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抱怨公婆偏心小姑子:我結婚那年,婆婆連兩千改口費都不給

2024年07月14日00:02:42 情感 1256

一見到調解員來了,求助人紅利趕緊開口訴苦,她和丈夫結婚二十四年,不求大富大貴,只圖個家庭和睦,團結一心。

這個小小的願望,對於她來說,卻是奢望。

近兩年,她和丈夫跟公婆關係緊張。

接著,紅利領著調解團隊趕去公婆家,見到了滿頭白髮的婆婆張老太太,還有卧病在床的公公。

一見到兒媳紅利,婆婆張老太太氣不打一處來,對著兒媳嚷嚷,沒啥可說的。

家裡的房子,她好不容易拿回來了,就不可能再輕易交出去。

兒媳就死了那條心吧,別再盯著家裡的房子了。

聽得調解員一愣一愣的,不過似乎和房子有關。


兒媳抱怨公婆偏心小姑子:我結婚那年,婆婆連兩千改口費都不給 - 天天要聞

紅利解釋說,十幾年前,他們村房屋拆遷改造,家裡總共分得五套房子。

這五套房子,一套一百二十平米分給了小姑子,剩下四套,公婆原本說是屬於他們家的。

可是,兩年前,公婆反悔了,將房子都要了回去。

四套房子的其中一套房本,寫了婆婆和小姑子的名字,另外三套都是在婆婆一個人的名下。

等於說,她和丈夫連一套房子都得不到。

這事,相信換作誰,都覺得委屈。

當初,老宅建房也有他們的份,拆遷分到的房子,自然也有他們的。

婆婆的做法,顯然是不合理的。

張老太太不認為自己的做法有錯,兒子和兒媳不孝順,兩年來對她和老伴不管不顧,不聞不問。

所謂養兒防老,權利和義務對等。

兒子不付出,就別想得到。

她當然得收回三套房子,過戶到了她的名下。

這樣一來,她和老伴至少有保障,不至於生個病,連治病錢都沒有。

調解員又問張老太太,那四套房子,不是說給了兒子一家嗎?

張老太太搖頭,沒有,當初就分了三套給兒子,另外兩套,一套給了女兒,一套是她和老伴自己住。

不是她和老伴狠心,是兒子他們有錯在先。

老伴不幸得了腦梗,幾乎失去了自理能力。

兒子一家同住一個小區,僅僅隔著一棟樓,卻很少過來看望老伴,來的次數甚至比他們老人的一些朋友還少。

這種做法,漸漸讓她和老伴寒了心,對兒子一家徹底失望。


兒媳抱怨公婆偏心小姑子:我結婚那年,婆婆連兩千改口費都不給 - 天天要聞

紅利背靠著椅子,慢慢和調解員解釋,這兩年,他們確實比較少關心老人,但這也是有原因的。

兩年前,小姑子指著丈夫破口大罵,小姑子的丈夫還動手打了丈夫。

小姑子的丈夫,人高馬大,身強力壯。

丈夫個子比較矮小,人又瘦,哪裡能受得住小姑子丈夫的拳頭,倒在了地上。

她看到丈夫受傷,心疼死了。

不管怎樣,不該動手打人,下手還這麼狠。

丈夫被打了,老人不批評小姑子和小姑子丈夫,還是一味袒護著。

她和丈夫感到不公平,心裡滿是不甘,索性賭氣不關心老人了。

張老太太直言,這一切的根源,都在兒子身上。

記得那一天,她頭暈眼花,又有些犯噁心,整個人難受得要命,給兒子打了電話。

兒子很快就來了,她安排兒子給她買點葯。

買了葯,兒子往桌上一放,燒開水,伺候她吃藥,就讓孫子看著她,自己忙家裡的事。

孫子給女兒打了電話,女兒和女婿很快趕過來,看到她病怏怏躺著,臉色蒼白。

女兒氣得大罵了兒子,說老人病得迷迷糊糊了,為啥不送去醫院?


