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許多深刻的道理唯有親身體驗方能領悟。有些曲折的路途,似乎是命運的安排,不得不踏足。成長與成熟,往往伴隨著代價,而這場自我完善的旅程,或許耗時數年,甚至有可能貫穿一生。舉個例子,當我們年華漸逝,才會恍然大悟,即便是最親近的兄弟姐妹之間,有些事情也必須深藏不露,尤其是以下這三件,掌握了這個原則,才是真正的智慧。
要隱藏自己家庭的經濟實況。常言道:「財富不宜外顯。」這個道理眾所周知,但並非人人都能恪守。由於人人都有一定的虛榮心,有人能夠自製,有人卻任其膨脹,最終因為過於虛榮而成為他人覬覦的對象,被他人算計,不僅經濟損失慘重,甚至破壞了原本寧靜的生活。比如,一旦他人知道了你的財產狀況,可能會故意向你借錢,或者在你面前炫耀,引誘你投資或賭博。如果你沒能抵擋誘惑,原本平和的生活便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即便是在兄弟姐妹之間,也不應輕易透露自己的底牌,因為人性難以承受過高的期望,一旦你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他人是否尊重你,就只能依賴他們的良心了。在那個時候,你已經處於被動,這顯然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要隱藏家庭的醜聞。許多人並未意識到,家庭醜聞的發生意味著什麼。你可能急於與身邊的人分享,渴望得到他們的慰藉,卻未曾想到,有時候那些希望你過得不好的人,恰恰就是你的身邊人。當你遭遇困境時,他們嘴上雖然表示同情和關心,心裡卻可能暗自竊喜,因為你遭遇不幸讓他們感到平衡。正如毛姆所言:「自私與偉大、卑鄙與高尚等,有時候可以並存於一顆心中,只有當你承認這一點,這個世界才會成為理想的居所。」因此,有句話說得好,「家醜不可外揚」,這確實是明智之舉。
對於彼此的意見或不滿,應當保留心中。我特別喜歡菲茨傑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一段話:「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你就記住,並非世界上所有人都擁有你所擁有的那些優勢。」類似的話語,中國作家亦舒也曾表達過:「一個人越成熟,越覺得能批評的人越來越少,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難處。」這些話語都提醒我們,要學會用寬容和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的生活和選擇,哪怕內心有所不認同,也應選擇尊重。人與人之間各不相同,條件、追求、選擇各異,因此,即使是兄弟姐妹,我們也應少些干涉。對於他們的行為,即使有意見、有不滿,藏在心裡就好,說出來只會讓人覺得你越界,不必多此一舉。
我們必須認識到,隨著時間的流逝,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已從原本的無間親密轉化為後來的親戚關係。不論你多麼單純無邪,不論你多麼信任某人,在與他們相處時,都應保持一定的界限。以上提到的三件事情,如果能隱藏就盡量隱藏,這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也是對彼此關係的一種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