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三年多跌2582億,前教育首富李永新遭遇了什麼?

2024年06月10日16:00:21 教育 7987

中公教育三年多跌2582億,前教育首富李永新遭遇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雷達財經出品 文|莫恩盟 編|深海

進入6月以來,中公教育加速下跌,5個交易日大跌27.23%。

一時間,中公教育捲入了申請破產、倒閉以及大股東爆倉等傳言之中。對此,前教育首富李永新也坐不住了。

6月5日,李永新出面接受媒體採訪稱,關於公司及其個人的很多傳言都是嚴重不實的,2021年以來,公司的確出現了一些問題,從其個人到整個團隊,都在積極努力直面問題和解決問題,目前公司經營正常。

雷達財經梳理髮現,過去三年多,李永新和中公教育過得並不容易。

據中公教育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營收同比減少36.03%至30.86億元,而這已是公司營收指標連續第三年走上下坡路。與此同時,公司去年全年錄得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9億元,連續第三年身陷虧損困境。

相較上年的11.01億元的虧損,中公教育去年的虧損規模收窄了約八成左右,這與中公教育在降本增效方面所做的努力有關。不過,從規模向效益轉變的背後,中公教育的多項經營資源數據均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比如,其包括直營分支機構數量、員工人數、研發人員人數、授課師資人數等在內的指標同比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回顧中公教育的發展史,其此前大力推行的協議班模式助其實現了飛速的擴張。所謂協議班,通俗來講就是學員在完成課程後,如果沒有達到特定的目標或要求,培訓機構會退還一部分或全部費用;相反,如果學員達到了約定的目標,則費用不予退還。不過,協議班在提高參培率、增加現金流的同時,也讓中公教育頻頻捲入退費糾紛。

值得一提的是,李永新創業初期,其母親魯忠芳曾借給他自己辛苦攢下的3萬元。後續,隨著中公教育登陸資本市場,李永新及其母親魯忠芳一度摘得中國教育界首富的稱號。

然而,隨著中公教育近來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受挫,其市值已較最高點蒸發2582.29億元,李永新及其母親魯忠芳的名字已從《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的榜單中消失。

營收三連跌,利潤三連虧

臨近五一假期開啟之際,中公教育對外發布了最新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3年,中公教育共計斬獲30.86億元的營收,與上年同期的48.25億元相比降幅高達36.03%。

事實上,這已是中公教育自2021年後連續第三年面臨營收同比出現下滑的窘況。2021年至2023年,中公教育的營收同比分別減少38.3%、30.19%、36.03%,三年內的營收降幅均超過三成。

若將時間線進一步拉長可知,中公教育一度在2020年創下112億元的營收巔峰。而反觀去年,中公教育所錄得的營收甚至不及2020年的三成。

利潤方面,2023年,中公教育錄得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9億元,雖然虧損規模相較上年的11.01億元有了明顯的收窄,但其仍未從虧損泥潭中徹底爬出。同營收連續三年下滑一樣,其實去年也是中公教育連續第三年身陷虧損泥沼。

2019年、2020年,中公教育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8.05億元、23.04億元。但2021年至2023年,中公教育的利潤指標急劇惡化,分別錄得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7億元、-11.01億元、-2.09億元。據此計算,中公教育在前述三年內的累計虧損便高達36.8億元。

對於2023年所交出的這份答卷,中公教育表示,公司層面,經營環境相比往年有所改善,公司通過實施經營整固計劃等一系列精益經營及管理舉措,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從規模向效益轉變,取得一定成效,2023年度虧損較 2022 年度有較大幅度減少。

鑒於公司2023年度虧損且未分配利潤為負值,綜合考慮公司長遠發展戰略及短期經營狀況,結合宏觀經濟環境形勢下經營資金周轉安排,結合公司目前實際情況,中公教育2023 年度擬不進行利潤分配,也不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利潤分配。

