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陪嫁的房,憑啥給小叔子」丈夫:我爸媽不容易,我得盡孝

2022年09月29日12:50:33 情感 1000

「我父母陪嫁的房,憑啥給小叔子」丈夫:我爸媽不容易,我得盡孝 - 天天要聞

01

愛情很美好,婚姻很現實。哪怕曾經兩個人愛得死去活來,一旦結婚後,也不得不放下那麼多風花雪月,接受平靜而平淡的生活。

結婚,從來就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女人不怕男人窮,就怕男人愚孝到不自知。

徐敏沒結婚之前,就想過要和老公患難與共,不嫌棄婆家貧寒。可直到她結婚之後,隨著公婆不請自來,又隨著老公要求她把陪嫁房送給小叔子結婚,徐敏才發現自己所嫁非人。

「我父母陪嫁的房,憑啥給小叔子」丈夫:我爸媽不容易,我得盡孝 - 天天要聞

02

徐敏和老公是在大學裡認識的,彼此一見鍾情,再見傾心,三見就私定終身了。別人畢業後,分道揚鑣,而他們畢業後,不但沒有分手,反而又去到了同一個城市工作。

在談了5年戀愛後,在父母的催促下,徐敏不得不和老公開始談婚論嫁。只是父母對老公的家境一直很不滿,對方是名副其實的鳳凰男,靠著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可卻未能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他父母只是普通的打工一族,還有個早就工作的弟弟。

父母雖然是一片好心,但徐敏依舊不捨得這5年的感情,對父母軟磨硬泡,父母這才妥協了。結婚時,婆家果真拿不出婚房首付,就連彩禮也只是象徵性給了一萬一,說是萬里挑一。

父母對她怒其不爭,卻又不敢棒打鴛鴦,只好給女兒提前購置了一套房子,讓她陪嫁到婆家。而也正因為這套陪嫁房,徐敏的婚姻,才慢慢走向了崩塌。

「我父母陪嫁的房,憑啥給小叔子」丈夫:我爸媽不容易,我得盡孝 - 天天要聞

03

有了父母的助力,再加上夫妻倆工資也還不錯,每月只需還房貸,日子倒也過得很安穩。直到他們結婚半年後,公婆不請自來,說想來城裡散散心休養下身體。

公婆都到了家門口,善良的徐敏也不可能再把人往外趕。而她這麼一心軟,也為以後埋下了隱患。公婆剛來一個月,彼此客客氣氣的,倒也相安無事。

直到婆婆擅自做主,先斬後奏把小叔子也喊來一起住,而小叔子也絲毫不客氣,把自己的女朋友也帶來同住。看著婆家人齊聚自己的房子,徐敏懊惱不已,她和老公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間。

徐敏這邊忍得辛苦,而婆婆的抱怨也隨之而來。小叔子和女朋友住進來3個月,女方就懷孕了。婆婆樂得合不攏嘴,趕緊張羅婚事,要雙喜臨門。

「我父母陪嫁的房,憑啥給小叔子」丈夫:我爸媽不容易,我得盡孝 - 天天要聞

04

可女方哪怕懷上了孩子,也絲毫沒有降低自己的要求,必須要有婚房,否則孩子打掉,婚不結了。婆婆一聽就急壞了,連忙哀求大兒子幫忙想辦法,要不就把大兒媳的陪嫁房先送給小叔子結婚?等他們結完婚再做打算。

婆婆跟老公商量這些事情的時候,全都是背著徐敏的。等他們都確定了,老公就跟徐敏提要求:我弟弟馬上要結婚了,雙喜臨門,可我爸媽為了他的婚房都愁白了頭髮,要不你的陪嫁房先讓給我弟弟結婚,咱倆先搬回你娘家住,反正你爸媽名下還有一套房子閑置著。

老公這麼一說,徐敏頓時就來火了:「我父母陪嫁的房子,憑啥要給小叔子?你們是給首付了,還是給幾十萬彩禮了?」

老公連忙按住她,不讓她到處嚷嚷,還跟她解釋:我爸媽不容易,我得盡孝。而把你的陪嫁房讓出來給我弟弟結婚,就是對我父母的回報。

徐敏覺得可笑至極,她不會攔著老公盡孝,可讓她倒貼自己的陪嫁房去幫老公盡孝,門都沒有。徐敏沒理會老公的懇求,直接把婆家人全都掃地出門。

一個沒有邊界感和分寸感的婆家,不值得她犧牲父母的利益去盡孝。

今日話題:

你支持徐敏把婆家人全都掃地出門嗎?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只在這幾種時候聯繫你,別傻了,她沒把你放心上 - 天天要聞

女人只在這幾種時候聯繫你,別傻了,她沒把你放心上

愛情從來不是「有空才想你」,而是「無時無刻放不下你」。男人常常會誤以為,只要女人肯聯繫你、肯找你,就是心裡還有你。但現實是,有些女人只是把你當成「能用」的人,而不是「重要的人」。她不是心裡有你,而是習慣了在某些時刻,想起你這個「外人」。
在親密關係中,若對方沉默不語,不妨嘗試這幾種做法 - 天天要聞

在親密關係中,若對方沉默不語,不妨嘗試這幾種做法

親密關係里,偶爾會碰到對方沉默不語的情形。這種無聲帶來的困惑,時常在心頭縈繞。有些人面對沉默,完全不知所措,只能任由關係漸漸冷卻;而有些人卻能夠巧妙化解,讓關係持續升溫。學會應對親密關係中的沉默,是經營感情的關鍵所在。古人云:「事在人為。
會說話的人,往往會用這3個方式提升溝通質量 - 天天要聞

會說話的人,往往會用這3個方式提升溝通質量

在人際交流里,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渾身不自在,交流體驗差。而有些人張嘴,就能營造出融洽氛圍,交流順暢又愉悅。掌握好的說話方式,是提升溝通質量的關鍵。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方式,對溝通成效影響極大。會說話的人,往往會
「女兒是來報恩的!」杭州網約車上的這一幕火了!父親自豪回應 - 天天要聞

「女兒是來報恩的!」杭州網約車上的這一幕火了!父親自豪回應

5月8日,我們在網上發布的一條短視頻火了。不少網友點贊,「孩子真是小天使」「小孩姐太懂事了」,我們也找到了這位網約車司機。司機名叫徐波,富陽人,開網約車3年多。他的車後排掛著18串精美的手串,車上貼著「5元一串,8元兩串」。徐波說,他時不時會帶新的手串來車上補貨,幾乎每位乘客都會對它們感到好奇。徐波:「有...
毛選:建議停止餵養任何人 - 天天要聞

毛選:建議停止餵養任何人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這句話放在今天,或許可以換個角度理解:「誰是消耗我們的人?誰是滋養我們的人?這個問題是生活的首要問題。」很多人以為付出是美德,卻忘了,無底線的餵養只會讓索取者更貪婪,讓被餵養者更
大老闆酒後告訴兒子的生存之道,難怪虎父無犬子 - 天天要聞

大老闆酒後告訴兒子的生存之道,難怪虎父無犬子

1、勤勞致富的觀點是錯誤的。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富在術數,不在勞身,利在局勢,不在力耕。」記住,財富是對認知的獎勵,而不是勤奮的補償。勤勞只能養家糊口,最多就是達到小康。僅靠勤勞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富人。2、要發財,就不要去打工。而是寧願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