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種角度上看,雖然歷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我們相信他一定以前也給諸葛亮出過很多非常棒的主意,他一定有很多非常高的建樹在軍事上。那為什麼到他自己去領軍打仗的時候,我們看到他表現反而可能不如他手下的王平,反而表現的好像很差,然後可能犯了一些低級的錯誤。比如他去帶著兵上山的時候,他沒有規劃好水源該怎麼辦?結果底下人家一圍,很短的時間內,上面的士兵的水就不夠喝了,仗就打不下去了,就失敗了。
為什麼這些被後人稱為紙上談兵的人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裡邊就提到一個心理學的知識,就是我們人存儲的這些知識,我們人的知識,我們人的技能,它其實存在我們大腦裡邊是有不同的形態的。
有些的知識呢,是存在我們的這種邏輯思維體系中,是以一種可以說清楚、可以回憶的,可以被意識到的這種知識的形式存儲的;但是還有很多的知識,可能我們平時也沒有意識到,然後如果我們說的時候也未必說得出來。它是以一種感受,一種被我們稱為直覺的這麼一種感受,存儲在我們潛意識中的一種知識。
知識你平常說的時候吧,可能自己也說不出來,但是有經驗的人,他存儲了這些知識的那些人,碰到相應的場合的時候,他好像就會「哎,我就感覺不對,我就感覺好像哪哪兒不對勁兒」,以這樣的一種形式來反映出來。用專業術語叫做內隱的記憶,就是內隱在我們內心中,我們不能夠把它直接說出來展現出來,但是它是存在我們記憶里的這種知識。
如果一個人啊,一個將領,他是從底層的低級軍官開始做起,或者他身經百戰,他經歷過很多很多的戰爭,那在他就會存儲很多這樣子的內隱記憶、內隱的知識,一些以感受的形式,一些以內在直覺的形式,存在人的心理底層的一些知識。所以這種人呢,上了戰場之後,他就有一種感覺,就是他腦子裡邊即使沒有發現問題,但他就會感覺不對。
而那些自己沒有上過戰場,自己沒有帶過兵,自己沒有打過仗,只是做參謀的這些人,可能他就缺少這種東西。因為他可能軍事理論很牛,可能他談起軍事學來也很牛,哈哈。但是到了實戰的戰場上,可能他會犯一些很低級的錯誤,他可能有奇蹟一般非常棒的一些這個高檔次的謀略,但是他可能會犯一些特別低級的錯誤,為什麼呢?因為他缺少那種感覺,事實上是這樣,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很多事情上也都是這樣。
所以實際的去參與一件事情,在這個裡面獲得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但是對人有用處的,那些感性知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END
關注我們
用語音讓心理成長走進生活,
讓生活有溫度。
聲音 | 朱建軍
編輯 | 內小明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