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來自網友張文峰大爺的投稿:
我叫張文峰,今年 73 歲,有一兒一女,都已成家立業,還有老伴陪伴在側。我們老兩口住著 70 平的小房子,退休金加起來有 5000 元。日子不算大富大貴,可平淡安穩,兒孫時常圍繞身邊,盡享天倫之樂。我心裡清楚,這樣的生活比大多數人強多了,早已心滿意足。
但身邊不少朋友,總覺得錢、房、權才是幸福的標配,對此,我只能搖頭。人過了 70 歲才真正明白,金錢要靠邊站,錢不過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它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可它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越多就越幸福。真正能帶來幸福的,是下面這些東西,這都是我的肺腑之言,今天就跟大夥嘮嘮。
一、人到晚年,珍惜老伴的陪伴
到了這把年紀,要是老伴還在身邊,那可太幸運了,得好好珍惜、感恩。你瞧瞧,多少夫妻走著走著就散了,老了落得個孤孤單單,生活也沒了滋味。
所以啊,老伴在身邊的時候,就別挑三揀四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都過來了,哪有啥解不開的仇疙瘩。就算老伴有點小缺點,咱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多瞅瞅人家的好。
想想看,生病的時候,有老伴給你端水熬粥;晚上睡覺,有人給你掖掖被子;出去遛彎,也有個伴陪著嘮嘮嗑;後背痒痒了,還能有人幫你撓撓。心情不好的時候,老伴在旁邊聽你倒苦水。
老兩口相互攙扶著,慢悠悠地過著晚年生活,多好啊。年輕的時候吵也吵過,鬧也鬧過,可就是分不開,這就是命中注定要一起白頭偕老的。珍惜有老伴相伴的日子吧,那是福氣。
二、人到晚年:兒女工作順順噹噹,不啃老
咱到了晚年,也不指望兒女能賺個盆滿缽滿,就盼著他們工作順順利利,能安穩過日子就行。我這一兒一女,雖說不是人中龍鳳,但工作穩定,工資夠花,生活不上不下,我心裡踏實得很。
可有的家庭就沒這麼幸運了,好多老人到了晚年,還得不斷補貼兒女,養老錢、存款都搭進去了,自己手頭緊巴巴的,兒女還覺得理所當然,都三四十歲的人了,還在啃老,老人的日子能舒坦嗎?
我有個老同事,他家兒子原本是初中老師,工作穩定,收入也不錯。可這孩子心比天高,覺得當老師埋沒了他的才華,就辭職創業。年輕人嘛,沒經驗,心氣又高,結果創業失敗,還欠了一屁股債。
到現在還不安分,一心想著東山再起,瞧不上普通工作,就想當大老闆賺大錢。我那同事都 75 歲了,還在幫兒子還外債,好好的晚年,過得那叫一個糟心。
三、人到晚年:兒女婚姻和睦,父母少操心
人老了才知道,婚姻和睦、家庭關係和諧有多難得。現在的年輕人,對婚姻好像沒什麼敬畏之心,動不動就提離婚,把婚姻當兒戲。要是結婚沒孩子,離了也就離了,可要是離了婚還帶著孩子回娘家,那就麻煩大了。
孩子無辜,老人心疼,哪能不管呢?心裡得操多少心啊,擔心兒女帶著孩子以後日子咋過,要不要再找個人家。嘴上不說,心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父母不盼著孩子幸福呢?
我親哥哥的女兒就是這樣,離婚後帶著孩子回了娘家,還沒工作,全靠老兩口的退休金過日子。老人自己生病了,都捨不得去醫院,錢都花在女兒和外孫身上了。要是兒女婚姻和睦,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肯定能提高不少。
四、人到晚年:兒女平安
這世上最悲慘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要是晚年遭遇這種事,做父母的得多傷心啊。還有就是子女生病,那比自己生病還難受,恨不得替孩子受苦。
就說樓下的王大哥,他兒子喝酒喝出了腦梗,現在每天王大哥都得陪著去公園鍛煉,右手根本動不了,班也上不了,家也養不了。人到晚年,兒女能賺多少錢不重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是最重要的。
五、人到晚年:兒女有孝心,那才是最大贏家
人老了,免不了會生病,這個時候,兒女的孝心就非常暖人心。有孝心的兒女會每天打電話叮囑一些注意事項,時刻關注父母的身體狀況,定期帶父母去體檢。要是父母生病住院了,他們會守在病床前,端茶倒水、噓寒問暖,不嫌臟不嫌累。
就拿我來說,前陣子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骨折了,兒子女兒知道後,第一時間趕了回來。兒子跑前跑後辦住院手續,女兒則留在醫院細心照料我,給我擦身、喂飯,晚上就趴在床邊休息。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我心裡暖烘烘的,覺得所有的疼痛都減輕了。
我的兒女非常尊重父母的想法和決定。我們老兩口有時候想去旅遊,他們不但不反對,還幫忙做攻略、訂機票酒店。我們喜歡擺弄點花花草草,他們就會在網上給我們買各種花種、花盆。他們知道,老年人也有自己的愛好和追求,會儘力滿足我們。
都說養兒防老,其實兒女有孝心,才是真正的防老。這種孝心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事事有回應,件件有找落。有了兒女的孝心,咱們當老人的才能安享晚年,才能真正體會到幸福的滋味。
人過了 70 歲,回首這一輩子,最終才明白幸福真的和錢多少沒啥關係。老老實實的講,有老伴陪伴、兒女工作順利不啃老、婚姻和睦、平平安安還有孝心,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幸福。友友們認同我的觀點嗎?
願每一位老人都能擁有這樣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