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愛,藏在人格面具下:如何讀懂爸爸的沉默/發火/ 疏離

2025年06月15日12:00:11 情感 7273

今天是父親節,當我們說起「父愛如山」,眼前總會浮現那個時而沉默如冰、時而怒火如焰、時而又讓我們感到疏離的身影。你是否曾在某個瞬間困惑:小時候考了滿分試卷,爸爸只說聲 「別驕傲」 就轉身離開時,他是真的不在乎嗎?他發火時可怕的樣子,是在對我失望嗎?為什麼他看起來總是那麼忙,很少陪我聊天?

爸爸好像永遠戴著一副「面具」,沉默時像座不透風的冰山,發火時又像突然爆發的火山,還有那些難以言說的疏離感,讓我們心中的爸爸像迷一樣難以讀懂。

我們試著從榮格心理學的「人格面具」 理論,來讀懂爸爸的沉默/發火/疏離。

爸爸「人格面具」 刻著「責任」與「堅強

榮格認為,人格面具是對外界環境的一般心理反應方式,用來適應環境、獲得認可。它是一個人公開對外展示的一面。對爸爸們來說,這層面具往往刻著兩個關鍵詞:責任和堅強。

「男主外女主內」 的傳統觀念,讓爸爸們被賦予了 「家庭頂樑柱」 的角色。他們必須把賺錢養家、保護家人的責任扛在肩上。工作上的壓力和艱辛,只能自己默默扛著。就像有部電視劇中,爸爸下崗後瞞著家人跑了半年網約車,直到家人發現他深夜偷偷研究招聘網站,才知道他默默承受了多少壓力。

從小被教育「男兒有淚不輕彈」,也讓爸爸們不敢輕易流露情感,習慣把柔軟藏起來。爸爸們白天在公司是雷厲風行的領導,晚上回家要當孩子的榜樣、妻子的依靠,連崩潰都要挑沒人的深夜。

沉默/發火/疏離背後的真相

當我們把爸爸的行為放在榮格心理學視角下,或許能看到他沉默/發火/疏離背後的真相。

爸爸的沉默寡言,是他把愛鎖進了面具深處。他可能認為表達情感是脆弱的象徵,擔心一旦流露柔軟,便無法維持那份「父親該有的」堅強。他不說話,可能只是不知如何表達,或怕說錯話——沉默背後,是笨拙的、無從表達的深情,是 「愛你在心口難開」。他們不是不在乎,而是習慣用行動代替語言:你過生日時默默給你轉一個紅包,周末有空總是會親自下廚為你做喜歡吃的菜。

榮格認為,與人格面具相對應的,每個人都有陰影,它是指一個人不能接受的、令人不舒服的、不希望成為的那個部分,包括恐懼、脆弱、不被社會接受的衝動等。當這些陰影被壓抑過深,就會通過憤怒、指責等形式爆發出來。父親表面的怒火,常常是對內心無力感、焦慮或挫敗的掩飾。他可能在工作中承受巨大壓力,卻無處訴說;他可能對家庭滿懷期望,又深感力不從心。那看似指向家人的怒火,實則更多是對自身困境的無力吶喊。

爸爸的疏離,從榮格心理學視角來看,是父親內心「阿尼瑪」(男性心靈中的女性特質)未被充分發展的結果。阿尼瑪代表著連接、共情、感受的能力。由於社會文化過度壓抑了男性感性的一面,以及父親自身成長過程中,可能情感未被充分滋養,他就難以發展出與他人深層連接的能力,包括與自己的孩子。他不知如何靠近,如何建立情感紐帶,於是選擇了物理或情感上的撤退。

看見爸爸真實的模樣

想要讀懂爸爸,需要我們的主動關心和行動。

首先,學會「翻譯」 爸爸的愛。下次他說 「別玩了快去學習」,試著解讀成 「我希望你有更好的未來」;他默默為你準備晚餐,記得說聲 「謝謝爸爸」。當我們用積極的視角去理解,會發現那些彆扭的表達里,全是溫柔的愛。

