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年看《歡樂頌》的時候,身邊不少人都為樊勝美感到不值,同時也對擁有這樣一雙父母而感到憤怒不已。可是,樊勝美不夠果敢,縱容父母和哥嫂,儼然也不夠愛自己。
01
電視劇《歡樂頌》早已迎來了它的大結局,但人們對它的討論卻從未停止,劇中那個一直被當作家庭「提款機」、「問題解決器」的女孩樊勝美,是眾人討論的焦點。
她很優秀,很懂事,可父母關心的,永遠是她那個不爭氣的哥哥,只有家裡遇到困難,她的父母才會想起她來。
樊勝美的角色之所以能引起這麼多的關注,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太多太多和她一樣的女孩,她們被要求對家庭無私奉獻,卻從未被關愛。
藝術來源於生活,可生活有時候比戲劇更荒誕。
前些日子新聞爆出,一女孩意外身亡,父母第一時間找到其生前的工作單位,要求賠償41萬供其弟弟作為買房的首付,女孩的母親更是叫嚷道:「一條人命才值六萬嗎?」
在他們眼裡,女兒的命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
隨著事件的深挖,人們發現,女孩早已被其父母壓榨得喘不過氣,甚至兩度自殺。
父母以及親弟弟,打著親情的旗號不斷向這個女孩索取金錢,宛如一群吸血鬼。如今女兒死了,他們還要賺她的身後錢。
02
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但面對壓榨的時候,卻可以選擇不妥協。
沒有父母疼,那就自己多疼愛自己一點。
家裡需要幫忙的時候還是應該幫忙,但前提是「合理」。
例如弟弟成年了卻不去工作,讓姐姐給生活費。那對不起:沒有!
樊勝美在劇中有一段令人心酸的台詞:我31歲了沒有一分錢存款,哥哥結婚的房子首付是我出,還貸也是我,就連生孩子的錢都是我出的。
遇到這種無理的要求就要勇敢說:不!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不該為誰而活,更不該淪為家裡男孩的附屬品,滿足他們的一切需求,讓自己卑微地活著。
如果親情不可靠,那就靠自己。
除了親人,還有愛人,還有朋友,還有事業,還有理想……世界那麼大,在一個角落栽了跟頭,那就去往更廣闊的天地,何必在一個死胡同里打轉。
除了分散注意力,不讓自己沉浸在父母的偏心裡,打破家庭的枷鎖,還要讓自己變得堅強起來。
去旅行吧,看看這世界,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過得苦,眼界開闊了,你就會發現自己正在經歷的坎也並不是什麼邁不過的深淵。
多讀書,尋求內心的寧靜,與自己達成和解。
多運動,揮灑汗水,強身健體,肉體的堅強亦能帶來內心的堅強。
等你站到一定的高度,再俯下身去看過往,往事就是過往雲煙,不值一提。
03
郭蓉以前也是個「扶弟魔」。
弟弟要出國留學了,她就鉚足全力工作,下了班還去當家教掙外快。
弟弟要找工作了,她便托關係四處給弟弟張羅面試的機會。
弟弟談女朋友了,她就拿出畢生積蓄,四處湊錢給弟弟買房子,自己一家三口卻還擠在不足五十方的出租屋。為此還和老公大吵一架,一度鬧到離婚的地步。
而父母弟弟沒有關心她的婚姻問題,只一個勁地催她趕緊把錢匯過來。
直到這時,郭蓉才恍然大悟。她很乾脆地將錢給自己買了房,一家三口歡歡喜喜搬進了新屋。
父母打電話過來責罵的時候,郭蓉回了句:「沒錢買房也可以結婚,先租著,等以後攢夠了錢再買。」
「你太自私了,只想著自己。」母親在電話那頭指責道。
「是的,我從前就是太無私了,才讓自己活得這麼累,如今我也該為自己打算。」郭蓉反駁。
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以後,郭蓉感覺舒服多了,也輕鬆多了,她徹底想明白,如果怎麼做也不會得到父母的讚賞疼愛,那就自己愛自己。
如今不再給弟弟匯錢,手頭也輕鬆多了,可以給孩子多買兩件漂亮的衣服,也買到了自己一直不捨得買的包包,周末一家人到外面的餐廳吃吃飯,生活比從前過得瀟洒快樂多了。
何必讓自己一直被壓榨致死,生育之恩不是這樣報答的。先要讓自己過得好,才能有餘力去幫助家人。
04
誰不想做父母的掌上明珠,誰不想有人疼,做個小公主,但不是所有的女孩都這麼幸運。
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也沒有辦法,重男輕女是父母的不對,但死磕不放,非要和哥哥弟弟一較高低那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沒有辦法改變父母腐朽的思想,那就改變自己。
不與父母計較,不淪為扶弟魔,過屬於自己的人生。
人生在世有太多無可奈何的事情,但幸運的是,我們還有許多可以選擇的地方。
世界這麼大,願每個原生家庭不幸的姑娘,都能走出自己的心魔,走出名為親情的枷鎖,成為更好的自己。
End。
話題討論:你身邊有現實版的「樊勝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