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棟超:孤獨,是塵世的什麼?

2021年09月09日18:58:05 情感 1587

孤獨,是塵世的什麼?

作者:石頭也

郭棟超:孤獨,是塵世的什麼? - 天天要聞

不知那位哲人說過,不會享受或不曾孤獨過不是真正的自己。

一個十九歲教書,二十一歲後的你,又從事公務。真的熱鬧過。

細思,你一農家兒子,後被人曰,公僕。可退休了你才後悔著,在位時,沒有為鄉親辦過多少事,也沒有辦好過多少事。幾十年了,你拿著工資,工資,是你勞務所得。實際上那就是鄉親們在養著你,他們才是你的衣食父母。

是的,你立過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在公務員隊伍,有此殊榮的不多。你是把授獎勵的錢,為服務政府大樓的清潔工,門衛,為你們機關做飯的廚師,每個人都買了件衣服等物品。這是大愛嗎?不是。大愛,是把你手中的權力,用好,縣泰平鄉親安,才是真愛。把你十三歲走了百十里路,賣盆換糧的村裡,在那尚有飢餓的年代,給你饃吃的大嬸,(幾個饅也許就是她或者是她兒子的口糧)富足而體面的活著,才是大愛。老人家,並不認識你呀,她也不會知道你後來到她縣當了縣長。你是當縣長後去村上找過她,你沒有找到。她早幾年已經仙逝了呀!你是每當思及此事,特別是當你離開那個縣時,為此淚流滿面。這是每個有良知的後生,應該有的淚。權,乃國之重器,不可輕易授人。可畢竟授於了你,你用好了嗎?

退休了,你仍有退休金。你卻感覺孤獨。

孤獨,是什麼?

是不是自戀,我不知。

柳宗元,乃大族之後。年少即為朝臣,雖思變革,是為朝為民,可也確實有點年少輕狂。及至同僚王叔文三十三歲被殺,也是不能審世度世,特別是在大政上慎思而行。他們雖有變革之志,唐朝江山也確實需要變革,可卻不能拿捏得當,眾多人遭貶,王叔文死,我惜之又怨之。

嘆,貶後幾多年朝堂招之,前度劉郎又放狂言,故再貶之。長安呀長安,我該說什麼好呢?

贊,幾個雖當了司馬的人,遭殃,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是真的遠。後,幾人又以詩文唱和,雖互有所怨,而因志之所初,親情持之。

喜,柳宗元因終生不得回長安,卻有巜捕蛇者說》等真文傳世。

只所以文能感人,是最終與底層的,當地的百姓真真切切的融合在了一起。

孤獨是自我的高高在上,亦或是自我的心志,我沒有答案。

柳氏四次以信求人,終不得重歸朝堂,孤獨也許是必須的,自然的。可你能從民間悟出黔驢技窮,是在說驢,又何償不是言做人為官之道。驢如不顯擺自己,一直威嚴的立著,誰知它技僅僅如此。能有此大悟,宗元老前輩,不必再言孤獨。

今晚,我在白洋淀,獨自一人。聽水望葦。

我不孤獨。也不應該孤獨。

本來該是結尾了,卻聽到了雷聲。

電閃,是真的。我不是因文而添之。

天上確實有雷鳴!

郭棟超:孤獨,是塵世的什麼? - 天天要聞

【作家簡介】郭棟超,畢業於河南大學中文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詩歌學會理事,中國鄉土詩人協會常務理事。已出版詩集《高原 草原 平原》《盛宴》《在這紛擾的塵世該怎樣愛你》《少年帶著雷聲遠行》(合著);榮獲第一、二屆《奔流》文學獎(詩歌類),中國詩歌萬里行優秀詩人獎,第二屆海燕詩歌獎,中國詩歌春晚:中國詩歌十年成就獎,2019年「禮讚祖國•詩韻鄉村」全國鄉村詩歌徵集優秀作品獎,第二屆河洛桂冠詩人獎,首屆中國第三極頂峰詩歌獎。詩和詩評散見《中國作家》《詩潮》《詩林》《詩選刊》《時代報告.奔流》《莽原》《星星》《綠風》《海燕》《詩歌月刊》《中國詩人》《作家報》《詩歌地理》《天津詩人》《上海詩人》《河南詩人》《四川詩歌》《歲月》《海外文摘》《詩刊》等刊物以及網路媒體。

郭棟超:孤獨,是塵世的什麼? - 天天要聞

責任編輯:趙俊卿 李全營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孫子愛吃竹筍,85歲爺爺奶奶清晨進山去挖,當事人:不只是筍,是沉甸甸的愛 - 天天要聞

孫子愛吃竹筍,85歲爺爺奶奶清晨進山去挖,當事人:不只是筍,是沉甸甸的愛

近日,江西贛州的易先生在網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易先生85歲的爺爺奶奶一大早六點就上山挖竹筍,只因為易先生喜歡吃竹筍。4月10日,瀟湘晨報記者與易先生取得聯繫,「我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我爺爺奶奶是很細節的人,每次看到我愛吃什麼菜,他們下一秒就會去做很多很多。」易先生透露,他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
又見干涉商戶招牌:「無為的手」能否少折騰 - 天天要聞

又見干涉商戶招牌:「無為的手」能否少折騰

言詠/文 河北廊坊三河市的蜜雪冰城,最近不得不更換門楣招牌,把其標誌性的紅底白字牌匾換成綠色底的。此舉緣於三河市的要求——禁止商戶廣告牌匾使用紅藍黑三色。三河市一家經營殯葬用品的商鋪,也被要求把藍色招牌換下來。當地城管部門解釋稱,這是依據三河市政府城市規劃的要求,相關文件還沒出台,但整改「先行一步」。...
人品差的人,開口閉口就是這些話,希望你沒說過! - 天天要聞

人品差的人,開口閉口就是這些話,希望你沒說過!

人品,乃是一個人立足於世間的基石。若是一個人缺乏良好的品德,即便其他方面再出色,也難以深交。因為你無法預知,他何時會突然對你圖謀不軌,而你卻防不勝防。畢竟,這類人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無所不為。他們的心中唯有自己的利益,犧牲他人也在所不惜。
《真愛遺事:中國現代愛情觀的形成》|每日一書 - 天天要聞

《真愛遺事:中國現代愛情觀的形成》|每日一書

《真愛遺事:中國現代愛情觀的形成》,[英] 潘翎 著,宋菁 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5年3月。推薦理由:1969年,張愛玲在致友人的信中說:「我們中國人至今不大戀愛,連愛情小說也往往不是講談戀愛。」從今人的視角看,這話或許偏頗,但揭示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愛」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質疑孔...
以為全世界都在針對你?1個心理陷阱正在偷走你的冷靜 - 天天要聞

以為全世界都在針對你?1個心理陷阱正在偷走你的冷靜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被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絆住腳步,氣得直跺腳。可你知道嗎?讓自己快速冷靜下來有個特別重要的訣竅。哪怕處在特別棘手的狀況里,也要能分清別人實際做了什麼,和他們本來想做什麼。這看似簡單的區別,裡頭可有大學問。 在法律中,這種區別體
我離婚後才明白,女人最親的人並不是老公和孩子,而是這個人 - 天天要聞

我離婚後才明白,女人最親的人並不是老公和孩子,而是這個人

在人生的旅途中,許多寶貴的真理唯有在遭受挫折、歷經磨難之後方能領略。無論旁人如何苦口婆心,若非親身經歷,那些忠告往往難以入耳。正如此,某些彎路,唯有親自踏上,方知其險峻。我的摯友楊佳便曾如此感慨:「離婚前,無數人勸我不要辭職,不要成為家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