相比自身的「退步」,對手的猛烈追擊或許也讓中公教育感到擔憂。2023年,粉筆錄得營收30.21億元,不僅相較上一年28.1億元的營收實現了7.5%的增長,還進一步縮小了其與中公教育之間的差距。

與中公教育去年仍處於虧損境地不同的是,粉筆去年在凈利潤方面還成功上演鹹魚翻身的戲碼。2023年,粉筆的年內利潤達1.89億元,與上年同期20.89億元的虧損相比實現扭虧為盈。

2023年年報發布的同日,中公教育還曬出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務答卷。進入2024年,中公教育第一個季度凈利潤指標有所好轉。財報顯示,第一季度,中公教育錄得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79萬元,同比增長240.67%;但其營收仍未止住下滑趨勢,同比下降14.08%至7.64億元。

多項經營資源指標下滑,從「做大」轉為「做精」

作為全球榜上有名的人口大國,就業一直是我國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已有超2.18億人具有大學學歷,每年畢業生規模已超千萬人。2024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7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如此龐大的數字背後,人們的就業壓力只增不減。

另有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計劃招錄3.96萬人,相比上年的計劃招錄人數增加了6.74%。國考報名人數突破300萬人,通過資格審查的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77:1。2024年多省聯考招錄人數超過15萬人,同比去年增長超2%。

考公熱為中公教育帶來了發展空間。

目前,中公教育的主營業務橫跨公共服務崗位招錄考試培訓、學歷提升、職業資格和職業能力培訓等3大板塊,主要服務於18歲—45歲的大學生、大學畢業生和各類職業專才等知識型就業人群。

分產品來看,公務員序列去年為中公教育貢獻11.37億元的營收,佔比達到36.84%,在各大業務中一騎絕塵;同期,事業單位序列、教師序列分別為中公教育斬獲3.94億元、4.16億元的收入,佔比分別為12.87%、13.48%;靠著10.97億元的收入,綜合序列去年為公司貢獻35.54%的收入。

雖然對公司總營收的貢獻度不盡相同,但中公教育前述幾大產品板塊的營收在去年卻均出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公務員序列、事業單位序列、教師序列、綜合序列的營收降幅分別為40.89%、54.83%、38.52%、17.03%。

公司業績走上下坡路的同時,中公教育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擴張策略。時間回撥至公司營收達到112億元的2020年,彼時中公教育在全國共擁有1669家直營分支機構,公司的員工人數多達45066人,研發人員規模達3025人,授課師資人數達18863人。

但到了2023年末,中公教育在全國的直營分支機構數量同比減少29.65%至783家,員工人數同比減少約50.89%至11125人,研發人員、授課師資人數均減少近五成至881人、4565人。相較2020年,中公教育的前述經營資源數據更是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對此,中公教育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經營策略定位「做精」而不簡單謀求「做大」。一方面公司通過關停並轉、去粗取精等方式,關停了部分業績產出低、人效比較低的網點。另一方面,公司推進組織架構重建,促進經營管理提效,報告期內,公司人效比相比 2022 年有所提升。

而中公教育的虧損規模之所以可以在去年大幅收窄,同樣離不開其在降本增效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財報顯示,2023年,中公教育的營業成本同比下降52.48%至14.16億元,銷售費用同比下降48.51%至7億元,管理費用同比下降47.26%至4.94億元,研發費用同比下降52.41%至2.82億元。

協議班模式頻遭投訴,創始人身家大幅縮水

身為中公教育創始人的李永新,其實是教育界知名大佬俞敏洪的校友,其畢業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01年,李永新團隊開始涉足公務員考試領域,開啟了國內公務員培訓行業的先河。

2003年,李永新正式創立中公教育集團。2019年,中公教育通過借殼亞夏汽車的方式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a股第一家公考培訓上市公司。經過二十年左右的發展,中公教育如今已成為國內大型的公共就業與再就業服務提供商。

