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遠離對方一些,是為了避免矛盾地紛爭
記得高中的時候有一個玩得特別要好的朋友,有一次,讀者不想去食堂,想讓好友為自己帶一份飯。
由於好友有其他事情要忙,所以就沒有答應讀者的要求,讀者很生氣,好友回來也沒有和她說話。
因為讀者覺得兩個人的關係那麼好,為什麼連這點小忙都不肯幫。
可同樣的事情落在關係不那麼親密的同學身上,讀者就會覺得沒什麼,畢竟對方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拒絕自己也是正常的。
人就是這樣的,把客氣、禮貌留給別人,把苛責、不滿留給自己最親近的人,且關係越親密、距離越近就越是嚴重。
我們會覺得對方就應該無條件地答應自己的任何需求,不允許對方拒絕,拒絕就是不愛,由此帶來紛爭。
可是,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哪怕是夫妻之間,也有自己想做和不想做的權利,而不是因為婚姻去束縛一個人的自由。
所以,中年夫妻之間保持距離是明智的選擇,它會讓我們回歸到最本質的禮貌上,也會讓我們學會去尊重對方。
二、遠離對方一些,是為了更快地找回自己
電視劇《卿卿日常》裡面的二少主不喜歡夫人拋頭露面,所以自結婚以來,她只管理後院,外面的事情一律不操心。
然而,二少主對她充滿了算計,不希望她懷孕,便將不利於女子有孕的藥物煮茶給夫人喝。
這麼多年以來,夫人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丈夫身上,以至於都忘了自己原本是什麼樣子,到頭來卻換來這樣一個結果。
當我們步入婚姻當中,會因為特別愛、特別在乎一個人,而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他一個人身上,從不去考慮自己需要做什麼。
由此,我們所有的事情都會以丈夫為主,每天想著丈夫喜歡吃什麼,丈夫去了哪裡,而仔細思考和自己有關的事情卻是寥寥無幾。
楊瀾說過:「最好的婚姻就是兩個人共同的努力,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提升自己,又再一次吸引著對方。」
如果我們遠離丈夫一些,就會把原本用來經營自己的時間收回來,如此,我們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到時候,我們和丈夫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也更有利於讓感情變得深厚。
三、遠離對方一些,是為了更好地拉近彼此
蔡康永說:「我不認為過於溫暖,是跟別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最佳方法,如果被溫暖兩個字綁住,就更吃力。我勸你做一個冷淡的人,學會冷漠,你才能成全溫暖。」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旦近了,矛盾就會多了。
想要得到一個人,我們只需要走近對方就可以了,想要失去一個人,我們只需要無限走近對方就可以了。
夫妻之間也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的,有的時候我們認為距離越近越好,然而,真誠和熱情一旦失去了分寸感就會成為災難。
例如我們會認為對方已經和自己足夠親密,所以在做一些事情時就會自作主張,不去和對方商量;
例如我們會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根本不去考慮對方是否願意,對方是否有心情陪我們去鬧。
除此之外,距離近了我們就會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好,可對方到底需不需要我們不知道,事實上,「我為你好」是感情當中最沉重的枷鎖。
舒適的婚姻是不會令人感覺到膠著和黏膩的,它就像中國的水墨畫一樣,有色彩,但也留有空白,給人以充足的遐想空間。這樣,夫妻之間就會避免因距離太近而引發的災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