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流動的愛:一個男孩和他被拯救的18年

2023年09月11日17:46:12 情感 1903

2005年的夏天,正讀高一的王浩權,帶了一位同學回家。他告訴母親林梅,這位是他的好朋友符展嘉,「同班同學,暑假來家裡住幾天。」

夫妻倆失去工作,婆婆剛剛去世,為了給患有肝癌的公公治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還欠著10萬元的外債。那間破舊的老屋,一直沒錢修繕。林梅告訴王浩權,家裡沒啥好東西招待同學。王浩權說,不要緊,有飯吃就行。

這世間流動的愛:一個男孩和他被拯救的18年 - 天天要聞

林海與符展嘉(左)、王浩權

父母早早離異的符展嘉,從小吃著親戚們的「百家飯」長大,這間破舊的老屋,給了他從未有過的,關於家的溫暖。符展嘉在這個家裡,一住就是18年。

這世間流動的愛:一個男孩和他被拯救的18年 - 天天要聞

沿著海南省定安縣定城鎮西門社區的小巷一直往西走,一棵木瓜樹的旁邊,是林梅的家,也是符展嘉的家。

18年前的第一次見面,林梅就看出了符展嘉與王浩權的不同,「王浩權性格外向,朋友很多,總是抬著頭和大家打招呼。」那時的符展嘉則是相反的模樣,「低著頭,不敢看人,一個人做著自己的事情。」

原本只是在家裡住幾天,可是一晃眼,一個月過去了。林梅想了想,告訴自己:「住就住吧,反正開學也要回家的。」

沒想到,臨近開學時,符展嘉還沒有離開的意思,林梅有些迷糊了。

這世間流動的愛:一個男孩和他被拯救的18年 - 天天要聞

林梅與王健

她問兒子王浩權:「展嘉究竟是什麼情況?」王浩權支支吾吾,小聲回答:「展嘉說這裡有家的感覺。」

接著追問幾句,王浩權的聲音更小了,「我想幫助他。」直到這時,林梅才知道符展嘉的經歷。

3歲時,符展嘉的父母離異,他與父親符芳坤在南門社區生活。然而只過了一年,符芳坤下崗,依靠維修單車為生。

順著符展嘉提供的地址,林梅看見符芳坤坐在家門口,支起一個維修攤子。修一輛單車要花去小半天時間,符芳坤弄得滿手油污,僅僅只能賺到幾角錢。

鄰居們告訴林梅,父子倆的生活不容易,「平時只捨得買些豆芽和南瓜,幾乎見不到肉,沒空照顧兒子,兒子只好到親戚家寄宿。」

親戚們已經儘力照顧,可是誰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能力有限,符展嘉僅僅只能解決溫飽。

林梅也不知道符展嘉真正的家在哪裡,只是那顆心始終狠不下來,沒法開口讓符展嘉離開。

怎麼辦?林梅問王健。王健想了很久,對她說,都是孩子,都要照顧,「大不了我們辛苦一點。」

這世間流動的愛:一個男孩和他被拯救的18年 - 天天要聞

1992年,符芳坤下崗的那一年,林梅也從定安縣五金公司下崗,家裡只剩王健有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

為了補貼家用,林梅不停地打工,當過保潔員,賣過百貨,甚至遠赴深圳,在一處工地做出納員。

在工地上,林梅兼職管理食堂。雖然餐費有限,她依然想盡辦法為大家搭配飯菜。世紀之交的深圳,很多人的目光盯著前方,林梅的眼中卻裝著他人。

然而,2002年1月,林梅的婆婆突發心臟病離世。擔心公公受打擊,林梅決定返回定安

家裡的老房子一直沒錢修繕,公公的身體越來越差。為了給公公治病,林梅和王健欠了10萬元的債務,公公卻還是在2005年去世。

林梅把符展嘉的情況告訴王映晶。王映晶相信媽媽的決定,決定把每個月的生活費降低,「我花不了那麼多錢,等我工作了,再來幫助弟弟們。」

正在讀書的三個孩子,以及10萬元的債務,成了林梅和王健肩上最重的擔子。林梅說,兩口子辛苦一點,就當多生了一個兒子。

這世間流動的愛:一個男孩和他被拯救的18年 - 天天要聞

林海與王健

每逢農忙,林梅幫人採摘聖女果,烈日炎炎,一天只能掙來30元;每年端午,林梅幫人包粽子,一片又一片粽葉把指頭都磨破了,一個粽子只能掙到7角錢。

平時,林梅托窗帘店給自己找些活兒干。長寬1.8米的窗帘,縫製一面能掙到十幾元錢,為了多縫幾面,林梅踩著縫紉機,常常一踩就是一個通宵。

王健在海口幫人看管工地,每天早出晚歸,一天收入30元。晚上回到家裡,王健把鈔票仔細撫平,一張一張交給林梅。

那時,王浩權和符展嘉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是全家每天的伙食費只有3元錢。買不起一條完整的魚,林梅只好在魚檔挑揀賣剩的魚頭和魚尾。「5毛錢一斤,再買兩塊豆腐,回家煮魚湯。」

