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30年婚姻,前夫說我會求他復婚,60歲阿姨:十年後我過得很好

2025年03月19日04:12:04 情感 1698

"王建國,我離開你了,可你說我遲早會求你復婚,可十年過去了,我不但沒求你,反而過得比跟你在一起的時候強多了!"我站在海風裡,任憑滿頭的銀髮被風吹亂,心裡頭再沒有當年那股子說不出的委屈。

我叫周秋雨,今年六十歲。

東北的冬天來得特別早,十月底的哈爾濱,寒風已經颳得人直哆嗦。

記得那會兒,我還在縫紉廠上班,一九八六年的冬天,廠里的暖氣片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像個老人在不停地嘮叨。

那天下了整整一宿的雪,厚厚的積雪蓋住了街道,把城市裝扮成了一個白色的童話世界。

廠里的煙囪冒著白煙,我和幾個老姐妹坐在車間里趕工,縫紉機"噠噠噠"的響聲此起彼伏。

"秋雨,你家那口子最近又喝酒了吧?"李桂蘭一邊踩著縫紉機,一邊小聲問我,她的眼鏡片上起了一層薄霧。

我沒吱聲,低著頭繼續幹活,手上的動作卻慢了下來。

王建國喝酒的事兒,廠里誰不知道啊,簡直比廠長每月開大會還準時。

他在機械廠上班,負責車間管理,算是個小幹部,每天下了班就跟幾個狐朋狗友上小酒館,一坐就是大半夜。

回家時,滿嘴的酒氣,走路東倒西歪的,跟個醉漢似的,有時候還得我去酒館把他架回來。

"你說你這日子過的,圖個啥啊?"李桂蘭嘆了口氣,放慢了踩縫紉機的頻率,"咱都五十多的人了,難道這輩子就這麼過了?"

結束30年婚姻,前夫說我會求他復婚,60歲阿姨:十年後我過得很好 - 天天要聞

我手上的針線差點兒扎到手指,心裡一陣刺痛。

"能咋整?都這把年紀了,忍忍算了。"我嘴上這麼說,心裡卻像打翻了五味瓶。

那天回家,天已經黑了,積雪在路燈下閃著幽幽的光。

我在菜市場買了新鮮的豬肉和冬筍,又買了王建國愛吃的小雞燉蘑菇的材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家。

家裡的爐子已經滅了,屋子冰涼冰涼的,我趕緊生火做飯,手都凍得通紅。

小兒子周明剛上高中,正是用功讀書的時候,他坐在煤油燈下奮筆疾書,臉上的稚氣還未褪去,卻已經有了少年人的堅毅。

我做好了一桌子菜,有紅燒肉、燉白菜、清蒸魚和小雞燉蘑菇,還有王建國最愛的鍋包肉,滿屋子都是香味。

"媽,咱先吃吧。"周明放下課本,走到飯桌前,肚子已經在咕咕叫了。

"再等等你爸。"我說,目光時不時瞟向門口,耳朵豎著聽門外的動靜。

可一直等到菜都涼了,飯粒都硬了,王建國才搖搖晃晃地推開門,帶進來一陣刺骨的寒風和濃重的酒氣。

"今天又跟誰喝酒去了?"我忍不住問,聲音裡帶著掩飾不住的疲憊。

"工作應酬,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麼?"王建國脫下外套往沙發上一扔,圍巾也甩在一邊,"有飯沒有?餓死我了。"

"在桌上呢,都涼了,我給你熱熱。"我站起身來,把菜端進廚房重新熱了熱。

結束30年婚姻,前夫說我會求他復婚,60歲阿姨:十年後我過得很好 - 天天要聞

周明一言不發地低頭吃飯,眼睛裡有說不出的委屈和倔強。

我把菜熱了熱端上桌,看著他狼吞虎咽的樣子,心裡像被針扎了一樣疼。

三十年了,我跟這個男人過了三十年,從青絲到白髮,從滿腔熱情到麻木不仁。

年輕時候,他對我還算不錯,會在下班後接我回家,偶爾還給我買一些小玩意兒,那時候雖然日子過得緊巴,但還算甜蜜。

可人到中年,他越發把我當成了家裡的保姆、丫鬟,連一句"謝謝"都吝嗇得很。

"明兒,你先去睡吧,別等你爸了。"我對兒子說,看著他疲憊的小臉。

周明點點頭,收拾好書本回屋睡覺了,臨走前看了我一眼,那眼神里有心疼,也有不解。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窗外的路燈灑進一片慘白的光,照在我們的婚紗照上,照片已經泛黃,邊角都捲起來了。

照片里的我,穿著借來的婚紗,滿臉笑容,那會兒我以為自己嫁了個好人家,會過上好日子,一直到老。

誰知道這日子過得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呢?

