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2024年12月23日21:23:04 情感 1978

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 天天要聞

我們常說,愛一個人,就要接受對方的不完美。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忍受虐待或貶低。

在關係中,有些人彷彿被無形的水草緊緊纏繞,深陷其中,瀕臨窒息。

他們奮力掙扎,卻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支點,最終只能無奈回到那個熟悉卻充滿問題的「水域」,尋求片刻虛假的安撫。

然而,這種關係中不斷重現的痛苦、壓抑與絕望,其實是在無聲地提醒你,快逃。

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 天天要聞

把你逼瘋,還倒打一耙

去年,一條「女生因吃面崩潰」的視頻引發熱議。

視頻中,女生哭得稀里嘩啦,指責丈夫有問題。

而丈夫則淡定地把鏡頭對著妻子,把她情緒失控的樣子都拍了下來。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對夫妻在一家小店裡等了半小時的麵條

結果面一上來,女生就發現面已經坨了,還有一股魚腥味。

然而,正當女生打算跟店家反映時,她的丈夫嫌她丟人,直接起身離開。

上車後,丈夫再次提起這件事,兩人開始爭吵。

妻子認為她有權向老闆提建議,這很正常。

可丈夫卻一直數落她「為15元的面斤斤計較」,再三打斷妻子的話,甚至拿起手機就開始拍攝。

在丈夫一連串的操作下,女生越發憤怒和傷心,便有了開頭那一幕。

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 天天要聞

其實,丈夫即便認為沒必要計較,也可以勸勸妻子,或是默默陪在身邊。

但他卻選擇了最傷人的做法:轉身就走。

更過分的是,上車之後,丈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反而拿起手機,把妻子情緒崩潰的樣子發布到網上。

任由妻子的脆弱被圍觀、被審視,甚至遭受謾罵。

如果丈夫的目的成功了,那麼妻子將被刻畫成一個情緒失控的瘋子。

可謂是用心險惡。

況且,細究女生情緒崩潰的來龍去脈,問題的關鍵難道真的只是那碗面嗎?

事實上,真正致使女生逐漸陷入瘋狂的,難道不是丈夫一而再、再而三的刺激嗎?

不斷嫌棄,反覆指責,無情打斷,不容辯解,一次次刺痛並撕裂著她的自尊。

讓女生在一種不被聽見、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惡劣環境中,愈發孤立無援,一步步滑向徹底崩潰的邊緣。

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 天天要聞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吹狗哨效應」。

如同特定的高頻哨聲,狗能聽見,人卻聽不見。

有些人就利用這點,拐彎抹角地攻擊你,讓旁人覺得是你小題大做、反應過度。

把你逼瘋,又靜靜看著你發瘋,自己卻悠然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殘忍落下審判的鍘刀。

這是一種殺人不見血的精神虐待。

不斷放大你的缺點,蓄意激惹你的情緒。

讓周圍的人誤解你,用輿論的力量非議你,讓你逐漸失去自信,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於是情緒更加崩潰,更像瘋子,陷入完全被動的境地。

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 天天要聞

你百口莫辯,Ta完美隱身

「殘疾詩人」余秀華與楊某策的衝突事件,也是一起典型的「吹狗哨虐待」。

在一次直播中,楊某策突然指責余秀華尿褲子。

一向敏感於殘疾的余秀華,情緒立馬失控,開始破口大罵。

視頻一經曝光,余秀華的形象瞬間滑落,成為外人眼中的「瘋女人」。

在直播刻意的引導下,余秀華的憤怒與失控被無限放大,加害者反咬一口,受害者百口莫辯。

後經調查,才真相大白:問題是我沒有尿褲子啊。

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 天天要聞

吹狗哨式的虐待,往往讓人苦不堪言。

受害者就像被困在黑暗中的困獸,不僅要面對內心洶湧的痛苦和掙扎,還要承受來自外界如芒刺在背的誤解和偏見。

施虐者的手段極其卑劣。

無限放大你的缺點,讓你看起來不正常。

故意激起你的極端情緒,再迅速倒打一耙。

而他們自己,則以無辜的姿態,輕而易舉地搶佔道德的高地。

此種行徑,讓人捉摸不透,防不勝防。

它的可怕藏在暗處,如同隱匿在陰影中的毒蛇。

常常在別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讓受害者經歷了一系列強烈的不適和難受,身心備受摧殘和折磨。