2005年的冬天有些冷,林梅調的蘸料有點辣,一家人圍坐餐桌前,魚頭和魚尾沒什麼肉,大家依然吃得滿頭大汗。看著辣紅的嘴唇,彼此相視一笑,那個冬天轉眼就過去了。

這世間流動的愛:一個男孩和他被拯救的18年 - 天天要聞

直到2007年1月,符展嘉的媽媽蔡梅珍才回到定安,與林梅見了第一面。

那時,符展嘉剛剛結束高三的第一個學期,新學期要交一筆900元的備考資料費。蔡梅珍悄悄告訴林梅,這筆錢已經準備好了,「開學再交給展嘉,擔心他過年先花了。」

蔡梅珍提議,請林梅一家出去吃飯。林梅趕緊擺擺手,「出去吃飯太費錢,不如回家吃。」蔡梅珍沒帶什麼禮物,只拎了一箱速食麵,「平時餓了可以墊墊肚子。」

那天晚上,林梅做了一桌子飯菜。蔡梅珍坐在符展嘉的身旁,吃了第一口,眼淚一下子流下來。

「我的孩子,命太苦,媽媽沒有照顧你,現在有人關心你,媽媽很高興。」當年與符芳坤離異不久,蔡梅珍也下崗了。她打過幾份工,最終前往廣東,在一家工廠做流水線工人。

為了省錢,蔡梅珍經常加班,過年也很少回定安。然而她攢下的每一筆錢,都寄回了定安,用作符展嘉的生活費和學費。符展嘉去過她的宿舍,牆角擺滿了一箱箱速食麵。

「怎麼不買菜?」林梅問過蔡梅珍。蔡梅珍只是笑著說,買菜還得花錢,「速食麵便宜。」

見面幾天之後,蔡梅珍又來到林梅的家,二話不說,幫著打掃衛生。林梅勸了好幾次,還是搶不下蔡梅珍手裡的掃帚。

蔡梅珍的臉色偏白,總是在咳嗽,林梅放心不下,讓她一定要去醫院看看。這一次,蔡梅珍同意了。

春節前,蔡梅珍去了海口一家醫院檢查。回來之後,她輕鬆地告訴林梅,醫生說沒啥事,腸胃有些小問題,年後再去複查。

那個春節,林梅的家裡很熱鬧。蔡梅珍和林梅一起做了幾樣拿手菜,大家開開心心吃了一頓年夜飯,蔡梅珍說,好想一直這樣。

過完春節,符展嘉陪著蔡梅珍去海口複查。到了醫院,醫生才告訴她,其實是腸癌晚期,時日無多,只想讓母子倆過個好年。

這世間流動的愛:一個男孩和他被拯救的18年 - 天天要聞

林梅一家的全家福,符展嘉(後排居中)、

王映晶(後排左一)和王浩權(後排右二)在一起

醫生說,最多只能活3個月。蔡梅珍聽完,一下子站起來,「不行,我要活4個月。再過4個月,我的兒子就要高考,我不想錯過。」她知道,她註定要錯過兒子的大部分人生,她只想珍惜眼前重要的一刻。