我望著天花板上的一塊污漬,形狀像棵歪脖子樹,不知不覺就流下了眼淚。

春節前,廠里發了獎金,我攢了些錢,打算給周明買件新棉襖,孩子長得快,去年的已經小了。

在百貨大樓挑了半天,終於找到一件又厚實又好看的,雖然價格不菲,但看到周明試穿時開心的樣子,我覺得值了。

結束30年婚姻,前夫說我會求他復婚,60歲阿姨:十年後我過得很好 - 天天要聞

回家路上,看到友誼商店門口有賣糖葫蘆的,我買了兩串,一串給周明,一串給王建國。

王建國愛吃酸甜的東西,年輕時候我經常給他買糖葫蘆,他總是笑著說我記得他的喜好。

"咱們離婚吧。"過了大半年,我終於鼓起勇氣,在一個周末的早晨對王建國說。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地板上,映出一道道斑駁的光影。

他正在喝粥,聞言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你?離婚?周秋雨,你都快六十的人了,離了我,看你能活成什麼樣!"

"我認真的。"我看著他的眼睛,心跳得厲害,但語氣平靜。

"隨你便!"王建國拍了桌子,碗里的粥濺出來一些,"到時候肯定是你求我復婚!"

李桂蘭知道這事後,拍著我的肩膀說:"早該這樣了!秋雨,咱們女人啊,得有自己的活法。"

街坊鄰居們卻不這麼想,三嬸子拉著我的手說:"秋雨啊,都一把年紀了,將就過吧,圖個啥呢?"

劉大娘更直接:"一個女人,這把年紀離婚,多不像話啊,背後不知道要怎麼被人戳脊梁骨呢!"

我不吱聲,只是默默地收拾行李,心裡已經拿定了主意。

辦離婚手續那天,廠里請了半天假。

民政局的工作人員看我們倆都這把年紀了還來離婚,也是詫異:"大姐,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我點點頭。

蓋章的時候,我的手有點抖,不是因為後悔,是因為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要結束這段維持了三十年的婚姻。

結束30年婚姻,前夫說我會求他復婚,60歲阿姨:十年後我過得很好 - 天天要聞

拿著離婚證走出民政局,外面下著小雨,濕漉漉的,但我感覺呼吸突然間暢快了許多。

搬出那個家,我租了友誼商店後面的一間小平房。

房子不大,一室一廳,牆皮有些脫落,但勝在乾淨整潔,房東是個老太太,人也好說話,租金也公道。

開始的日子真不好過,每天下了班回到空蕩蕩的屋子,我就忍不住哭。

看著桌上的兩個碗筷,聽著牆上的老式掛鐘"嘀嗒嘀嗒"地走,思緒總是不由自主地飄回過去。

周明周末會來看我,我總是做一桌他愛吃的菜,看著兒子吃得香,我心裡也踏實。

"媽,你過得好嗎?"周明問我,眼神里滿是擔憂。

"挺好的,清靜。"我笑著回答,沒跟他說夜裡哭的事。

"爸他......"周明欲言又止。

"別提他了,你好好讀書就行。"我打斷他,不想讓孩子夾在中間為難。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我慢慢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晚上不用等人吃飯,不用擔心有人醉醺醺地回來,也不用忍受那些沒來由的抱怨和指責。

九十年代初,風聲傳來說廠里要改制,可能會裁員。

車間里人心惶惶,大家都在打聽消息,猜測誰會被裁掉。

我和李桂蘭都到了快退休的年紀,按理說應該優先保留,但誰也不敢保證能撐到退休那天。

"秋雨,要不咱倆合夥開個小飯館吧!"有天下班路上,李桂蘭突然對我說,眼睛亮晶晶的,像有了什麼好主意。

結束30年婚姻,前夫說我會求他復婚,60歲阿姨:十年後我過得很好 - 天天要聞

"飯館?"我嚇了一跳,差點踩空台階,"咱倆懂啥啊?"

"你做飯多好吃啊,廠里誰不知道?過年過節的,大伙兒都愛去你家蹭飯吃。"李桂蘭說,"咱東北菜,實在,份量足,味道好,肯定有人吃!"