兒媳抱怨公婆偏心小姑子:我結婚那年,婆婆連兩千改口費都不給 - 天天要聞

說著說著,他們就動手了。

她那會全身無力,眼皮很重,不曉得是誰先動了手,也沒力氣去阻止。

打了好一會,幾個人才將她送去醫院。

紅利認為,婆婆生病的事,不怪丈夫,葯買了,婆婆也吃了。

誰都沒想到婆婆病情變嚴重,小姑子一上來就指責,接著打了人,本就是不尊重丈夫這個哥哥,欺人太甚。

何況,婆婆去了醫院,受傷的丈夫也有跟著去,並沒有置之不理。

婆婆將所有的錯歸結到丈夫身上,真的很不公平。

說白了,公婆就是偏心小姑子。

在公婆眼裡,小姑子做啥都是對的,說啥都是真理。

錯的人,只會是他們一家。

她和丈夫對小姑子已經足夠忍讓了。

結婚二十四年,小姑子做了不少過分的事,她和丈夫都沒有指著小姑子鼻子罵,更沒有動過小姑子一根手指頭。

小姑子的性子,說得好聽一些,那就是有個性,不好聽一些,那就是強勢霸道。

一點都不知道收斂,將他們的忍讓視為理所當然,行為越發張揚。

老人也真的是有問題,明明是老人不願意去醫院,安排丈夫買葯。

結果出了事,又怪丈夫沒有及時送去醫院,比竇娥還冤。

在這件事之前,他們一大家子關係還算不錯,至少表面上是和諧的。

婆婆沒有調解好丈夫和小姑子之間的矛盾,任由兩人相互置氣,就是老人不作為。

婆婆身體利索了後,她曾經開口和婆婆建議,找個時間,婆婆喊上小姑子一家,和他們一起,一大家子人將這事給說開了。

該道歉就道歉,該和解就和解。


兒媳抱怨公婆偏心小姑子:我結婚那年,婆婆連兩千改口費都不給 - 天天要聞

同時,再商量下公公後續的治療,該怎麼解決,免得以後再次發生兄妹動手打架之類的。

一家子和和美美,齊心協力。

然而,婆婆沒給她答案,顧左右而言他,一直壓著不提這件事。

估計是,婆婆想不了了之。

可是,丈夫都受傷了,她怎麼可能讓事情沒給說法就過去了呢!

所以,婆婆不願意處理這件事,不給他們一個說法,她和丈夫就繼續賭氣。

一拖再拖,直到現在,他們還是沒得到一個說法,反而連房子都被婆婆收了回去。

心裡可委屈了。

他們也就這兩年不太關心老人,以前二十二年,丈夫和她也在贍養老人,照顧老人。

眼下,婆婆卻抹殺掉了他們曾經的付出,揪著這兩年不放。

嚴格要求他們,卻對小姑子特別寬鬆包容。

再次提及兄妹打架一事,張老太太有些為難,也有些慌亂,她說女兒當時跟她講得很清楚,不道歉,不認錯。

要是她強行要求女兒認錯道歉,女兒也就不管老人死活了。

娘家的事,和女兒再沒有任何關係了。

紅利冷笑,看吧,小姑子威脅婆婆,婆婆依舊不說小姑子的不是。


兒媳抱怨公婆偏心小姑子:我結婚那年,婆婆連兩千改口費都不給 - 天天要聞

只敢拿她和丈夫出氣。

丈夫和她後來又退讓了,說不需要小姑子和小姑子丈夫道歉了,至少聚在一塊,保證以後不動手,遇事只管用嘴商量。

即便如此,婆婆依然不願意配合。

調解員也認為老人處理不妥當,子女鬧了矛盾,尤其是因為老人的事發生了衝突,老人更應該出面處理,做好一個中間人,起到緩解消除隔閡的作用。

張老太太終於承認,她當時確實做錯了。

不過,一碼歸一碼,兒子沒有女兒貼心,有時只會給她添堵受氣。

在女兒和兒子打架前幾天,她已經去了一次醫院,還在醫院待了四天。

住院四天,都是女兒一個人細心照顧著她,兒子和兒媳不說來醫院看她了,就連一個電話也沒有。

越想,她就越覺得心寒,難道她在兒子和兒媳眼裡一文不值,連一句關心都沒有。

紅利聽了很無奈,當時,丈夫在家忙著照顧不能自理的公公。

而她,一直在上班掙錢。

她覺得,小姑子在醫院照顧婆婆,也是合理的安排,一家照顧一個老人。

至於打電話啥的,她承認是自己的疏忽。

加上,小姑子做事靠譜,她和丈夫比較放心,自然沒考慮太多。

沒想到,婆婆和小姑子居然那麼在意。

調解員認為,就算婆婆住院的事,他們夫妻有些疏忽了,可這兩年來,他們仍舊賭氣不關心老人,就顯得有些離譜了。

偶爾過來看望老人,待一會就走,跟客人一樣,老人會很傷心的。


兒媳抱怨公婆偏心小姑子:我結婚那年,婆婆連兩千改口費都不給 - 天天要聞

紅利咬牙堅持說,真心換真心。

別人怎麼對她,她就怎麼對別人。

樹葉不是一天變黃的。

老人一碗水端不平,太偏心小姑子了。

她實在是搞不懂,丈夫是老人的親生兒子,老人為啥對丈夫那麼苛刻?