回到定安之後,林梅去看望蔡梅珍。蔡梅珍拿出900元錢,讓她幫忙繳納符展嘉的備考資料費,「這是我當媽媽的心意。」

林梅不收,把錢推回,「這是我當姐妹的心意。」

符展嘉哭了好幾天。「媽媽走了,我怎麼辦?」「上大學,誰來交學費?」「我以後要幹什麼?」林梅的眼圈也紅了,忍著不讓眼淚流下來:「別怕,人走在前面,路就會出現。」

高考前的4個月,每一次見面,蔡梅珍都比上一次更加虛弱。林梅看得出來,蔡梅珍在忍著痛。

2007年6月7日,高考開考之前,林梅和符展嘉又去看望蔡梅珍。蔡梅珍露出笑容,鼓勵符展嘉,「加油,加油,以後要聽阿姨的話。」

符展嘉出門之後,蔡梅珍彷彿一下子卸下了所有的力氣,笑容變成愁容,虛弱地說,她可能撐不住了,「以後要辛苦你這位母親了。」

林梅讓她放心,「有我一口飯吃,就不會餓了展嘉。」蔡梅珍已經沒力氣說話,靜靜地看著林梅,眼角溢出淚花。

2007年6月9日,高考結束。第二天上午7點多,蔡梅珍走了。

這世間流動的愛:一個男孩和他被拯救的18年 - 天天要聞

失去了母親的符展嘉,高考落榜了。王浩權也沒有考好,兩人決心復讀,終於在第二年考上本科線,可是分數只夠報三本院校。

林梅告訴王健,老房子先別急著修,供兩個孩子讀三本。王浩權和符展嘉卻一起做出決定:「上專科。」

兩人報了同一所學校,進了同一個專業、同一個班,住在同一個宿舍。王映晶已經工作,負擔兩個弟弟每月的生活費。

得知符展嘉考上大學,符芳坤從上衣口袋掏出一張沾滿油污的50元鈔票,朝著林梅甩了甩,「我不上大學,也能掙到這50塊錢!」符芳坤不相信林梅真的有心照顧符展嘉,閑言碎語傳到兩個家庭,有人說林梅只會顧著自己的兒子。

林梅也不生氣,告訴符芳坤,再怎麼樣,那也是你兒子,「他姓符,兒子不會忘了爹。」事實上,林梅對符展嘉說得最多,就是讓他記得自己的父親。「以前的事情都過去了,你是兒子,你有你的義務。」

這世間流動的愛:一個男孩和他被拯救的18年 - 天天要聞

林梅與符展嘉(左)

曾經不願和父親說話的符展嘉,漸漸願意開口聊一聊;曾經很多個除夕不願回村的符展嘉,也終於站在祖屋前,和父親一起貼對聯。

過往歲月造成的裂痕,一點點被修補。符芳坤的低保申請成功了,他高興了很久,最終下定決心,留給符展嘉作為生活費。

在林梅的幫助下,符芳坤申請了廉租房,考取電工證,終於找到一份工作。逢年過節,符芳坤會來到林梅的家裡吃飯,每次喝高了,總對林梅說「謝謝」。

符展嘉記得林梅的生日,工作之後送的第一份生日禮物,是與王浩權合買的一台卡拉OK機符展嘉知道王健有胃脹痛的毛病,每當王健不舒服,符展嘉總在一旁幫忙按摩,無論過去多久,直到王健睡著。

王映晶結婚時,符展嘉和林梅一家坐在娘家席。每個人的胸口都別了一朵寫著身份的小紅花,符展嘉的那朵花上,寫著和王浩權一樣的身份——「小舅子」。

幾年後,王浩權也成家了,他向愛人介紹符展嘉時,說的是「我的兄弟」。符展嘉把林梅稱為「老媽」,把王健稱為「老爸」。

一家人終於攢夠了錢,把那間破舊的老房子翻新了。平時,王浩權在三亞工作,符展嘉在定安上班,新房子里依然有他的房間,他也把這裡看作最珍貴的家。

曾經接受愛,如今回饋愛。就像那年夏天,一位少年盡己所能,幫助另一位少年,身後的家人們,給了少年關於家的溫暖,就此改變他的一生。

而愛是流動的,在這世間翻湧,總有人傳遞,最終流入每一個尋常的人家。

林梅一家的故事讓人倍感溫暖。林梅這份沒有血緣的愛,也打動了第495期所有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獎的媒體評委。這份頒獎詞里,包含著天天正能量項目組對林梅的一份敬意:

始於人生實苦,終於人間溫情,十幾年,這個溫暖的家庭扶助了彷徨的男孩一程,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在林梅一家人身上,我們看到了屬於傳統中國人的善良、堅韌、正直與包容。


生活百般苦澀,他們始終真誠溫暖,在有限的物質中,他們秉持著良心的教誨,運用著生活的智慧,書寫出屬於普通人、屬於這座島的「人世間」。


生活奔騰向前,人與人之間的無限情義,最終引領著命運的輕舟越過萬重山。

- End -

天天正能量(zhnlali)綜合自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

圖/文 記者 賀立樊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著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著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