周遭的人,往往看不出施虐者的真正意圖。

相比之下,受害者的反應更加明顯和直接,更不能被大家理解。

這種虐待並不少見,不僅發生在親密關係中,生活和職場中也有它的影子。

就像有些朋友,明明知道哪些事能踩到你的雷區,卻還總是故意拿這些事來逗你,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揭你的短。

等你真的急了,他們就輕描淡寫地說一句「開個玩笑,別當真」。

再如有些領導,對不滿的下屬使用冷暴力,看到消息故意不回,找各種借口拖著你的工作進度,利用信息差來欺騙你、威脅你、打壓你。

等到你情緒綳不住爆發的時候,他們又反過來指責你:「情緒不穩定」。

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 天天要聞

柏拉圖曾說:「殘忍的人,選擇傷害別人,善良的人,選擇傷害自己。」

那些擅長「吹狗哨」的人,其人格的底色往往陰暗,缺少基本的同理心。

他們樂於在人際關係中通過欺辱、剝削和貶低他人來獲得快感。

張口就來的謊言,入木三分的表演,顛倒是非的能力,常常讓很多人難以招架。

正所謂「惡行易施,惡果難消」,這種行為不僅傷害了他人的情感,更侵蝕了他人的自信和尊嚴。

施虐者或許能獲得片刻的自戀滿足,但受害者卻需要花費數月乃至數年的時間,去修復情緒的創傷。

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 天天要聞

遠離深淵,保護自己

關係中,有矛盾、有衝突很正常。

但愛你的人,不會肆意踐踏你的雷點,不會故意挑釁你的底線。

更不會緊緊抓著你的痛處,無情地來回揉搓,讓你痛不欲生。

真正在意你的人,在看到你流淚、痛苦的那一刻,一定會不忍和心疼,絕不會無動於衷,甚至火上澆油。

當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這樣傷害你。

你一定要明白:

Ta並不愛你,Ta所愛的,只是自己。

不要天真地以為,有一天能說服對方、改變對方。

比糾纏不清更重要的,是學會遠離深淵、保護自己。

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 天天要聞

(1)要清醒

當你在一段關係中總是很不舒服,狀態很差,焦慮、壓抑、自卑,整天內耗,懷疑自己。

就要重新審視這段關係,找到問題的根源。

警惕那些擅長「吹狗哨」的人,他們喜歡製造混亂、顛倒黑白,把你往火坑裡推,還讓你覺得自己有問題。

遇到這種情況,千萬別盲目反省自己,把所有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要知道,一個愛你的人,絕不會看你身陷痛苦,不僅毫不心軟,而且以此為樂。

謹慎辨別對方是否在歪曲事實、掩蓋真相,冷靜地看清對方如何拿捏你的弱點,進而加以防範。

一定要記住,保持清醒,才是我們擺脫傷害的唯一前提。

(2)不辯論

當我們越是情緒激動,越是想要反抗,就越容易掉進他們的圈套。

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扮演無辜的受害者,把矛盾的焦點轉移到你的身上,四處宣揚你有問題。

而你一旦陷入他們的節奏,情緒上頭,就會印證他們的說法,讓別人對你形成不利的看法。

學會在風暴中穩住自己,不要被情緒綁架。

不必爭辯,因為對方根本不會跟你講理。

學會抽離,跟這段消耗性的關係保持距離。

勿跟惡龍纏鬥,無需反駁,無需自證,只需不理會,他們的陷阱就會全部撲空。

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 天天要聞

(3)請遠離

遠離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人。

如果對方是你的伴侶,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社交體系,而不是讓自己的世界只有對方一人。

一旦你過分地依賴一個人,所有的反饋和信息都由對方來告訴你,就會很容易掉入對方的認知陷阱。

多交往一些朋友,多聽聽其它真實的聲音。

只有這樣,你才能保有客觀的認知,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清楚地認識到哪些是客觀,哪些是扭曲。

只有當你認知清晰、內核穩定,才有能力做到遠離爛人爛事,擁抱真正的幸福。

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尼采曾說:

「你必須自己走過那條黑暗而寒冷的道路,否則你永遠無法到達光明的彼岸。」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一味地貶低你、傷害你。

一定會對你有所欣賞,而不是讓你感覺沒有人會愛你。

一段關係的好壞,其實你內心的感受已經給出答案。

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拒絕對方的定義。

在複雜中保持清醒,在困境中找尋出路。

記住,最後能拯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 END —

婚姻里的這種感覺,是在提醒你:快逃!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