父親走了,母親經常邀請我回家過年。

可我始終放不下心結,總認為父母對我沒有感情。

我給贍養費,但父母還認為我給得不夠多,經常在我面前說別人家的女兒給了多少錢。

也許,就是因為自己不被父母寵,內心或多或少有些「怨言」,很多年我都不曾回家過年。

今年母親一連打了很多次電話,讓我回娘家過年,有時說著說著,還會哭起來。

面對80多歲的老母親,我這個女兒真心做不到不聞不問,內心不忍。

1、退休後,我回娘家過年,哥嫂乘機去外地侄子家帶娃。

母親以「為我好」為由,給我保管工資和彩禮,時間久了,就沒收了這些錢。

每次我跟母親提起這些事情,母親就說別人家的女兒給父母多少錢,說我是白眼狼。

隨著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父母對我的要求也越來越多。

而我和前夫離婚時,前夫對我的補償款,父母讓我拿出來給侄子買房被我拒絕。

自此我也算是再無娘家,偶爾回家看望父母,不是被冷落,就是各種不堪言語。

父親走後,母親對我有了些許的依戀,但要求最多的還是各種搜刮金錢。

這次回娘家過年,我也做好準備,不論母親如何要求,我只能維持自己的利益。

讓我沒想到的是,哥嫂看我提前回家,跟我說他們出去轉轉。

最終把母親留給我一個人,哥嫂去外地侄子家帶娃。

說句不好聽的,母親給我打電話邀請我回家過年,不過就是想讓我在家裡陪伴她。

2、母親說不該把房子過戶給我哥,把存款交給我嫂子。

哥嫂走了以後,母親跟我說,這是他們早已商量好的,只要我回來,哥嫂就走人。

其實,一個家庭里,有很多事情,不必這樣相互動心眼,實話實說就好。

父母是我和哥哥的,我們誰都有義務贍養他們,沒有必要做出這樣的猜忌行為。

哥嫂走後,我陪著母親居住,每天給她做她想吃的飯菜,天氣好,我帶她到外面走走。

偶爾也會帶母親去外面吃大餐,一起去商場購物,給母親購買新衣服。

有天,我們坐在沙發里看電視劇,母親突然拉著我的手,哽咽地說自己錯了。

看著母親的樣子,把我嚇了一跳,我以為母親是哪裡不舒服。

母親卻說自己太糊塗,她怕我跟我哥爭家產,早早地把房子過戶給我哥。

還把退休金卡和存款都交給我嫂子,以為這樣,自己就能夠享受到養兒防老的福氣。

讓母親沒想到的是,自從她把這些都交給哥嫂後,日子過得反而不如以前好。

3、我跟母親商議,讓她跟我回家居住養老,她流淚說自己做錯了

人老了,最怕子女不要自己,怕自己成為子女的拖累,甚至有不好的想法。

聽著母親絮絮叨叨的話語,我也知道,很多的家庭內部矛盾,在歲月長河裡不值得一提。

父母給了我生命,又把我養育成人,看著我成家立業,生子,老去。

本就是一場世道輪迴的親緣,何必為陳年舊事追憶,追悔,為啥不把眼光放在當下的生活。

我試著跟母親商議,讓她跟我回家居住養老,但前提是從哥嫂手裡,拿回她的退休金卡。

至於存款也要拿回來,沒有金錢的支撐,孝心也只能維持生活。

母親一邊落淚,一邊訴說自己不容易的人生,最後跟我說,那我們母女就相依為命吧。

哥嫂知道我要把母親接回家養老,主動回來把母親的存款和退休金卡交給了我。

我哥還說,本是他的義務和責任,現在卻讓我一個人承擔,實屬沒有辦法。

親人之間,到了這個年紀,只有彼此相互體諒,也只有真誠相待,才是塵世間一場親緣。

4、父母與子女間本就是一場輪迴,好與不好,都是一份恩情。

有很多父母嘴裡說著不想依靠女兒,卻做著把財產交給兒子,把養老留給女兒。

在老一代父母的心裡,兒子是自己家的根,而女兒是別人的家,兒子付出他們心疼,女兒付出是理所當然。

到了晚年才知道,自己曾經的做法有多錯,只是內心的尊嚴和權威,又讓他們緘口不語。

父母與子女本是一場生命的輪迴,好與不好,作為子女都會對父母感恩,感謝他們把自己帶到這個世界,歷經一場人生旅行。

孝與不孝,本就是父母與子女間的各自體會,沒有什麼真正的定義。

子女對父母做到問心無愧就好,父母對子女做到一碗水端平就行。

然而,塵世間的複雜紛爭,人性里的自私貪婪,往往把美好的關係,折騰到最後,只剩下怨懟。

有時,我也會想,若我一直打不開自己的心結,怨懟父母曾經對自己的「苛責」,就不贍養母親了嗎?

內心真實的自己是做不到的,畢竟那是自己的母親,不論她做的對與錯,都是自己該孝順的人。

父母與子女也只有今生這一世的親緣,來世不一定相逢,唯有彼此珍惜,坦誠相待,才不會徒留遺憾。

作者:華貴禪心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暢聊餘生時光。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