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父母在不遠行」這句話雖然不是用來形容遠嫁,但是其中內涵也和遠嫁一樣:父母還在世的時候,不要遠行。因為你長大的時候,父母已經老了,你每一次離家的最後一面,也有可能是這輩子的最後一面。
甘小姐的自述: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直到上了大學才有機會接觸城市人的生活,交往城市男友交往兩年之後,我們很快決定定下來,奔著結婚的目標邁進。
帶男朋友見父母的時候,母親很熱情的招待未來女婿的到來,雖然沒見過面,但是當男友說起未來婆婆的婚後要求時,母親也是全部同意下來,甚至不勝歡喜覺得未來婆婆的要求真是太簡單了。
但是當男友說出最關鍵的那一句:「我們家離這邊有四千里」的時候,母親整張臉都是黑的,顯然十分不能接受我之後要嫁到這麼遠的地方。尤其是聽說男友家裡條件不錯,是標準的城市人時,母親更加不開心了。
「你們根本都不是一個階層的人,以後如果你受了委屈想回家,你可能連一張車票都買不起。」母親勸我不要意氣用事,不經過深思熟慮給自己留條後路就匆匆遠嫁,最後一定會後悔的。
我不以為然,覺得這是母親恐嚇我的手段,目的就是為了讓我不要選擇遠嫁。
男朋友也在一旁保證以後一定會對我好的,雖然遠嫁,但是只要他在世上一天,就會一直對我好的,只要他有能力做到的就一定會為了我去做。
母親笑了笑,說:「你們現在還年輕,所以覺得兩個人在一起只要山盟海誓就行了,但是你們以後要買房買車吧,生了孩子要攢教育成本吧,這些你考慮過嗎?」
我覺得母親說的更加和遠嫁沒關係了,因為這些都是經濟上的問題,現在沒有,以後在做大做強就可以了,畢竟成果都是奮鬥出來的。
之後母親拗不過我,還是答應讓我結婚了。
因為嫁的遠,我這邊基本沒有親戚能過來,所以結婚的時候婆婆下主意砍掉了大半的結婚開支,最後辦了一個只有幾桌的宴席,雖然不夠盛大,但是我覺得能和老公在一起就沒什麼問題。
結婚後,我和老公還是保持和之前一樣的生活狀態,白天努力工作,晚上抱在一起講講今天開心的事情。因為沒有孩子,也沒有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我們的小日子過得別提有多舒暢。
但是這樣的二人世界堅持沒多久,我就發現自己懷孕了,在老公的建議下,我住到了婆婆家裡,暫時由婆婆照顧一段時間直到孩子順利生下。
之前我不明白遠嫁的壞處到底在哪,直到這一次和婆婆住在一起之後,我才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
和老公一起住的時候,因為我們兩個都是年輕人,雖然飲食方式有所不同,但是都能彼此包容,可是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之後,我的飲食口味就再也沒有被包容過。
我喜歡吃辣的,但是婆婆他們一點辣也不能沾,而且他們的習俗認為孕婦吃辣容易造成孩子流產,儘管我和老公一直解釋給他們聽,但是他們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最後幾人不歡而散了。
其實不僅是飲食方面,還有性格方面的問題,婆婆是個很強勢的人,只要在這個家裡,不論幹什麼都要先向她報備,就連廁所洗澡也要先和婆婆說好,如果到了一定時間沒出來,婆婆會試圖強行破門看你在做什麼。
懷孕的時候我有些失眠神經衰弱,晚上睡得很晚,早上聽到一點點動靜就會醒。我把這事和婆婆說了,希望她和公公每天早起的時候都能小聲點,讓我多睡一會,婆婆嘴裡答應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卻像是和我作對一樣吵得震天響。
而且即使懷孕了,但是婆婆還是以「我們那個年代都是那麼過來的」為理由,讓我一個人包攬了家裡的大小事務,一日三餐、洗衣掃地都是我一個人在忙。
我把這些事情和老公訴說,老公卻說我要求太多,既然婆婆能做到的,我也應該能做到,如果實在待不下去就自己買機票回家,讓我媽養我。
聽到這句話的這一刻,我的心都涼了半截,可是當我掏出手機想訂機票的時候,卻發現我之前工作存下來的錢早就在我懷孕期間,補貼家用用完了。
現在的我不僅是個在陌生城市裡打拚的可憐人,還是一個貧窮的孕婦,雖然我很想和媽媽打電話說我在這邊的遭遇,可是我卻擔心媽媽會因此擔遇,直到這一刻我才體會到媽媽說的不要遠嫁是什麼意思。
遠嫁本身就是一場豪賭,唯一的賭注就是自己後半生的幸福,而男方的唯一賭注不過是有沒有一個老婆而已,誰更害怕失敗,不言而喻,這也是為什麼情感消磨殆盡之後,有那麼多男人可以輕而易舉選擇離婚,而女人卻要幾次三番的考慮。
這樣的日子我忍到孩子生下來之後,我就再也忍不下去了,趁著媽媽也到婆婆家看外孫的時候,我跪在地上求媽媽把我帶走,我已經明白愛不能當飯吃了,再多的口頭承諾都比不上一張飛機票來得值錢。
媽媽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問我只是想回家還是想離婚?
我問媽媽這兩個有區別嗎?
媽媽說如果你只是想離開這裡,我可以在外面給你租個房子住,等你什麼時候想回到這裡了,隨時可以回來;但如果你是想要離婚,那就辦完離婚手續後直接回家。
前者只是因為我忍不了這些家庭矛盾,但是和丈夫還有挽回的可能;後者是我已經看明白這段婚姻是否還有繼續的可能,也就沒有再在這裡長留的必要。
我沉默了很久,最後還是讓媽媽給我先租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