而小姑子,明明是公婆抱養的孩子,卻得到了公婆所有的呵護與關愛,對小姑子無限包容,各種遷就。

她並不是瞧不起抱養身份,只是實話實話,就事論事,不求丈夫得到比小姑子多,不過求得到的東西和小姑子一樣多。

張老太有些生氣,兒媳這會子說得漂亮,可她知道,兒媳心裡沒有這樣想。

在兒媳眼裡,女兒是養女,就得感恩老人,只有付出,不該分老人的東西。

老人病了,女兒照顧是理所當然的。

女兒分到拆遷房,這就有問題了。


兒媳抱怨公婆偏心小姑子:我結婚那年,婆婆連兩千改口費都不給 - 天天要聞

這種想法,她聽了很生氣,抱養的孩子又怎樣,依舊是她和老伴的女兒,是這個家的一份子。

女兒本是娘家哥哥的孩子,嫂子沒了,正好她和丈夫想要一個女兒,哥哥也同意了,她就抱過來養了。

那會,女兒剛滿月,從小養到大,跟親生女兒一樣了。

女兒也將丈夫和她當親生父母,對他們特別孝順,老人生病了,女兒跑得可勤快,還經常給他們買東西。

不過,女兒醜話說在前頭,老人生了重病,兒子必須出頭,簽字啥的,都得兒子來簽,承擔風險。

沒和兒子賭氣之前,兒子由於工作的原因,跑長途貨運的,沒法頻繁過來看望她和老伴。

這些年,都是兒媳和女兒,經常跑家裡看望照顧他們。

紅利點頭,小姑子對老人是不錯,可這也是應該的。

老人全心全意為小姑子付出,有求必應,小姑子當然跑得勤快了。

說到這,兒媳紅利再次抱怨公婆偏心小姑子,她結婚那會,婆婆連兩千塊錢改口費都不捨得給。

那時,老人張嘴閉嘴,沒錢,沒能力,沒辦法。

她嫁過來,啥都沒有,房子也是破舊的。

到了小姑子結婚,公婆態度就不一樣了,嫁妝啥的都有,捨得砸錢置辦傢具家電。

而且,他們結婚和小姑子結婚的時間,相隔並沒有多久。

一對比,她心裡能好受嗎!


兒媳抱怨公婆偏心小姑子:我結婚那年,婆婆連兩千改口費都不給 - 天天要聞

此話一出,張老太太忍不住責罵兒媳,她怎麼就偏心了。

兒子結婚那會,家裡條件困難,她倒是想置辦,可得有能力才行!

家裡沒錢,她能怎麼辦?

那會,她和老伴也說了,家裡就這情況,能結就結,不能結,當是沒緣分。

女兒結了婚後,沒有得到老伴和她的補貼,人家有說什麼嗎!

兒子和兒媳婚後,她和老伴沒少補貼,家裡吃喝啥的,都是老人在承擔費用,他們沒給家裡交一分錢。

兒子做事失敗了,欠了錢,窟窿一個又一個,還不是丈夫和她給填補的!

