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2023年10月30日15:20:10 教育 1578

——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二年級開展秋遊研學活動

「桂子花中落,天香雲外飄。」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伴著湛藍湛藍的天空,吹著秋日習習的涼風,和著一路銀鈴般的歡聲笑語,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二年級開啟秋日的研學之旅啦!10月27日,城南實驗小學東校區、南校區、西校區二年級的孩子們齊聚新通揚河生態廊道結伴研學秋遊。(編者註:此前,10月20日上午,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本部校區的二年級全體師生以及家長志願者,共赴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和東洲公園,開啟了一場愉悅的秋遊研學之旅。已作報道。題目是「研」途皆秋聲,「學」中悟秋韻——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本部校區開展秋遊研學活動)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我們在秋景中漫步

第一站

清晨,孩子們迎著朝陽,步入彩虹大道。廊道兩側,綠樹蔥鬱,流水潺潺,踏著輕盈的腳步,哼著愉快的歌曲,孩子們沿途走過活力運動共享區,生活娛樂休閑區。一路上,但見金黃的銀杏葉如蝴蝶一般隨風搖曳,嫣紅的「粉黛子」如一抹紅霞令秋色更加明艷。孩子們興高采烈地體驗活力滿滿的室外攀岩、彩虹滑梯、兒童蹦床。看一看情景雕塑,摸一摸「百鳥朝鳳」,走一走智能跑道。歡聲笑語中,孩子們手拉手一同探尋海安文化底蘊,感受家鄉的科技發展,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好饋贈。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我們在秋風中緬懷

第二站

來到鳳山文教科普區,從鳳山腳下拾階而上,孩子們來到了碧霞閣前。碧霞閣立於鳳山之頂,依於通揚河畔,四面綠樹掩映,林間霧氣繚繞,猶如走進仙境一般。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韓紫石先生就長眠於此。孩子們滿懷崇敬之情瞻仰了韓紫石墓,古風古韻的牌坊臨河而立,正中「江淮柱石」四個大字熠熠生輝,門楹柱上「兩間正氣鍾淮海,畢世精誠貫日星」的對聯浩氣長存。孩子們聽老師介紹了韓紫石先生的愛國故事,無不敬仰韓老先生的浩然正氣。

在見義勇為文化園,孩子們還聽老師介紹了包榮林、趙順秋等英雄的事迹,通過學習典型、弘揚正氣,汲取榜樣的力量。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我們在秋色里寫生

第三站

最後,孩子們來到了東洲公園,攤開野餐的桌布席地而坐,沿途的美景讓孩子們顧不上美味的午餐,情不自禁地取出畫筆,鋪開畫紙,迫不及待地將沿途看到的美景描繪下來。他們用五彩斑斕的水彩筆,渲染出秋天的顏色,描繪出秋日的勃勃生機,從自己獨特的兒童視角,將美景變成一件件稚嫩的藝術作品,記錄下這次珍貴的研學之旅。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我們在秋光中歌唱

第四站

午餐過後,進入拉歌聯歡環節,三個校區的孩子們齊聚東洲公園的草地上,齊聲高唱著歡快的歌曲,清脆的童音如銀鈴般清亮。孩子們用力揮舞著雙手,表達內心的興奮和喜悅。你方唱罷我登場,歌聲此起彼伏,氣氛熱烈融洽。拉歌接近尾聲,全體城南娃們齊唱校歌《幸福樹下》,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整個公園都沉浸在愛和歡樂的氛圍中。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他們用音樂聯絡情感,用笑容傳遞友誼。這段美好回憶孩子們將永遠珍藏,期待下一次的歡歌笑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我們赴一場秋日之約

第五站

碧雲天,芳草地,最適合趁著秋風來一場運動比賽。一周前,各校區就約定了,今天要在這裡舉行一場校區之間隊員的跳繩比賽。三個校區,每個班級都選出了男、女跳繩的冠軍。比賽正式開始,小選手們握緊了手中的跳繩,個個神采奕奕,自信滿滿。一聲哨響,小學生們如旋風般舞動雙臂,跳繩和著節拍,雙腳有節奏地落地,選手們展現出了出色的協調性和爆發力。老師、同學、家長們的加油聲一浪高過一浪,孩子們的動作更加迅猛,跳繩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創造出一個個驚人的紀錄。「我今天跳了160個」「我跳了185個」「我跳了206個」……冠軍是誰已經不重要了,每個孩子都是比賽中的贏家,通過這場比賽,孩子們展現出的團結、努力和拼搏的精神,必將讓他們以更加積極的態度迎接未來的挑戰。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把教室搬到新通揚河生態廊道去 - 天天要聞

「秋景引閑步,山游不知疲。」秋光如畫的新通揚河生態廊道,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知識的大門。人們常說秋天收穫的是希望,孩子們在這個絢麗的秋天收穫的是體驗,放飛的是夢想!將教室搬到景區去,讓我們攜手探索,共享幸福時光,留下無限的記憶與希望。(周正娟 儲軍 瀋海輝等 )

責任編輯:王薇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 天天要聞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5月1日上午,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河北日報記者劉 英攝進入「五一」假期,當大部分人開始享受美好假期時,固安縣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內,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依舊忙碌,全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著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