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2025年03月20日18:13:09 情感 1526

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請勿轉載。

她是女兒、妻子、外婆,是被嵌在「家庭」這座機器上的一個陀螺

她被暴力傷害,活成了婚姻里的"出氣筒"。不但經濟上被「aa制」剝削,生活中還是免費保姆----洗全家人的衣,做所有人的飯,打掃衛生,帶孩子,還要打零工補貼家用。

最終,她選擇"出逃",用方向盤丈量了2.8萬公里土地,狠狠撕開了中國女性在婚姻圍城中的真實處境。

她就是電影《出走的決心》的原型,一個56歲開始自駕游,足跡踏遍中國20多個城市的普通女性----蘇敏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最近,由今日頭條出品,竹內亮導演的《她和她的故事》,從另一個角度走進了蘇敏的生活。

發現她的故事更像一面多稜鏡,折射出當代女性在傳統與現代夾縫中的生存圖景,再次引發大眾對性別角色、婚姻本質、生命價值等核心命題的深度思考。

01

從「出走」到真正「走出」:女性覺醒,先要突破母職困境

竹內導演第一次見到蘇敏是在鄭州,她最初出走的地方。

男人志在四方,女人的出走卻需要漫長鋪墊。

他問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故事中的前夫,還有你,都是真實的嗎?比如之前在超市工作,丈夫釣魚之類的。"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蘇敏說:都是真實的。

竹內導演提出,要跟她一起到過去生活的地方走一走。沒有想到蘇敏的第一反應不是「可以」,而是停頓了一下。

猶豫再三,她帶竹內去了之前生活的小區,卻只在樓下站立片刻,努力擠出一份無所謂,嘴裡說著「有什麼好看的」,很快走開了。

看得出,雖然從家裡出走已經五年,但是真正走出生活陰影,卻並不容易。長達38年的婚姻中,她蜷縮在"妻子"、"母親」的身份繭房裡,傷害很大。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在女兒家的客廳里,她對竹內講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很多次想離婚,初中怕孩子叛逆,高中怕影響孩子考大學,後來又怕單親家庭影響孩子婚姻。

她讓記者看了她手上的傷疤,很深。那是老公又一次指責她做得不好時,留下的印記。她擠壓的情緒爆發,拿水果刀捅了自己。她被送到醫院,被告知得了中度抑鬱症

痛苦到極點,才決定出走。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她開始打零工,學駕照,貸款買車,為新生活做準備,卻被各種突發事件,困住腳步。

比如,女兒預產期要到了,離不開;女兒剛找到工作,沒人帶娃,去不了......為了女兒、家庭,她一次次妥協、讓步,放棄對自我的追尋。

直到有一天,她的女兒勸說父親:讓她怎麼開心怎麼活吧。蘇敏只說了一句「我走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蘇敏只有一輛車,一個帳篷,卻如鳥兒出籠,感到了自由。

走出社會時鐘規訓的母性軀體,女性蟄伏的獨立人格才能真正蘇醒。

蘇敏的覺醒不是突發奇想,而是量變到質變的生命自覺,是女性主體意識歷經歲月沉澱後的必然迸發。

這份改變的勇氣,是女性對壓迫的挑戰,和對前路的重新定義。

02

從「被定義」到「自定義」:懂了自洽,就找到了最好的生活方式。

竹內導演第二次見到蘇敏,是在桂林的世外桃源景區。

跟拍她生活的周邊,發現走出家門後的蘇敏,和之前判若兩人。她和遇見的人都在親切交流,自由放鬆。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比如,遇到一位老漁民,她會問:「你打漁要賣的嗎?看不出你已經七十歲,還以為你六十多。」

她說,走出家門,心情不一樣了。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她開始在乎自己的感覺。原先的生活,吃一口辣椒,都需要爭取。現在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用看別人臉色,不用考慮他人的感受,也不用擔心被挑剔。甚至連洗衣服都是快樂的,可以不用給老公洗。

不同的生活式,遇見的是不同的生活。開始對自己百分之百的接納,也開始百分之百接納別人。

她坦言,如果不是走出來,她絕對不會相信人是可以無條件的相互幫助的,是可以付出愛,獲得愛的。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一開始出來,經濟上有困難,為了賺取一點生活費,她開始自學剪輯,用視頻記錄自己的生活。沒想到竟然獲得2000餘萬短視頻粉追隨,創造了超10億次的話題閱讀量,構成數字時代特有的聲援矩陣。

有人在她遇到困的時候伸出援手,有人給她送來吃的,還有人為她提供露營信息。

「56歲阿姨出走自駕游」成為了現象級,蘇敏成為很多人的偶像,活出了另外一個自己。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她開始一邊游山水,一邊上綜藝,出書,拍大片,甚至她的故事還被拍成了電影《出走的決心》,點燃了全網對當下女性生存困境的大討論。