我回家思量了好幾天,廚房裡的燈亮了一宿又一宿。

手裡有點積蓄,離婚時分了一半家產,再加上這些年省吃儉用攢下的,有個一萬多塊錢。

但萬一賠了呢?我都這把年紀了,可經不起折騰了。

可轉念一想,不搏一搏,難道等著下崗?最後我一咬牙,拿出全部家當,跟李桂蘭合夥在馬路邊租了間小門臉,掛上"家常風味"的招牌。

招牌是找街上的老李頭寫的,他寫字可好了,一手漂亮的毛筆字,黑底金字,遠遠看著就特彆氣派。

開業那天,只來了幾個附近商店的營業員,都是李桂蘭喊來捧場的。

我做了鍋包肉、溜肉段、小雞燉蘑菇,自己都不敢用力炒,生怕把油濺出來,這可是我們的"啟動資金"啊。

李桂蘭負責招呼客人,她嘴甜,一口一個"小姑娘",把人都哄得樂呵呵的。

那幾個年輕姑娘吃完連聲說好吃,一邊吃一邊喊"太香了",還說要介紹同事來。

我心裡美滋滋的,這是第一次有人這麼誇我做的飯菜,王建國從來沒誇過,最多就是吃完了什麼也不說。

結束30年婚姻,前夫說我會求他復婚,60歲阿姨:十年後我過得很好 - 天天要聞

日子一久,來吃飯的人漸漸多了,先是附近店裡的營業員,後來是機關單位的上班族,再後來就有了回頭客。

每天早上四點,我就起床去菜市場挑新鮮的菜,挑最肥的五花肉,最新鮮的大白菜,最嫩的豆腐。

切菜、腌肉、燉湯,整天在廚房裡忙得團團轉,晚上回家腰酸背痛,但看著食客們吃得香,誇我手藝好,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有天中午,正是飯點兒,店裡擠滿了人,吆喝聲、說笑聲、碗筷碰撞聲混在一起,熱鬧得很。

我從廚房往外端菜,手上拿著一盤冒著熱氣的鍋包肉,忽然看見王建國站在門口,眼神複雜地看著我。

我愣了一下,端著盤子的手微微發抖,差點把菜灑了。

"秋雨姐,16號桌的酸菜白肉鍋好了嗎?"李桂蘭在一旁催我,她臉上掛著笑,卻在眼神里問我怎麼了。

我回過神,點點頭,沒理會王建國,繼續忙我的。

後來聽說,他在飯館門口站了好一會兒,看著裡面熱鬧的景象,又看看自己破舊的衣服,才轉身離開。

那會兒,廠里已經開始分流下崗了,很多老工人都被遣散回家,每月只有幾百塊錢的生活費,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周明考上了大學,準備行李的時候,我偷偷塞了一疊錢在他箱子底下:"媽掙的第一桶金,你拿著,在學校別虧著自己。"

周明紅了眼眶,抱住我:"媽,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給你養老。"

結束30年婚姻,前夫說我會求他復婚,60歲阿姨:十年後我過得很好 - 天天要聞

"傻孩子,媽不用你養,媽能養活自己。"我摸摸他的頭,心裡既驕傲又酸澀。

九八年的時候,小飯館已經小有名氣,我和李桂蘭雇了兩個幫工,生意越來越好,店面也擴大了一倍。

社區組織了書法班,我閑著沒事就去學,小時候就喜歡寫字,只是後來為了生活,這愛好就擱置了。

那兒認識了張守誠,退休教師,文質彌彌的一個老頭子,戴著一副老花鏡,說話慢條斯理的,寫得一手好字。

"周大姐,你這字寫得太死板了,要活一點。"張守誠常這麼說,手把手教我寫字,他的手溫暖乾燥,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

我五十多歲了,手指都有些僵硬,但還是認真地跟著學,一筆一畫,從最基本的"永"字開始練。

慢慢地,我發現自己開始期待每周二和周四的書法課,期待看到張老師溫和的笑容,期待他誇我進步了。

"學寫字就跟做人一樣,要剛柔並濟。"張守誠教我,"太硬了,容易折斷;太軟了,沒有骨氣。"

我點點頭,覺得這話有道理,跟我這後半輩子的活法挺像。

一天傍晚,我剛關了店門準備回家,看見王建國站在街對面,瘦了一大圈,頭髮白了不少,衣服也顯得舊了。

"秋雨。"他走過來,聲音嘶啞,像是很久沒說話了,"我...我最近身體不太好。"

我看著他,心裡沒有了當初的怨恨,只有平靜:"怎麼了?"

結束30年婚姻,前夫說我會求他復婚,60歲阿姨:十年後我過得很好 - 天天要聞

"查出胃潰瘍,醫生說要好好調養,少喝酒,吃點家常飯。"王建國低著頭,像是難以啟齒,"我...我一個人住,也不會做飯..."

我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心軟了一下,但很快又堅定起來:"你去飯館吃不就得了?"