回顧中公教育的發展,其崛起在一定程度上離不開其曾大力推行的協議班模式。從收入確認的方式來看,目前中公教育的收入主要包括普通班收入與協議班收入。

其中,普通班面授培訓收入於完成培訓服務時,將預收的培訓費確認為收入;普通班線上培訓收入於提供服務的有效期內按直線法確認。而協議班收入於完成培訓服務時將不予退費部分確認為收入;可退費部分則根據協議約定,在滿足不退費條件時確認為收入。

據公開報道顯示,早在2010年,中公教育便推出了協議班的收費模式。據悉,彼時中公教育推出的協議班收費是普通班的數倍,但這種「不過包退」的承諾仍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到了學員的付費意願。

在這種「不過包退」的協議班模式的助力下,中公教育捲走不少對手,逐漸成為了行業的「考公一哥」。而如今這種協議班的收費模式,也被越來越多的同行友商所採用,逐漸演變為了行業內的常態。

儘管這種看似「不上岸包退」的模式看似在一定程度上分攤了學員的考試風險,減輕了學員的備考焦慮,但在實際的體驗中似乎卻沒有外界宣傳得那麼好。2020年7月,北京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謹慎選擇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警示,中公教育因投訴數量較大赫然在列。

截至發稿,在黑貓投訴平台上與中公教育相關的投訴多達129704條。其中,近30天內新增的投訴就多達1118條,這意味著中公教育近30天內平均每天新增投訴超37條。

翻閱中公教育收到的這些投訴,可以看到諸多與退費相關的內容。而若以「中公教育 退費」為關鍵詞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進行搜索,更是可以直接搜索到超過5.6萬條的結果。有大量的學員反映自己報名了中公教育的協議班,後續自己未成功通過協議約定的考試環節,但卻遲遲未收到中公教育的退款。

據中公教育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度公司的退費金額為74.23億元,退費比率為44.14%;2020年度公司的退費金額為100.09億元,退費比率為46.54%,2021年公司的退費金額為153.02億元,退費比率為68.46%。

在此次發布的財報中,中公教育提到,2024 年,公司在延續「降低協議班佔比,提升現金實收班」的產品規劃基礎上,將從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出發,持續豐富和優化就業服務領域的產品矩陣,為客戶提供就業、技能、留學、職業技能認證等多種可持續的職業教育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在胡潤研究院於2019年發布的《2019胡潤百學·教育企業家榜》中,李永新及其母親魯忠芳以585億元的財富強勢登頂,力壓好未來的張邦鑫以及新東方的俞敏洪兩位大佬。而中公教育的另外一位股東王振東,當年也以150億元的財富位列榜單第四名的高位。

《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魯忠芳、李永新財富飆升至1420億元, 位列榜單第80位。

不過,如今魯忠芳、李永新母子的財富已大幅縮水。在《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二人的財富降至100億元。而在不久前公布的《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中,甚至已經尋不到魯忠芳、李永新母子的名字。

魯忠芳、李永新母子財富縮水的背後,是中公教育在資本市場遇冷的窘境。據同花順ifind顯示,年內中公教育的股價累計下跌58.09%。若將時間線進一步拉長,中公教育的股價較2020年11月5日高點43.58元,已跌去96.07%。在此期間其市值蒸發達2582.2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中公教育當下還在加碼對於ai的投入。2023年,公司成立了人工智慧與教育研究院,持續推動ai、數字人等技術在就業服務培訓領域的應用實踐。

公司結合ai賦能,在內容運營、教學輔助、數智人等方面進行投入布局,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習工具智能化。同時,公司憑藉多年的教學沉澱和研發積累,藉助大數據技術深入分析學員的學習數據與需求,重構培訓教學內容。

中公教育能否走出困境重回昔日巔峰?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突破人工智障,煉就智慧超能!華東師大校長錢旭紅院士這樣寄語畢業生 - 天天要聞

