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愛一個人,就要接受對方的不完美。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忍受虐待或貶低。
在關係中,有些人彷彿被無形的水草緊緊纏繞,深陷其中,瀕臨窒息。
他們奮力掙扎,卻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支點,最終只能無奈回到那個熟悉卻充滿問題的「水域」,尋求片刻虛假的安撫。
然而,這種關係中不斷重現的痛苦、壓抑與絕望,其實是在無聲地提醒你,快逃。
把你逼瘋,還倒打一耙
去年,一條「女生因吃面崩潰」的視頻引發熱議。
視頻中,女生哭得稀里嘩啦,指責丈夫有問題。
而丈夫則淡定地把鏡頭對著妻子,把她情緒失控的樣子都拍了下來。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對夫妻在一家小店裡等了半小時的麵條。
結果面一上來,女生就發現面已經坨了,還有一股魚腥味。
然而,正當女生打算跟店家反映時,她的丈夫嫌她丟人,直接起身離開。
上車後,丈夫再次提起這件事,兩人開始爭吵。
妻子認為她有權向老闆提建議,這很正常。
可丈夫卻一直數落她「為15元的面斤斤計較」,再三打斷妻子的話,甚至拿起手機就開始拍攝。
在丈夫一連串的操作下,女生越發憤怒和傷心,便有了開頭那一幕。
其實,丈夫即便認為沒必要計較,也可以勸勸妻子,或是默默陪在身邊。
但他卻選擇了最傷人的做法:轉身就走。
更過分的是,上車之後,丈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反而拿起手機,把妻子情緒崩潰的樣子發布到網上。
任由妻子的脆弱被圍觀、被審視,甚至遭受謾罵。
如果丈夫的目的成功了,那麼妻子將被刻畫成一個情緒失控的瘋子。
可謂是用心險惡。
況且,細究女生情緒崩潰的來龍去脈,問題的關鍵難道真的只是那碗面嗎?
事實上,真正致使女生逐漸陷入瘋狂的,難道不是丈夫一而再、再而三的刺激嗎?
不斷嫌棄,反覆指責,無情打斷,不容辯解,一次次刺痛並撕裂著她的自尊。
讓女生在一種不被聽見、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惡劣環境中,愈發孤立無援,一步步滑向徹底崩潰的邊緣。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吹狗哨效應」。
如同特定的高頻哨聲,狗能聽見,人卻聽不見。
有些人就利用這點,拐彎抹角地攻擊你,讓旁人覺得是你小題大做、反應過度。
把你逼瘋,又靜靜看著你發瘋,自己卻悠然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殘忍落下審判的鍘刀。
這是一種殺人不見血的精神虐待。
不斷放大你的缺點,蓄意激惹你的情緒。
讓周圍的人誤解你,用輿論的力量非議你,讓你逐漸失去自信,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於是情緒更加崩潰,更像瘋子,陷入完全被動的境地。
你百口莫辯,Ta完美隱身
「殘疾詩人」余秀華與楊某策的衝突事件,也是一起典型的「吹狗哨虐待」。
在一次直播中,楊某策突然指責余秀華尿褲子。
一向敏感於殘疾的余秀華,情緒立馬失控,開始破口大罵。
視頻一經曝光,余秀華的形象瞬間滑落,成為外人眼中的「瘋女人」。
在直播刻意的引導下,余秀華的憤怒與失控被無限放大,加害者反咬一口,受害者百口莫辯。
後經調查,才真相大白:問題是我沒有尿褲子啊。
吹狗哨式的虐待,往往讓人苦不堪言。
受害者就像被困在黑暗中的困獸,不僅要面對內心洶湧的痛苦和掙扎,還要承受來自外界如芒刺在背的誤解和偏見。
施虐者的手段極其卑劣。
無限放大你的缺點,讓你看起來不正常。
故意激起你的極端情緒,再迅速倒打一耙。
而他們自己,則以無辜的姿態,輕而易舉地搶佔道德的高地。
此種行徑,讓人捉摸不透,防不勝防。
它的可怕藏在暗處,如同隱匿在陰影中的毒蛇。
常常在別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讓受害者經歷了一系列強烈的不適和難受,身心備受摧殘和折磨。
周遭的人,往往看不出施虐者的真正意圖。
相比之下,受害者的反應更加明顯和直接,更不能被大家理解。
這種虐待並不少見,不僅發生在親密關係中,生活和職場中也有它的影子。
