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以才興,才以城長。5月以來,「海右人才駐濟高校行」攜人才故事、政策禮包、名企優崗,走進駐濟高校菁菁校園,用一腔真誠叩響青春心門,以滿城機遇靜候追夢腳步,開啟了一場城市與人才雙向奔赴的美好篇章,奏響了城市與人才深度共鳴的奮進強音。
活動中,來自科技研發、創新創業、文化藝術、鄉村振興、基層一線等不同領域的人才代表先後走進山東大學、山東財經大學、濟南大學、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駐濟高校,與數千名師生面對面交流,向青年學子發出「選擇濟南 共贏未來」的真摯邀約,傳遞「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的滿滿誠意,展現「天下泉城、人來無憂」的美好願景,激發「我在濟南剛剛好」的情感認同。
一次政策與夢想的鏈接
人才政策是一座城市最好的邀請函。求賢若渴的濟南,深諳高校青年人才是城市發展的寶貴財富,創新形式把人才政策送進高校、送到學子身邊,將人才政策的「高含金量」變為城市發展的「生產力」、強引擎。
政策好看好記,宣介方式耳目一新。「碩博士分別可享受10萬元、15萬元購房補貼一次發放;認定abcde五類人才,分別給予全方位服務支持保障……」宣講會上,現場播放的青年人才政策動畫宣傳片,充分融入濟南文化地標場景,以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吉祥物濟小創視角,生動詳細解讀安居、創業、就業、生活等政策禮包,既鮮活立體又形象直觀。「原來濟南的人才政策這麼硬核!」活動現場,學生們一邊翻看濟南人才政策「雙30條」(2025版)微詞典、一邊感慨濟南人才政策「無微不至」,「特別是《走向世界》『海右人才』專刊內容翔實、豐富多彩,讓我們解鎖了發展動能強勁、愛才誠意拉滿的濟南,對今後留濟發展充滿無限期待。」
政策務實給力,助力人才逐夢圓夢。「地瓜女王」劉朝麗創業伊始因濟南各項政策和資金支持,實現用科技重塑傳統農業的奮鬥故事;山東北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肖島得益於濟南「雪中送炭」的創業政策,用12年時間把一家「草根」公司發展成為估值2億的省級瞪羚企業的築夢故事;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90後」科學家吳小虎,受益濟南各類人才支持政策,心無旁騖投身科研一線的青春故事……來自各行業領域的優秀人才代表「現身說法」,講述濟南優厚的人才政策、包容的城市環境和拳拳的愛才盛情。在這裡,政策不僅僅是紙面的條款,更是攀登時鋪就的路、前行時點亮的燈,點燃奮鬥激情,成就人生夢想。
政策出新暖心,愛才敬才可感可及。無論是聚焦「人才政策在國內同類城市中始終保持比較優勢」這一定位,每年動態優化、更新發布人才政策「雙30條」;還是堅持「破四唯」導向,創新出檯面向新就業形態、哲社文體、網路安全、知識產權、技術轉移等細分領域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辦法;抑或是精準回應特定領域人才需求,出台高技能人才、數字經濟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銀齡人才、種業人才等「小切口」專項人才政策……濟南人才政策不斷上新的背後,既體現了「人才政策只有升級版,沒有最終版」、「人才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求新求實理念,更蘊含了濟南「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愛才惜才生態。正如參加本次活動的部分高校就業負責人所言,「濟南發展越來越好,人才政策越來越給力,學生們越來越喜歡濟南、期待留在濟南,與濟南一起共赴星辰大海。」
一段城市與人才的共情
一座城市和人才之間的最好關係,是共同的成長、相互的成就和情感的共鳴。這種共鳴不僅是完備的生活待遇,更是讓每位追夢人都能在這裡找到歸屬的溫度,獲取成長的養分,邂逅更好的自己。
這裡沃土厚植,讓耕耘者出彩。每一個默默耕耘的人,都是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光,成就了自己,溫暖著別人,也塑造著這座城市。共青團十九大代表、濟南長清區青益志願服務中心主任張金鈴,向同學們動情講述畢業後紮根長清黃河灘區,澆灌留守兒童希望之花的溫暖故事;「小巷總理」王妙甜俯首社區17年,斷的是家長里短,連的是人心真情,小舞台綻放大能量,傳遞著在濟南「幹事有平台、發展有空間、生活有品質、內心有歸屬」的暖心溫度;濟南廣播電視台天下泉城客戶端總監朱永寧動情地向現場師生分享了他「用堅守衝鋒在新聞一線,用創新開拓新媒體平台」的奮進印記……一座城市的奮鬥畫卷,離不開各行各業優秀人才的勤勉不懈。在這座暖心的城市裡,每一捧熱土都能孕育無限可能,每一分耕耘都能收穫歲月芳華,每一份熾熱都散發著無盡光芒。