創造輕鬆的互動場景也很重要。可以和爸爸一起釣魚、下棋,在自然的氛圍里打開話匣子。逢年過節和爸爸邊喝酒邊聊聊小時候的事,你會發現原來那個嚴肅的父親也充滿了幽默感。

理解爸爸的局限同樣關鍵。他也是第一次當爸爸,那些笨拙的表達、固執的觀念,都帶著時代和家庭的烙印。試著站在他的角度看問題,或許會發現:他不是不愛你,只是不知道如何愛得更好。

最後,別忘了主動表達你的愛:給他打打電話聊聊天,回家時給他一個擁抱。

爸爸的人格面具,是社會賦予的鎧甲,也是困住情感的枷鎖。當我們學會用理解和耐心去拆解這層面具,會發現面具背後,藏著溫柔的愛。下一次和爸爸相處時,不妨試著多一點傾聽、多一點包容,讓那些藏在面具後的愛,真正流動起來。

在父親節這個特別的日子,比禮物更重要的,是讀懂和理解爸爸。

爸爸的愛,藏在人格面具下:如何讀懂爸爸的沉默/發火/ 疏離 - 天天要聞

李    琴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沙盤遊戲諮詢師

大型企業hr轉型心理諮詢師5年

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兩年研修班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等各機構專業培訓1000+小時

諮詢流派:榮格派精神分析

專註陪伴女性和兒童成長

持續接受個人分析及一對一督導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的下一任永遠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遠都比前一任好 - 天天要聞

女人的下一任永遠都不如前任,男人的下一任永遠都比前一任好

「男人的下一任總比前任好,女人的下一任總不如前任」——這話像句流傳很久的情感總結,帶著點過來人的篤定,又透著說不清的模糊。它像給感情貼了張標籤,彷彿愛與不愛早有定數,可往深了想,這標籤底下裹著的,其實是不同的情感視角,而非什麼必然規律。 男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 天天要聞

97年我大學畢業,家裡張羅相親,女同學連夜上門:馬上娶我

1997年畢業季分配製突然叫停,縣城教師李建國和銀行職員王曉燕相親現場變成談判桌,女同學抱著鋪蓋半夜砸門逼婚。那年夏天的婚戀市場是場赤裸裸的生存競賽。分配文件作廢的油墨還沒幹透,相親茶桌就擺上了砝碼。銀行櫃檯制服比教師編製重三斤,三代貧農的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

一個女人敢把這三件事告訴你,是真的很愛你!也應該說:女人敢說這三件事,是把心掏給你了 感情里最珍貴的,從不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語,而是一個人敢於對你暴露軟肋的勇氣。尤其是女人,若她肯對你坦白這三件事,其實早已愛到了骨子裡。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著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裡犯嘀咕,但還是笑著應下了——畢竟老人盼著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著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聞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連體育中心主場館外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中,一名身穿藍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與前來接她的父親因信號中斷、場地不熟而「失散」。正當她無助之際,路過的攝影師李正彥夫婦主動停車相助,冒雨驅車輾轉10多分鐘,最終讓父女二人團聚。面對網友的稱讚,這對「90後」夫妻卻說:「每個大連人都會這麼做。...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 天天要聞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一場車禍毀一生:25歲女孩高位截癱,男友一家集體「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肅白女士的人生被徹底改變——男友張某某駕車時疑似分神駛入對向車道,與一輛大貨車迎面相撞。事故導致白女士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而張某某及其家人僅受輕傷。事故現場 圖片來自上觀新聞更令人心寒的是,據白女士稱張某某最初承諾「結婚+終身照料」...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 天天要聞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第一節:燃燒的甜蜜我們是被時光遺忘的火焰,兩顆拒絕融化的糖——在命運的玻璃櫃里,用甜膩的反抗,灼燒每一寸陳舊!看啊!包裝紙剝落處,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們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卻比任何新品都更燙喉!第二節:黏連的宣言你說我們像被遺棄
人活著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聞

人活著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話就問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我們現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輕時干過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大事沒有,如果說不出來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現在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活。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 天天要聞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滿心期待送出禮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裡既開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別迷茫!女生接受禮物可不只是收東西這麼簡單,背後藏著不少小心思。從這 3 個維度分析,幫你讀懂她的真實態度!一、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