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已通過家屬及本人同意公開
學生背景
Z同學,15歲初三男孩,進入扶禾心理教育6個月。
存在的問題如下:
1、無心向學:家裡寵愛過度,未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嚴重,小學初中從未認真學習過,經常想辦法不去上課或者破壞課堂紀律。
2、脾氣暴躁:情緒急躁,容易煩躁浮躁,控制不好情緒;在家裡經常沖家人發脾氣、吼罵還會有推搡的行為,在學校也不會和同學老師好好說話。
3、沉迷手機:小學四五年級就開始接觸手機,用耍賴、威脅的方式讓家長給手機他玩,假期要玩到凌晨才肯放下手機,初中後自己有了手機,幾乎天天玩到凌晨,甚至通宵,日夜顛倒。
4、家庭關係破裂:獨生子,被溺愛長大,但是後面因為手機的使用問題,跟父母干過架,不尊重家長。
5、社交技巧不足:接觸手機之前沒有玩的好的朋友,之後的朋友都是玩遊戲認識的,只承認網路里的社交,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好朋友。
6、規則意識薄弱:像個小霸王,只在乎自己的想法,想要的一定要得到,經常破壞課堂紀律,在外面也不遵守規則。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原因分析:
在溺愛的教養方式下長大、過早的接觸手機,形成了錯誤的認知和不良的行為習慣,無法控制好自身脾氣、缺乏社交技巧等。
學習上有很強烈的習得性無助感、自我評價過低為主要的原因,阻礙其正常生活學習。
長期積累的無規則等負性習慣,情緒急躁,學習基礎差,自己狀態迷茫無方向是最主要問題。
調整歷程:扶禾心理3+X特色培養模式
1、心理輔導,解決各種關係混亂問題
首先,與學生做初始訪談,確定整體諮詢目標為糾正錯誤認知,改變固有思維模式,修復親子關係。
一對一心理諮詢過程中幫助學生梳理他的人際互動模式,帶學生回顧過去以及現在發現的問題,看他本人是否承認存在這些問題。
同時,心理課對其自我認識不足進行分析和引導,能夠清晰認知自我形象,能夠把內心痛苦清晰化,讓內心有力量感。
其餘則引導學生能正確地認清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價值觀等。探究學生關係互動模式的深層原因,找出源頭。
最後,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心理情緒疏導結合日常行為訓練控制,指導學生提高自我覺察、提升行動力的技巧,並讓他運用在實際學習中,糾正學生認知,提高學生自控力,改變學生行為。
期間還會安排家庭治療課程,讓家庭成之間更好的相互認識之間的關係,幫助他們找到家庭中存在的問題和衝突,提供溝通技巧和情感表達技巧,進而做到改善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增進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支持。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2、學習能力提升,激發學習動機,重燃對學習的興趣,並保持下去。
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適當難度的內容和個性化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逐步提升該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檢驗學生人際互動模式調整,增加其學習的自信,提高學習興趣,為能夠正常回學校生活和學習做準備。
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方法。對一些基礎不牢的學科進行基礎式學習,對掌握比較好的科目,進行超常學習。
另外,一對一教學還有另一個任務就是檢驗學生人際互動模式調整,從比較自卑到樂觀積極的和老師互動轉變。
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心貼心的互動最能夠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細節,有愛心的老師更能夠春風化雨。
3、行為習慣訓練,改變各種不良習慣。
針對學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需要,有計劃地、具體地、持久地進行養成教育,規範行為,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思維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衛生習慣、鍛煉習慣、自省習慣等具體化了的素質因素。從習慣著手,逐漸影響學生的性格和價值取向,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責任性。
採取行為主義療法,包括陽性強化和負性懲罰等方法,強化和塑造良性行為,如對時間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還包括:
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
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友愛同學,學會同學間的相互尊重與幫助
在學習和生活上和同學相互照顧,相互幫助
樹立獨立意識,自我管理生活
遵守學校作息時間,按時起床、出操、上課,養成良好遵紀習慣,熱愛勞動,積极參加公益活動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4、通過興趣愛好培養,調節積極健康的心態
藝術類課程:音樂/美術/鋼琴/吉他/舞蹈/書法/演講等
體育類課程:籃球/羽毛球/兵乓球/撞球/跑步/跳繩/自由搏擊/瑜伽/健身等
益智類課程:棋類/推理/閱讀/活動/手工等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使個性在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
從培養孩子的思維上面講,興趣愛好可以讓孩子在學習新的知識過程中,形成嚴謹的思維,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會認真探索、鑽研、尋找答案直至解決問題。
健康的興趣愛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培養孩子頑強的毅力,沿著自己的目標堅強地走下去。
後期反饋
在扶禾半年的時間,學習進步了很多,以前學習是很被動的,不會去思考,有老師監督,才能認真一下。現在對自己的學習有要求,也想得高分。
剛到扶禾的時候,也還是沒有動力學習,慢慢的一點點的補回原來的課程,自己也有進步了,就有了希望和信心,每次月考都有進步,讓我學習也更有動力了,雖然學習還是會有吃力的時候,但是現在可以主動的安排學習內容和時間,學習起來也有了方向,這是在扶禾收穫最大的地方。
在生活和社交上,我適應環境也比較快,能感受到的是,自己在這方面也收穫了很多,學會獨立生活、也知道怎麼和不同的人相處。以後高中住宿也就不擔心了。
【家長思考題】
1.您的孩子有案例中類似的情況嗎?
2.您覺得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或上述原因分析中,你中了幾點?)
3.您覺得家長的教育方式可以從哪些方面改進?
4.您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助自己和孩子成長嗎?如果沒有,可以有哪些求助方式?
#如果你孩子不學習整天玩手機,你怎麼辦##孩子沉迷手機##孩子不想去上學##你是否也會憂慮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