有兩條留言讓她記憶深刻:

有一位女性的留言說:「羨慕你還會開車,我們想出去也沒有能力。我們分散在中國的鄉村、城鎮,是別人的妻子、媽媽、女兒,逃離不開,只能繼續忍耐。」

還有一位女孩留言說:看了電影之後,爸爸第一次給媽媽倒了一杯水。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那輛被網友稱為"自由號"的房車,承載著整個社會的觀念變遷,除了讓女性在柴米油鹽中的點滴突破,也在方向盤後的每一次轉彎,讓她們褪去糟糕的生活,越來自洽的去掌握自己的人生。

03

從「AA制」到「付費離婚」:主動打碎枷鎖,才能構建自己的世界。

婚姻里,女性接受了太多壓抑。

竹內導演問蘇敏:他真的打你嗎?

蘇敏說:真的打。

竹內導演知道其實關於家暴的問題,一直有人質疑蘇敏誣陷自己的老公。直到離婚後,一位記者採訪了她的老公「為什麼會家暴妻子」。

他說,吃飯的時候,別人對著菜咳嗽了一嗓子,就抬手打了妻子,而且直言,就是不想讓她吃。打女人在他這裡天經地義,是泄憤,是理所當然,沒有一點自責和慚愧,才讓蘇敏第一次獲得了理解。

蘇敏是一個標準的賢妻良母,她做的飯菜色香味俱全。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竹內導演對她的廚藝讚不絕口。他說,他們這一代人,媳婦已經不會也不想做飯,大部分都是男人做飯,有時候被媳婦罵也是家常便飯,卻都覺的是幸福。

蘇敏笑著說:婚姻不是搞敵對。這樣是不對的,婚姻應該是兩個人互相平等的,家務分擔,為對方考慮,才能更和諧。

她對婚姻,始終抱有希望。直到,前往玉溪撫仙湖旁的停車場,走國道時間長,一個人有點害怕,她選擇走高速,花了81塊。高速ETC綁定的是老公的卡,他第二天就來索要扣費。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蘇敏對竹內導演說:「跟了一個人半輩子,花了他81塊錢,還要要回去。真是很傷心。」

真實的情況更糟糕。結婚三十多年來,這位老公既不上班,也不做飯,也不管孩子,還要對蘇敏喋喋不休指責、奚落和挖苦。

這個家裡什麼東西都是aa制,蘇敏不知道丈夫收入多少錢。他也不允許蘇敏使用他的任何東西,這樣的生活令人窒息,甚至連他們的女兒也患上了抑鬱症。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後來,蘇敏和余秀華一起上綜藝,余秀華說了一句話:蘇敏,我告訴你,沒有離不掉的婚!

這句話響在蘇敏耳邊,她在星空下憤怒的把自己的手機摔了,做了一個決定:主動回去離婚。

甚至丈夫獅子大開口,她也一點一點的把離婚費用談到了16萬,最後獲得了自由身。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拿到了離婚證,休內導演問她:"給他錢了嗎?心態怎樣?"

蘇敏說:"很好啊!我先給他錢,然後再去辦的離婚證。沒有遺憾了,最起碼最後的時間選擇了自由身,可以無拘束的去過我想過的生活了!"

魯迅在評論《出走的娜拉》時曾經說:「從事理上推想起來,娜拉出走後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

這個時代不一樣,生活的多元話讓女性有了第三種選擇,掌握經濟權,主動出擊,放棄不適合的感情,敲碎更深層的文化枷鎖,然後,構建自己的新世界,過上自己能夠掌握的生活。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紀錄片的尾聲,蘇敏走上《新世界》的舞台,做了一場新女性的演講。她認真的背稿件,對外界的肯定很自豪。

演講台上,她痛快的對過往總結說:「今後,我的路上只有出發,沒有出走,明天我還要出發!」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手握方向盤逃離,5年後王者歸來,她的這部紀錄片讓千萬女性破防 - 天天要聞

這一幕,激勵了台下的很多女性。

竹內導演也問了蘇敏一個更尖銳的問題:"如果有一天不火了。怕嗎?"

蘇敏很輕鬆的說:"怕啥呢?花無百日紅。不火就不火了。「

此時的蘇敏,深深領悟了生命最本質的東西:每一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她告訴女孩們,人是自我命運的創造者。人生沒有最晚的開始,等待他人拯救,不如主動邁出一步,挖掘自己的潛力,重啟人生。當年獲得了經濟獨立,思想獨立,才能把人生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她和她的故事# #頭條深一度#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