這裡東風勁涌,讓創業者奮楫。「好風憑藉力」,在這座活力的城市裡,每一次展翅都能遇見托舉的東風,每一份堅持都將收穫整座城市的喝彩。因第一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與濟南結緣的項目負責人梁文星,在「小睿智洗」項目落地受阻時,經各級部門積極協調,有效解決設備落地選址、投融資等難題,項目平穩度過初創期後得以在濟南大街小巷落地,正是濟南的誠意和支持讓他在創業路上幾經沉浮卻始終堅守初心;還有辭去公務員、選擇在濟南創業,因濟南市創業啟動資金及稅收優惠、場地補貼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而迎來「破曉之光」的彭震……濟南永遠會守護每一位創業者的夢想,讓所有的拼搏、奮鬥綻放不一樣的光芒。
這裡泉水潤澤,讓奮鬥者心安。汩汩躍動的泉水孕育了濟南溫潤包容的開放氣質,滋潤著濟南活力涌動的發展脈搏,對每個奮鬥者來說,這裡不僅是事業騰飛的平台,更是靈魂棲息的港灣。從小就與濟南結緣,大學畢業後毫不猶豫留在濟南,紮根新聞一線二十六載的濟南日報文化新聞工作者李雪萌,在宣講中動情地說道,濟南是一座只要你來過,就必然會難以忘記的城市,是一座「一見鍾情、再見生愛、三見終生」的城市。「擇一城終老」是她對濟南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也是向駐濟青年學子發出的誠摯邀約。從來到濟南求學,到選擇濟南創業,再到紮根濟南生活的山大校友尹貽生深深感慨道:在這裡,我們既能在超算中心攻克技術難關,也能在大明湖畔尋得片刻寧靜;既能參與打造「中國激光第三極」的宏圖偉業,也能在曲水亭街邊感受人間煙火。這種「硬實力」與「軟溫度」的完美融合,是濟南最動人的魅力……
每一次宣講,都是一次心靈的觸動;每一次掌聲,都是一次情感的共鳴。不同行業領域的「海右人才」代表分享在濟南工作、生活、創業的點點滴滴,不僅給廣大學子呈現了多樣的人生可能,更讓每個聆聽者在故事中照見了自己的模樣,從而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一份當下與未來的邀約
「濟」濟多士,「南」得有你。重才愛才、惜才敬才的濟南正在拿出最大誠意、最實舉措、最優服務,讓人才站c位、當主角。在這裡,每一位人才都是這座城市當下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也必將是這座城市未來發展的建設者、奮鬥者。
搭平台、鏈資源,讓現在照亮未來。「我們看重駐濟高校畢業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每年都會招聘大批高校優秀畢業生。」玫德集團、濟南二機床等用人單位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海右人才駐濟高校行」活動的重要環節,招聘會緊密結合各高校畢業生專業分布、就業需求,組織開展不同主題的專場招聘。小鴨集團、齊魯製藥、中國重汽等800餘家企業,人工智慧、空天信息、機器人、新能源等重要產業領域,上萬個優質職位……無不涌動著濟南澎湃的發展潛能,映照著濟南無限的發展前景,特別是當若干份簡歷投向企業展台,無數青春的心與濟南的未來就此緊緊相扣。
暖服務、優生態,讓「他鄉」化為「故鄉」。免費公交地鐵出行、免費暢遊景點、免費觀演、青年驛站住宿……各項優厚政策,讓參加活動的青年學子近距離感受到了濟南的友好,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王宇晴坦言,從前總嚮往「北上廣」,如今才發現,濟南是一座格局與溫度並重的城市,這裡更有「性價比」。濟南是近代以來第一個自主開埠的城市,開放包容底蘊深厚,千年古城的開埠氣度孕育「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的寬廣胸懷,來自德國的「濟南女婿」、濟南高新區招商引資專員王賽博在宣講時說,開放包容的濟南既有科技產業的硬吸引力,又有人來無憂的軟吸引力,在這裡,不同文化背景的奮鬥者都能找到心靈的歸宿。人生何處不風景,此心安處是故鄉。從生活到工作,從校園到社會,只要在濟南發展,只要願意奮鬥,濟南都會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鏈條的服務,讓廣大人才在濟南創業無憂、發展無憂、生活無憂、內心無憂,讓濟南這座「他鄉」變作遊子魂牽夢縈的「故鄉」。
