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好的修行是「賺錢」

2022年10月08日22:04:28 情感 1911

成年人的世界,總在談錢。

不管是養家糊口,睜開眼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是聯絡感情,說得最多的就是「到哪裡發財」。只有涉及賺錢、花錢、存錢,才能讓人「眼前一亮」。

年少時,覺得凡事只要和錢扯上關係,就是純純的「銅臭味」,是庸俗不堪的,從而不屑一顧。

人到中年,卻早已經看透,再好的關係,再深的情感,脫離的金錢的支撐,無異於「水中月,鏡中花」。

所以,好好賺錢,成為中年人最緊要的修行。

人到中年,最好的修行是「賺錢」 - 天天要聞

01

賺錢,是中年人的義不容辭。

小時候學過宋朝詩人范成大的一首《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意思是說大人白天去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但也在那桑樹蔭下學著種瓜。

那時,只讀出了其中的恬靜美好,等到自己為人父母,才深知,看似和樂的背後,是 無可言說的壓力。

人到中年,賺錢幾乎成為了唯一重要的事情。

不管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想要穩穩地熬下去,還是自謀出路,想要吃飽了上頓不愁下頓,每個人的腳下似乎都有一個「風火輪」,不管不顧地拉著自己往前走。

從前不屑一顧的活,現在,也成為了謀生的出路。只要有錢賺,苦活、累活、臟活又何妨呢?

看過一則消息,一個中年男人,在菜市場里,靠著幫人背豬肉維持生計。100多斤的他,低頭彎腰,蹲下,將一整頭有400多斤的豬肉,從貨車上,背入市場的豬肉攤位里,80多米的距離,就是他謀生的路徑。

將近二十年來,他每天工作兩個多小時,來回二十多趟,脊背和腿都已經變了形,起初做這一行的二十多個人,也只剩下他一個人。

苦嘛?當然苦!可是,他堅持下來的理由很簡單:「不然我還能幹嘛呢?孩子是最大的動力,他們聽話懂事,再過幾年就好了。」

這樣的心聲,何嘗不是你我呢?肩上的擔子,在外人看來,實在太重了。但我們已經忽略了擔子有多重,因為,比這更重的,是養家糊口的責任,是贍養老人撫育孩子的義務。

人到中年,最好的修行是「賺錢」 - 天天要聞

02

賺錢,是中年人的自我救贖。

人到中年,要操心的事情就多了起來。

父母漸漸老去,身體說病就病。拿什麼來幫助他們,有人說,是日夜守護在病床兩側,隨喊隨到。

可如果連醫藥費都支付不起,這樣的「伺候」只會讓人愈加心慌意亂,那種深深的無助感,甚至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孩子漸漸長大,不再聽從父母的意願。拿什麼來為他們「護航」呢?自己做出榜樣,身體力行地搞好學習、做好工作當然是沒錯的。

但如果日子總是過得捉襟見肘,又該拿什麼為孩子鋪路呢?

更難以預料的是,如果孩子的成長與自己的設想出現了極大的偏差,又該如何收拾殘局呢?

所以,好好賺錢,其實,並不是為了父母、孩子。而是為了自己,始終都能問心無愧,始終都能讓自己獲得一份寧靜。

普通人賺錢,賺的都是辛苦錢,一個人的認知有限,只能耗盡了體力和心力。

在日復一日的煎熬中,看著勞動換來了收穫,哪怕是微薄的收入,也會漸漸夯築起一道厚厚的基石,讓自己不再慌張,不再手足無措。

只要我們從未停止過努力,從未懈怠過工作,從未放棄過學習,那麼,賺來的錢財,無論多少,都會以數倍於財富的力量,支撐著我們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那些吃過的苦,那些堅持、那些隱忍,都成就了我們,不再脆弱,不再迷茫。

人到中年,最好的修行是「賺錢」 - 天天要聞

03

賺錢,是中年人最要緊的修行。

對於中年人來說,每天最輕鬆愜意的時光,莫過一個人獨處一會:或是洗個熱水澡,在花灑下,享受一天的疲憊被沖走的喜悅;或是躺在沙發上,不被打擾地玩一下手機;或是抵擋住誘惑,靜靜地看會書。

這些看起來很容易實現的願望,往往都無法實現。

但凡有一小段時間真的屬於自己,要麼是讓自己盡情吃喝,要麼是讓自己沉溺在玩手機、玩遊戲中不能自拔。

等到時間過去,非但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反倒更累,還增添了幾分「負罪感」。

身體和心理的雙重「紊亂」,只會打亂好不容易得來的「平衡」。

而賺錢,在乎的是一朝一夕的 堅持,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運氣。

當一個中年人開始好好賺錢,他會忍不住改掉自己的壞脾氣,因為「和氣生財」;他會讓自己變得高度自律,因為「時間就是金錢」;他會在意鍛煉身體,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從最初的不適應,到後來的成為習慣,賺錢的過程,也就是自我修行的過程;賺到的不僅是錢,還有為人處世的豁達與從容。

人到中年,最好的修行是「賺錢」 - 天天要聞

04

結束語:

人到中年,好好賺錢吧。

別矯情,別哭泣,別等待,唯有行動起來,讓時光被賺錢的大小事填滿,你才會發現,原來自己還可以有那麼多可能,有那麼多創造力。

加油吧,致敬每一個正在好好賺錢的你。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路。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過六十才明白,父母和子女是一場輪迴 - 天天要聞

人過六十才明白,父母和子女是一場輪迴

「時間是最偉大的作者,它會給每個人寫下完美的結局或答案。」年少時,總覺得來日方長,世界遼闊無垠,父母不過是身後的港灣,溫暖,卻也帶著幾分理所當然的束縛。
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 天天要聞

我倆是再婚我有社保領他沒有,他讓我每月給500,我:找你兒子給

晚年的選擇"王培安,你憑什麼每月要我給你五百塊生活費?"我放下那個帶著缺口的搪瓷缸,茶水濺在了褪色的塑料桌布上。我直視他那雙渾濁的眼睛,"有本事找你兒子去要!"我叫李秀芹,今年六十三歲,是七○年代參加工作的老職工,在國營紡織廠幹了整整三十年
(完)高考志願被改,繼母被我打得雙頰紅腫 - 天天要聞

(完)高考志願被改,繼母被我打得雙頰紅腫

放在膝蓋上的手緊握成拳,上輩子臨死之前的怨恨和不甘將我牢牢地鎖住。「你記得就好,快點和你媽她們道個歉,這件事情就算過去了。」「憑什麼?」「什麼?」我爸愣了愣,我抬起頭看著他,第一次覺得我的腦子如此地清晰而理智。
她退休工資4500,2個兒媳輪流照顧她,她每年給2個兒媳20000 - 天天要聞

她退休工資4500,2個兒媳輪流照顧她,她每年給2個兒媳20000

歲月饋贈"婆婆,您這是何必呢?"大兒媳韓桂芝捧著紅包,眼裡泛著淚光。我擺擺手,笑道:"拿著吧,這是我的心意。""可是——"她欲言又止。我固執地將紅包塞進她手裡,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我叫李淑賢,今年七十有三,在北方這座城市的紅旗紡織廠做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