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爺爺把我進廠名額換給堂弟,我復讀考師範,他們如今仰慕我

2025年01月24日00:02:18 情感 1228

我叫劉建國,今年五十五歲,出生在湖南一個偏遠的小山村。我們村叫紅岩村,聽名字很紅火,但生活卻一直很清苦。

小時候,家家戶戶靠種地過活,孩子們能吃飽飯就已經很不錯了。我是家裡老大,有兩個弟弟。父親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母親也常年在田裡幹活。

因為家裡窮,父母沒什麼文化,但他們一心想讓我們兄弟幾個過得比他們強些。

86年,爺爺把我進廠名額換給堂弟,我復讀考師範,他們如今仰慕我 - 天天要聞

我的童年和村裡其他孩子沒什麼兩樣,赤腳在田裡跑,餓了就在地里啃幾口地瓜。但我比同齡人多了一點幸運——讀書的天賦。

小學時,老師常誇我聰明,說我是個讀書的料。也許是因為成績好,我總覺得自己以後能走出村子,過上不一樣的生活。

可到了初中,家裡實在窮得揭不開鍋,父母一度想讓我輟學去幫忙種地,我哭著求他們讓我再讀幾年書。

86年,爺爺把我進廠名額換給堂弟,我復讀考師範,他們如今仰慕我 - 天天要聞

父親最終咬牙答應了,但條件是我必須考個中專,早點畢業出去工作,減輕家裡的負擔。那個年代,農村孩子考中專意味著能分配到國家單位,端上鐵飯碗,脫離農田的命運。

初中畢業那年,村裡的拖拉機廠給我們村分了兩個招工名額。這對我們這種窮人家來說,無疑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爺爺是村裡有威望的長輩,廠里把名額分給了他家,讓他決定誰去。我滿心歡喜,以為爺爺會把名額給我,畢竟我是家裡最有希望的孩子。可沒想到,他卻把其中一個名額給了我的堂弟。

堂弟比我小一歲,從小調皮搗蛋,學習一般,但他父親,也就是我的大伯,和爺爺關係最好。

86年,爺爺把我進廠名額換給堂弟,我復讀考師範,他們如今仰慕我 - 天天要聞

爺爺偏心大伯家,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可這次關係到我的前途,我還是氣得徹夜難眠。

爺爺只說了一句:「建國,你還年輕,讀書好,考個中專不比這個差,家裡人要互相幫襯。」

母親一邊抹淚一邊勸我:「你爺爺也不容易,聽話吧,咱不能跟長輩計較。」

那時候的我,憤懣、不甘、無助,心裡像壓著一塊大石頭。可再氣也沒用,名額已經定了。我咬著牙,決定復讀一年,拼盡全力考師範學校,爭取將來有個出路。

86年,爺爺把我進廠名額換給堂弟,我復讀考師範,他們如今仰慕我 - 天天要聞

復讀的那一年,是我人生中最苦的一段日子。家裡供我讀書已經很吃力了,我為了不讓父母再多操心,每天放學後就去縣裡的磚廠搬磚。

那時候,一個晚上能賺五塊錢,雖然不多,但足夠我和弟弟們的學費和生活費。

學校離家遠,我住在學校的宿舍里,條件簡陋得讓人難以想像。

冬天的臘月,窗戶漏風,冷得晚上根本睡不著。我常常披著軍大衣,坐在床上看書,手凍得通紅也捨不得停下來。

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考上!只有考上,才能擺脫這種日子,也才能證明給爺爺和堂弟看,我劉建國不是個窩囊廢!

86年,爺爺把我進廠名額換給堂弟,我復讀考師範,他們如今仰慕我 - 天天要聞

那一年,堂弟已經開始在拖拉機廠上班了。逢年過節,他總是一身嶄新的工裝,騎著嶄亮的自行車在村裡轉悠。

爺爺看著堂弟,滿臉的得意,逢人就誇:「我孫子能幹得很,在廠里工資比城裡人還高。」

而我,每次回家過年,穿著打滿補丁的衣服,提著用磚廠掙來的幾塊錢,爺爺連正眼都不瞧我一眼。

這一切都成了我學習的動力。我告訴自己,總有一天,我也會讓他們刮目相看。

高考成績出來那天,我考上了師範學校。消息傳回村裡,鄉親們都說我有出息。

86年,爺爺把我進廠名額換給堂弟,我復讀考師範,他們如今仰慕我 - 天天要聞

父母笑開了花,母親偷偷抹眼淚,說:「建國,咱家終於熬出頭了。」可爺爺卻冷冷地說:「考上了又怎樣?當個老師能有廠里的工資高?」

他的話刺得我心裡發疼,但我沒說什麼。我知道,時間會證明一切。

畢業後,我被分配到縣裡的中學當老師。那時候,農村的孩子考上師範就已經算是光宗耀祖了,更何況我還成了縣城裡的正式老師。

雖然工資不高,但勝在穩定。我用第一年的工資給家裡買了台電風扇,那是我們村第一台電風扇,父母樂得合不攏嘴。

堂弟剛進廠時風風光光,但幾年後,拖拉機廠效益越來越差,他的工資從每月三十塊降到二十多塊,最後連飯都快吃不起了。

廠里裁員時,他成了第一個被辭退的工人。回村後,他蹲在家門口抽煙,整個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了十歲。