突破人工智障,煉就智慧超能!華東師大校長錢旭紅院士這樣寄語畢業生

雨後初霽,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園內,今年的畢業花,紫紅色的柳葉馬鞭草正盛放。今天(6月20日),華東師範大學2024屆畢業典禮如期而至。這場讓畢業生終生難忘的盛大典禮中,最具「含金量」的環節,莫過於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的畢業寄語。在今年的演講中,「人工智慧」是關鍵詞。當下,以大模型、生成式...
【中考天氣】中考期間多降水天氣,注意防範 - 天天要聞

【中考天氣】中考期間多降水天氣,注意防範

阜新地區中考期間天氣預報根據最新預報資料分析,中考期間(21~23日)多降水天氣,其中21~22日降水同時,局部伴有雷電、短時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最高氣溫30℃,最低氣溫16℃;風向21~22日以南風為主,23日以北風為主,平均風力3到4級。提醒廣大考生及家長關注臨近天氣預報預警信息,防範降雨和強對流天氣的不利影響...
17歲中專生薑萍刷屏背後:就讀中專原因複雜,專家贊其人生選擇 - 天天要聞

17歲中專生薑萍刷屏背後:就讀中專原因複雜,專家贊其人生選擇

近日,「數學天才少女」姜萍的故事在全網引發熱議。在姜萍的老家,江蘇淮安市漣水縣紅窯鎮萬民村,這段時間也是熱鬧非凡,這兒成了許多市民、網紅博主打卡的地方。很多企業老闆也聞訊前來,有的捐款捐物,有的稱要給姜萍家門前修路,頻頻給姜萍家「送溫暖」。 而眼下,這個年僅17歲的中專生,正在為6月22日即將舉行的阿里全...
報告上新︱《澎湃城市報告》第10期發布,可訂閱電子版 - 天天要聞

報告上新︱《澎湃城市報告》第10期發布,可訂閱電子版

《澎湃城市報告》總第10期「中國經濟轉型中的上海戰略」(紙質版)已於5月25日發布,本報告由中國經濟新動能分析與展望、中國經濟轉型中的上海戰略,和海岸侵蝕災害應對報告三份子報告構成。若您想閱讀《澎湃城市報告》全文,請您填寫【問卷】,我們將每月給您發送最新版澎湃城市報告PDF版。第10期紙質版報告封面紙質版報告...
湖北大學50名畢業生在「知音號」開啟青春告別之旅 - 天天要聞

湖北大學50名畢業生在「知音號」開啟青春告別之旅

長江網訊(記者王成勇 通訊員江朝)畢業揚帆,知音啟航。6月18日,來自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50名畢業生懷揣著對學生時代的眷戀和未來的憧憬,齊聚「知音號」,共同開啟了一段意義非凡的青春告別之旅。活動現場。
考生得分情況與去年基本持平 大皖新聞記者探訪合肥中考閱卷現場 - 天天要聞

考生得分情況與去年基本持平 大皖新聞記者探訪合肥中考閱卷現場

大皖新聞訊  合肥中考閱卷工作正在緊張進行,目前進度如何?6月20日,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位於合肥工業學校的合肥中考閱卷現場探訪,各科目閱卷正在有序進行,目前整體閱卷進度約佔20%。語文、數學、物理三科目的閱卷組組長分別介紹了閱卷情況。從得分情況來看,考生得分情況和去年基本持平。據悉,評卷工作將於7月初全部結束...
真瘋了,預估各省分數線來了,一本率最高41.5%,最低8.4% - 天天要聞

真瘋了,預估各省分數線來了,一本率最高41.5%,最低8.4%

馬上就要出分了,從高考結束到出分這十幾天是最讓家長煎熬的日子,每天收集著來自不同渠道的各種大道小路信息。 無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只要和報志願有關係的信息,家長一點兒都不放過, 那種焦慮隔著屏幕都能看到。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網上瘋傳的預估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