"飯館的東西哪有你做的好吃。"王建國苦笑,臉上的皺紋更深了,"周秋雨,這些年,是我對不住你。"

我沉默了一會兒,看著他佝僂的背影,想起了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心裡一陣酸楚。

"明天你來飯館吧,我給你煲點養胃的湯。"終於,我開口說。

從那以後,王建國隔三差五就來飯館吃飯,安安靜靜地坐在角落裡,不打擾我做生意。

有時候食客多了,我忙不過來,他還會主動幫著收拾桌子,擦擦這裡掃掃那裡,倒也像模像樣。

有次他喝了點酒,微醺地問我:"秋雨,咱們...能不能重新開始?"

他的眼睛裡閃爍著期待和懇求,像個做錯事的孩子。

我給他端來一碗熱湯,那是用淮山、山藥和排骨一起燉的,對胃好:"咱們緣分已盡,但你有困難,我不會袖手旁觀。"

王建國愣住了,眼裡閃過一絲悲哀,隨後點點頭:"你現在過得挺好。"

"是啊,挺好的。"我笑了笑,看著窗外的落日,心裡有說不出的釋然。

李桂蘭看到這一幕,拉著我到後廚悄悄問:"秋雨,你該不會又心軟了吧?"

結束30年婚姻,前夫說我會求他復婚,60歲阿姨:十年後我過得很好 - 天天要聞

"不會,只是可憐他一個人,病了沒人照顧。"我搖搖頭,"這麼些年了,恨不起來了,但也回不去了。"

兩千年,我六十歲生日那天,周明帶著他的小孩來給我祝壽。

小孫子才三歲,肉嘟嘟的,跟當年的周明一模一樣,叫我外婆,我心裡甭提多美了。

周明已經在單位當了科長,媳婦漂亮賢惠,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看著就讓人羨慕。

李桂蘭、張守誠和書法班的幾個老友也都來了,我們在飯館裡擺了兩桌,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

張守誠送了我一幅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字跡遒勁有力,透著一股子剛毅。

我看著這幅字,心裡暖暖的,好像有一股暖流在血管里流淌。

那年夏天,我和李桂蘭還有書法班的幾個姐妹一起去了趟北戴河,這可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出遠門旅遊。

火車上,大家有說有笑,像一群孩子一樣興奮,李桂蘭帶了一大堆零食,一路上分享給大家吃。

站在海邊,看著無邊無際的大海,聽著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我突然覺得自己這一生,雖然走了不少彎路,但終於找到了自己。

在海邊,我和姐妹們拍了很多照片,笑得前仰後合,像十幾歲的小姑娘一樣無憂無慮。

秋天的時候,周明又來看我,說要給我買套房子,城裡新小區的,有電梯,冬天暖和,夏天涼快。

結束30年婚姻,前夫說我會求他復婚,60歲阿姨:十年後我過得很好 - 天天要聞

"媽,那小平房冬天漏風,夏天漏雨的,你這把年紀了,別再受罪了。"周明懇求道。

我沒答應,我喜歡我的小屋子,喜歡每天早上起來自己泡茶,練字,然後去飯館忙活。

晚上回來,坐在窗前,聽收音機里放評劇,有時候張守誠會來串門,帶著自己寫的字,咱倆喝茶聊天,日子過得可舒心了。

冬天的時候,屋裡暖烘烘的,窗台上養著幾盆報春花,是張守誠給的,說這花耐寒,在寒冬里也能開得熱烈。

前幾天,王建國來看我,七十多歲的人了,背都駝了,走路也慢吞吞的,臉上的皺紋像刻在樹皮上的年輪。

他問我過得怎麼樣,我指了指窗台上開滿的報春花,說:"很好,真的很好。"

他點點頭,轉身要走,眼角有些濕潤。

我送他到門口,忽然問:"王建國,你還記得當年說過的話嗎?說我離了你會過不下去,會求你復婚。"

他停下腳步,苦笑了一下:"記得。年輕時候不懂事,說了混賬話。"

"十年了,我不但沒求你,還過得比跟你在一起時候強多了。"我說這話時,心裡沒有一點得意,只有平靜。

王建國站在風裡,久久地看著我,眼裡有後悔,也有欣慰:"秋雨,你現在真好。"

他的身影在夕陽下顯得異常孤獨,我突然有些心軟,想喊他回來吃頓飯,但最終沒有開口。

看著他遠去的背影,我忽然明白,生活的幸福從來不是依附於他人,而是心靈的從容與自由。

結束30年婚姻,前夫說我會求他復婚,60歲阿姨:十年後我過得很好 - 天天要聞

這朵遲開的花,在我生命的暮年,終於綻放出最美的姿態,它不需要別人的澆灌,只需要自己堅韌的生命力,就能在風雪中傲然綻放。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