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期中考試已然結束,想必大家對自己的各科成績都心中有數。而接下來,高考選科的難題就擺在了我們面前,這不僅關乎高考志願填報,更與未來的就業方向緊密相連。究竟是選成績好的科目,還是選自己喜歡的呢?
通過對同學們選科情況的觀察與研究, 「大文大理」 成為了大多數同學的選擇。
先來說說物化捆綁,物化政堪稱 「王炸」 組合。在 2024 年新高考中,選擇物理、化學兩科的覆蓋率極高。近年來高校招生中,眾多專業對化學都有要求。想報考理工農醫類專業,物化組合是必選;甚至部分文科專業,像歷史學類中的文物保護技術專業,也要求選化學。前兩年剛開始選科時,同學們多憑興趣愛好和成績優劣選擇,12 種組合都有人選。但經過學校的生涯規劃課以及多次選科指導後,大家的選擇逐漸趨於理性,多傾向於大文大理,物化、史政不分家。在物化組合里,由於可選專業最多,選物化生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物化地,再次是物化政。在首選歷史的組合里,政治的選科比例也有所提升,像史政地、史政生、史政化都有同學選擇,畢竟考公安院校,政治是必選項。物化政組合因專業覆蓋率高,在高考報志願時專業基本不受限,理工農醫文史經哲皆可報,還能報考提前批的軍校、警校、公費師範生、定向士官生、免費醫學生、免費農科生等。
高一選科可不能只憑興趣和成績。除了考慮專業覆蓋率,自身的學習能力也至關重要。邏輯思維好的同學理科往往更強,而記憶力好的同學文科更具優勢。比如傳統的大理組合物化生,對邏輯思維要求較高,背誦知識點相對較少。物化政組合對於將來想考公的同學可以考慮,但它需要同時挑戰邏輯思維和記憶力。如果大家沒有固定的專業要求,那一定要充分考慮專業覆蓋率,避免因選科不當而無法報考心儀專業。
這裡給大家介紹幾種選科方法。其一,專業倒逼法。同學們可以根據報考院校的專業來選科,參考近兩年院校對各省公布的高考招生計劃,其中對專業要求都有明確說明。大部分高校專業限考科目只有一門,也有限考兩門的,極少部分專業限考三門。像臨床醫學專業,大部分院校都要求必選物理,法學專業必選歷史。大家可以依據所選專業的要求進行選擇,其他科目則從興趣愛好或者專業延伸的角度考慮。
其二,以興趣愛好為參照。對於不明確如何選科的同學,興趣科目能激發學習興趣,助力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分數,未來還能據此確定大學報考專業。其三,對於各科成績都不突出的同學,選科時不妨把學校的優勢學科作為參考,學校優勢學科能保證大家在賦分比中佔據優勢地位。
再說說選物理還是選歷史,這要結合成績來決定。畢竟物理和歷史是按照原始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的。如果物理成績好,優先選擇物理;若對物理不感興趣,就別勉強自己,可以選擇歷史。目前從同學們的選科情況看,理科強或文科強的同學,基本還是選擇傳統大理的物 + 化 + 生、大文的史 + 政 + 地。還有些同學選擇物 + 化 + 地,這被稱為理科中的理科,適合還不清楚自己方向、理科成績不算差的同學。不過該組合雖專業覆蓋率高,但同學們要結合自己的成績和高考計分方式綜合考量,切勿被專業的多樣性迷惑。
在高一選科時,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大多數選文科的同學是因為理科學不會,並非真正喜歡文科。但實際上,文科競爭也很激烈,並非單純靠背誦就能拿高分。選科時要思考選擇文科還是理科更容易進入目標學校,算好歷史和物理的分差,以及目標學校的文理分差,再做決定。
最後,給大家分析幾種熱門選科適合的學生類型。物化政組合在賦分方面相比傳統文理分科有一定優勢,專業覆蓋率高,利於考研、考公務員。物理注重邏輯思維能力,化學需要大量記憶,政治要求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文科素養,三門學科關聯性小、學習跨度大,適合文理科素養兼備的同學。物化地組合專業覆蓋率高,背誦內容少,偏重理解,學科之間關聯密切。地理側重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擅長理科思維的同學學習地理更具優勢,但該組合學習難度大,選科人數多且優生多,競爭激烈。物化生組合即傳統的理綜組合,科目難易分配較為合理,各科關聯性強,不僅有一定賦分優勢,還更利於選擇大學專業。
史政生組合是高中選科中相對簡單的,對於學習能力不太強的同學更易拿分,對於有文科偏好但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的同學,生物的加入拓寬了專業選擇面。史地政組合是最傳統的文科組合,也是選課人數較多的組合之一,可報考師範、法律、經濟、金融、新媒體等相關專業,對於想考公的同學是不錯的選擇。史政化組合適合文科思維有優勢、記憶能力強、邏輯思維能力不太強且對地理學科不感興趣的同學,化學學習強調對多而零碎知識點的記憶和歸納。
選科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決策,希望大家都能慎重考慮,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您還關心哪方面的升學問題,請私信我一起聊一聊。除下方展示資料外,還可免費分享升學報考資料和免費群內直播講座、共同學習填報知識。
包含:
一、2024大學專業百科全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招生專業目錄(2024版)、全國各省份志願樣表、2024年各省份詳細招錄數據等。
二、直播講座專屬交流群,觀看直播講座聽老師分享志願規劃指導,附帶答疑及講座課件。
私信老師領取《選科指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