啟新程、再出發,讓終點亦是起點。大學畢業只是人生一個階段的終點,同時更是步入社會逐夢的起點;濟南也從來都不是人才歇腳的「驛站」,而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本次宣講邀請廣大校友重回昔日校園,向學弟學妹動情講述「學習在濟南、工作在濟南、生活在濟南」的故事。山東管理學院校友劉曉廷,畢業那年因為對濟南的熟悉和眷戀,憑藉濟南對初創企業的優惠政策,選擇繼續在濟南開啟新的人生征程,他在高新區創業園孵化器中創建了「尚烤佳」戶外品牌,如今品牌年銷售額已突破3億元。對包括劉曉廷在內的校友而言,他們在濟南度過了最珍貴的青蔥歲月、最燦爛的青春年華和最美好的學習時光,同時也在濟南開啟了人生新階段,踏上了奮鬥新旅途,實現了一個又一個新夢想。
「濟南有『山泉湖河城』的生態之美,更有『人才友好型城市』的發展溫度。」山東管理學院王馨珧在參加活動後,更加堅定了她留在濟南的意願。與她一樣,許多學子通過宣講重新認識了濟南——這裡讓青春的熱望向下生根,讓理想的翅膀更加豐盈。
一場奔跑與逐夢的征程
向前跑,繁花似錦。在濟南,人才與城市正共同書寫著一段相互成就的溫暖敘事——你綻放芳華,我培育沃土;你追逐遠方,我鋪就前路。如此,便是最好的城才相長。
「長期主義」,陪伴成長。當深耕一個領域,播下一顆種子,它就有機會在不久的春天破土而出。所謂長期主義,便是不被紛繁複雜所干擾,心無旁騖朝著既定目標進發。「海右人才駐濟高校行」自去年首次舉辦,到今年深耕細作,政策傳達更新穎,宣講人才更多元,崗位匹配更精準,服務保障更暖心……未來,濟南還將繼續以長期主義者的堅定,持續不斷辦好這一活動,讓更多駐濟青年學子深切感受「海右人才」幹事創業、奮鬥向前的飽滿熱情,用心體會濟南禮遇人才、致敬人才的真情實意,接續書寫城市與人才相邂逅、同成長、共未來的故事。
久久為功,善作善成。本次宣講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濟南與人才的「雙向奔赴」從未停歇。就在不久前,第八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濟南在全球範圍內廣下「求賢貼」。6月12日,濟南市將迎來第二個「海右人才日」,舉辦第三屆「海右人才節」,屆時必將進一步傳遞濟南聚才愛才的滿滿誠意,實現更高水平的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天下泉城、人來無憂」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體系的構築,「我在濟南剛剛好」城市人才ip的打造,「一節一賽、一會一禮、一校一行+海右人才傳播矩陣」「6+1」招才引智體系的健全完善……在這裡,招引人才、培養人才、服務人才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濟南始終以一座城的溫暖陪伴,為人才發展成長提供最強助力。
城才攜手,共繪精彩。2024年,濟南常住人口增速翻倍提升,新增青年人才超過15萬人,人才資源總量突破287.5萬人,連續3年獲評「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選2024年「全國人才友好型城市」,在近期公布的「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榜單」中位列全國第11位,位居北方城市第2位,在全國排名連續多年穩步攀升,「北方人才看濟南」正成為現實……一個個硬核數據,一份份沉甸甸的獎項,既記錄著濟南人才工作奮進奔跑的姿態,也是「人才出彩、城市精彩」最生動的註腳。正如基層工作者江昊傑宣講時深情表露,「天下泉城,全城愛才,我們不以山海為遠,更迎咫尺之才。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期待與大家一同建設這座剛剛好的城市,共同迎接無限廣闊閃亮的明天!」
仲夏時節,恰泉城花開,奮鬥正當時;
青春無限,逢齊魯潮湧,逐夢向未來。
這場跨越校城的對話,讓更多青春夢想與濟南城市發展同頻共振——選擇濟南,共贏未來;紮根濟南,共創未來!
(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成地 羅曉飛 郝磊 攝影 黃中明 郭堯 王鋒)
記者:張成地 羅曉飛 郝磊 攝影:黃中明 郭堯 王鋒 美編:李傳崗 編輯:陳彤彤 校對: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