就像有些朋友,明明知道哪些事能踩到你的雷區,卻還總是故意拿這些事來逗你,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揭你的短。
等你真的急了,他們就輕描淡寫地說一句「開個玩笑,別當真」。
再如有些領導,對不滿的下屬使用冷暴力,看到消息故意不回,找各種借口拖著你的工作進度,利用信息差來欺騙你、威脅你、打壓你。
等到你情緒綳不住爆發的時候,他們又反過來指責你:「情緒不穩定」。
柏拉圖曾說:「殘忍的人,選擇傷害別人,善良的人,選擇傷害自己。」
那些擅長「吹狗哨」的人,其人格的底色往往陰暗,缺少基本的同理心。
他們樂於在人際關係中通過欺辱、剝削和貶低他人來獲得快感。
張口就來的謊言,入木三分的表演,顛倒是非的能力,常常讓很多人難以招架。
正所謂「惡行易施,惡果難消」,這種行為不僅傷害了他人的情感,更侵蝕了他人的自信和尊嚴。
施虐者或許能獲得片刻的自戀滿足,但受害者卻需要花費數月乃至數年的時間,去修復情緒的創傷。
遠離深淵,保護自己
關係中,有矛盾、有衝突很正常。
但愛你的人,不會肆意踐踏你的雷點,不會故意挑釁你的底線。
更不會緊緊抓著你的痛處,無情地來回揉搓,讓你痛不欲生。
真正在意你的人,在看到你流淚、痛苦的那一刻,一定會不忍和心疼,絕不會無動於衷,甚至火上澆油。
當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這樣傷害你。
你一定要明白:
Ta並不愛你,Ta所愛的,只是自己。
不要天真地以為,有一天能說服對方、改變對方。
比糾纏不清更重要的,是學會遠離深淵、保護自己。
(1)要清醒
當你在一段關係中總是很不舒服,狀態很差,焦慮、壓抑、自卑,整天內耗,懷疑自己。
就要重新審視這段關係,找到問題的根源。
警惕那些擅長「吹狗哨」的人,他們喜歡製造混亂、顛倒黑白,把你往火坑裡推,還讓你覺得自己有問題。
遇到這種情況,千萬別盲目反省自己,把所有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要知道,一個愛你的人,絕不會看你身陷痛苦,不僅毫不心軟,而且以此為樂。
謹慎辨別對方是否在歪曲事實、掩蓋真相,冷靜地看清對方如何拿捏你的弱點,進而加以防範。
一定要記住,保持清醒,才是我們擺脫傷害的唯一前提。
(2)不辯論
當我們越是情緒激動,越是想要反抗,就越容易掉進他們的圈套。
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扮演無辜的受害者,把矛盾的焦點轉移到你的身上,四處宣揚你有問題。
而你一旦陷入他們的節奏,情緒上頭,就會印證他們的說法,讓別人對你形成不利的看法。
學會在風暴中穩住自己,不要被情緒綁架。
不必爭辯,因為對方根本不會跟你講理。
學會抽離,跟這段消耗性的關係保持距離。
勿跟惡龍纏鬥,無需反駁,無需自證,只需不理會,他們的陷阱就會全部撲空。
(3)請遠離
遠離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人。
如果對方是你的伴侶,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社交體系,而不是讓自己的世界只有對方一人。
一旦你過分地依賴一個人,所有的反饋和信息都由對方來告訴你,就會很容易掉入對方的認知陷阱。
多交往一些朋友,多聽聽其它真實的聲音。
只有這樣,你才能保有客觀的認知,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清楚地認識到哪些是客觀,哪些是扭曲。
只有當你認知清晰、內核穩定,才有能力做到遠離爛人爛事,擁抱真正的幸福。
寫在最後
尼采曾說:
「你必須自己走過那條黑暗而寒冷的道路,否則你永遠無法到達光明的彼岸。」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一味地貶低你、傷害你。
一定會對你有所欣賞,而不是讓你感覺沒有人會愛你。
一段關係的好壞,其實你內心的感受已經給出答案。
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拒絕對方的定義。
在複雜中保持清醒,在困境中找尋出路。
記住,最後能拯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