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有次我問他 你想不想長高 他說 不想 我問為什麼 他說 我長高了 爸爸就要死了 ,我很敬佩你,我當時都沒有你想得多,爸爸對不起有一次我們一家子開車出去,大半夜的迷路了,路特荒涼而且一盞路燈都沒有,我爸有點著急,我媽倒特鎮定,還好最後找著路回家了後來我媽跟我說,那天晚上她一點都不擔心,因為我們三個在一塊兒呢,有什麼好擔心的。
我們都在一起、還怕什麼。只要一起,畢業後出來我第一次離開家。有一次好久沒往家打電話,後來是我媽給我打過來的。她說你爸昨天晚上做夢了,半夜把我推醒了跟我說了句,我夢見閨女說想吃肯德基了,我當時就眼眶就濕了,後來想起來就心,無論長多大,在爸媽心裡還是小孩子,有一回放假回家,在樓下拐彎的地方聽到我媽和鄰居買完菜聊天兒,我沒著急走過去,也不急,就讓她倆聊著,
我等她們聊完再過去,鄰居問我媽:你現在都內退了,天天在家裡幹嘛啊,我媽說:坐在家裡想女兒,然後我就不行了,小時候爸喜歡叫我和他一起買菜,遇到賣水果什麼的我就直接要。他喜歡買吃的給我,他總是把小手指給我牽著。有一次回家,他讓我跟他去買菜,我走在他後面,看到他的小手指翹著,一如我小時候牽著的樣子,我真的忍不住了,算一算,這輩子我們還能見爸媽幾次?小時候放了學,肚子餓得慌,急匆匆往家裡趕,在城市燈火深處,我深知媽媽一定做好一桌熱騰騰的美味飯菜等我。
這時,我每天能見到爸媽;高三時候,開始住校學習,為著高考課業繁重,一周回家一次。這時,我每周日才能見到爸媽;上大學,我拉著行李箱去了省會城市,回家變成半年2次。這時,我每年能見爸媽4次。 現在工作了,在更加遙遠的地方,抬頭看著日落的方向,回家只是一種極為誘人的奢望,一年能回家兩次已是不易,一般只能回家一次。這時,我每年能見媽媽一次。
算算,媽媽現在五十多歲,假若她能活到一百歲,我們保證一年回去1次,還能見幾回面?倘若有事耽擱,兩年或者更長時間才回去一次, 我算了算,我只能見我媽媽不足四十次了。一次一天來算的話,我只有1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呆在媽媽身邊撫著她因為生育我而失去光澤的皮膚,喊一聲媽媽;但不再有一點時間吃著爸爸做的飯菜,聽他嚴厲又溫暖的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