爺爺再也不提堂弟的事了,每次見到我,總是小心翼翼地問:「建國,最近工作忙不忙?」我知道他心裡後悔,可我從沒怨過他。如果不是那次「被放棄」,我未必會有今天。

後來,我在學校里幹得越來越好,先是當上了班主任,後來又被提拔成了教導主任。父母也因為我在縣裡買了房子,跟著我住進了城裡。

村裡人見到我總是誇:「劉家這孩子有出息,還孝順。」堂弟有時候會來找我幫忙,說想讓他的孩子到城裡讀書。我每次都儘力幫忙,畢竟我們還是一家人。

如今,已經是臘月二十二了,還有幾天就過年了。

父母從村裡回來,帶了一些家鄉的土特產。母親拉著我的手,說:「建國,村裡人現在都羨慕咱家,說你有本事,連你爺爺都總念叨,說他當年沒看走眼。」我笑了笑,沒說話。

其實,我知道爺爺心裡有愧。當年那個名額,他是為了幫襯大伯家,才把我放棄了。但我從不恨他。

如果不是那次「被放棄」,我可能早早在廠里上班,過著平庸的生活。而現在,我是一個光明正大的人民教師,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還能幫助更多的人。

人這一生,總會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可那些看似不公的經歷,可能正是命運的另一種饋贈。倘若當年我拿到了那個名額,也許我現在只是個早就下崗的普通工人。

過年那天,我打算帶著妻子和孩子回老家看看。爺爺年紀大了,前些年腿摔傷後一直走路不方便。

我知道他心裡有愧,但那些過去的事,我早就放下了。他是我的爺爺,而我,也感謝他當年的決定,讓我有機會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路。

人生的路,或許總有遺憾,但只要我們不放棄,終究會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田朴珺曾問蔡瀾:你介意太太有藍顏知己嗎?蔡瀾答:我不吃醋的 - 天天要聞

田朴珺曾問蔡瀾:你介意太太有藍顏知己嗎?蔡瀾答:我不吃醋的

田朴珺跟蔡瀾一起吃飯,問他:「你會介意太太有藍顏知己嗎?」蔡瀾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巧妙地答非所問:「我很多東西都很喜歡吃,但我不吃醋,不吃酸的東西!」看樣子蔡瀾跟太太的婚姻是開放型的,太太方瓊文職業是電影監製,也是個獨立大女主的樣子,所以兩
結婚35年丈夫出軌50歲閨蜜轉賬18.6萬,她僅追回4.3萬,律師:法院不告不理 - 天天要聞

結婚35年丈夫出軌50歲閨蜜轉賬18.6萬,她僅追回4.3萬,律師:法院不告不理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海浦東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胥女士和沈先生1989年登記結婚,共同生活三十多年後,不料丈夫竟然和自己的閨蜜陳女士有了婚外情,並多次大額轉賬給陳女士。該事件引髮網友廣泛關注和討論,登上微博熱搜榜。△相關事件登上熱搜2024年7月,62歲的胥女士和67歲的沈先生離婚,結束了35年婚姻。離婚後,胥...
回顧:公公扒灰,兒媳嫁給公公,結果,一人被殺,一人喝葯而死 - 天天要聞

回顧:公公扒灰,兒媳嫁給公公,結果,一人被殺,一人喝葯而死

有些事兒擱在老黃曆里早該翻篇了,可有些事卻好像在生活的旮旯里長了根,不會翻篇。就說江蘇鹽城一個小村子裡的舊事,擱到現在聽著都覺得刺得慌——公公跟兒媳婦攪和到一起,最後鬧出人命,這事放到八十年末的農村,跟拿鈍刀子割肉似的,疼得人直抽氣。女子吳
以自由之姿,共赴愛的山間茅屋,潺潺小溪 - 天天要聞

以自由之姿,共赴愛的山間茅屋,潺潺小溪

村上春樹曾言:「你不是我權衡利弊後的選擇,而是我怦然心動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定。愛情中最好的心態,大概就是深情而不糾纏。我做好了跟你一輩子的打算,也做好了隨時要走的準備。我是愛你的,但,你是自由的。」這番話語,恰似一縷清風,拂過愛情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