他們都這般付出了,兒媳還說她偏心,簡直是胡說八道。

再說了,分房子的時候,她可是分了三套房給兒子一家,女兒只得一套,已經是偏向兒子家了。

女兒也沒說啥,怎麼安排,人家都接受。

三套房子被她收回來,也是因為兒子不作為。

至於兒媳說的結婚改口費,他們當時根本不興這一種,聽都沒聽說過,家家戶戶都這樣。

家裡條件擺在那,她想給也給不起。


兒媳抱怨公婆偏心小姑子:我結婚那年,婆婆連兩千改口費都不給 - 天天要聞

紅利聽了又說,公婆根本沒把她當成一家人。

二十四年前,她和丈夫結婚已經存在改口費了,這是對兒媳的一種認可和尊重,其他錢可以沒有,可這改口費必須有。

她的朋友們,還有娘家姐姐,結婚都有改口費。

就算公婆沒有兩千塊錢,至少給一些,意思一下。

可是,他們依舊分文不掏。

還有,她生孩子那會,婆家人應該多承擔一些,可婆婆卻不怎麼管,還得她開口跟娘家借了幾百塊錢。

張老太太很是無奈,那個年代,大家都窮,她的錢已經用來養家了,哪裡有多餘的錢去大包大攬兒媳生孩子。

當時,她干掃地的活,一個月也就掙個二百四十塊錢。

丈夫掙得也不多。

說著說著,張老太忍不住哭了。


兒媳抱怨公婆偏心小姑子:我結婚那年,婆婆連兩千改口費都不給 - 天天要聞

調解員覺得,大家各自都各自的難處,就該多多包容與理解。

一些事,他們家得坐一塊好好說開了。

這時,老太太點頭,沒再反對。

最後,兒媳紅利也願意放下過去,與婆婆重新和好。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完)重組家庭的哥哥很討厭我 - 天天要聞

(完)重組家庭的哥哥很討厭我

轉頭給了我一個「識相就滾」的眼神,我彎彎唇,挽上唐念的手。 有我這隻高瓦燈泡在,晚餐吃得相當硌硬。 顧棠區別對待明顯,對我皮笑肉不笑,話裡有話。 對唐念,是唯恐自己做得不夠好,怠慢了她。唐念演得真好。 當晚作個不停,鬧分手,要錢要房要豪車,
這5種女孩千萬別娶!娶了准後悔,多少男人栽在這上面! - 天天要聞

這5種女孩千萬別娶!娶了准後悔,多少男人栽在這上面!

結婚從來不是兩個人的一時衝動,而是兩個家庭、兩種人生的深度綁定。選對了人,日子越過越甜;選錯了人,餘生只剩煎熬。身邊不少男人婚後唉聲嘆氣,說當初瞎了眼,細問之下才發現,很多悲劇其實早有預兆。今天就給大家提個醒,這5種女孩,哪怕再喜歡,也要多
愛而不得最是遺憾,後來我學會了沉默 - 天天要聞

愛而不得最是遺憾,後來我學會了沉默

那年他走的時候,一句話都沒說。我站在原地,以為他會回頭,結果連背影都走得乾脆利落。人這一輩子,總會遇到那麼一個人,不是不愛了,而是實在撐不下去了。愛到一半發現,你再怎麼努力,也填不滿那些空缺。很多人說時間能治癒一切。可有些傷痕,越久遠越清晰
等一個人,像等一場雨 - 天天要聞

等一個人,像等一場雨

那年夏天,天特別熱。蟬聲在樹上叫得人心煩意亂,陽光曬得柏油路都快化了。街邊的冰棍賣得飛快,老闆娘一邊擦汗一邊數錢,嘴裡還念叨著:「這鬼天氣,誰不怕中暑啊。」可我還是站在公交站台那兒,一動不動。不是不熱,是心裡有事。我在等一個人,一個已經說好
秋天的風,吹散了你我,也吹醒了回憶 - 天天要聞

秋天的風,吹散了你我,也吹醒了回憶

那天,陽光不烈,風有點涼。葉子開始泛黃,一片片打著旋兒地落下來,像是誰在無聲地告別。街上的人走得匆忙,只有我站在原地,望著遠處那條我們曾經一起走過的路。那時候,你總說喜歡秋天,因為「它不像春天那麼矯情,也不像冬天那麼冷」。我笑著回你:「那你
那一眼,真的夠愛一生嗎 - 天天要聞

那一眼,真的夠愛一生嗎

那天的風不大,陽光也不烈。她站在街角等紅綠燈,我從對面走來,視線撞上她的側臉時,腦子突然一片空白。像被什麼擊中了似的,整個人都愣住了。不是驚艷,也不是心動,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像是命運在耳邊輕輕說了句「就是她」。後來我們真的在一起了。
愛情太深,反而成了傷口,你是否也曾為一個人掏空自己 - 天天要聞

愛情太深,反而成了傷口,你是否也曾為一個人掏空自己

有時候你會突然發現那個人不再回你的消息也不再關心你過得好不好不是他變了而是你愛得太用力了用力到他自己都忘了曾經也那麼想緊緊抓住你你以為的愛情,其實只是錯覺很多人說「只要我付出夠多,他總會感動的」可現實是你越是掏心掏肺對方越覺得理所當然你以為
愛情不是等來的,是闖出來的,你敢拼一次嗎 - 天天要聞

愛情不是等來的,是闖出來的,你敢拼一次嗎

有時候你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地脫單,而你還在原地打轉。你不是不優秀,也不是沒人喜歡,可就是總覺得差那麼一點火候。你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太挑剔了?還是時機不對?其實都不是。愛情從來不是等來的,它是你主動邁出那一步之後才發生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