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寫個人履歷的同學一定很頭疼吧,出國留學不僅學習成績要過硬,個人能力與履歷也是考核的標準。不然在一樣的成績下,誰會更吸引學校的關注呢?當然是綜合能力更佳的學生啦,今天就給大家講講背景提升的辦法!
什麼是背景提升?
學術背景可分為2種,「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就是指學生的學術成績、語言成績等。而背景提升是指學生通過參加實習、社會實踐、學術研究、志願服務等提升自己在成績外的實力,被稱為「軟實力」。這些科研能力和對社會的貢獻,在側面突出學生的奉獻精神和組織協調力等,從而增加競爭力。所以背景提升並不是讓學生去弄虛作假,也不是偽造不客觀的事實,而且一種有效的、能提高錄取率的一種方法。
為什麼需要背景提升?
(理科大學音樂碩士入學要求--選自學校官網)
小編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成績不夠,背景來湊。比如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的音樂碩士,要求是CGPA2.75以上,如果現在準備申請的同學CGPA只有2.65那該怎麼辦呢?直接申請肯定是會被pass的,但是理科大學在背景上放寬了要求,CGPA在2.5-2.74之間的,只要符合以下附加條件也有機會被錄取:
- 至少一年的研究經驗;或
- 在相關領域至少有一年的工作經驗;或
- 至少一份相關領域的學術出版物;或
- 主修/選修科目取得乙級成績;或
- 最後一年項目的 B+ 級
這樣看下來是不是只要我們在背景上能滿足其中1項也是大大增加了我們被錄取的機會呢?還有這個例子:成績相當,背景突出。如果你是學校的招生老師,你看到兩位學生差不多的院校背景,差不多的成績。但是有一位學生在該專業的領域裡曾獲得多個獎項,且在該專業領域的工作上任職多年,熱愛參加社區和義工活動。那麼這樣的學生是不是更會受到你的青睞呢?還有這種情況:成績突出,背景厲害。那什麼樣的offer拿不到呢?在我國成績代表一切,忽略了對學生側面的發展和培養。但國外的院校卻非常看重背景,也渴望這樣的學生。
背景如何提升?
科研途徑:
- 參與相關專業的論文發刊如SCI、SSCI、EI等,任何相關的短期周刊也可以,國外院校很喜歡學生有發表論文的能力。
- 在校生可以協助自己導師做科研項目,不僅能參與實驗室研究也能體現自己動手能力。
- 參與學校組織的科研項目,可以很好的鍛煉團隊合作的能力。
- 許多科研機構也會公開招募助手,能申請到也是非常有利的,說不定還能得到高級教授的推薦信。
注意事項:科研類的背景提升,必須需要「對症下藥」。如果你科研的項目跟後續升碩升博的專業毫無相關,那麼參與了作用也不大,我們一定要在相同領域裡提升背景才有效果。
比賽途徑:參加相關專業的競賽,如果失敗了也沒損失,得獎了還能在履歷上展示自己的專業能力。
注意事項:雖然失敗了沒有損失但是也會相對應付出時間和精力,所以在選擇的時候要參加與自身能力值相匹配的競賽,而不是漫無目的的選擇,如果比賽水平遠高於自身目前的水平,那麼參與了也是徒勞無功。
工作途徑:工作或者實習都是可以的,真正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後才會知道團隊協助的重要性。本科推薦實習有1-2段經驗即可,研究生的話最好2-3段以上實習經驗。
注意事項:工作的話有兩點要求:一是崗位最好跟專業相關,二是時間要長久或穩定。僅是暑假實習沒辦法長久的話也建議找個大廠或者知名企業。
社會途徑:參與志願者和社區活動可以提現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包容度,許多招聘平台也會不定時發布一些義工活動,或者是馬路上的交通志願者都是可以的。
注意事項:這種義工活動不是靠學生一時興起而是需要長久累積的,一般建議義工活動時間長達50小時以上,才能真正體現出學生對社會的奉獻精神。
其他一些途徑:除了以上常見的幾種方式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學校的交換生項目到國外進行短期教育。還有互聯網上也有許多線上的科研項目,不過因為網路發展太快也很容易遇到騙子,所以小伙們在選擇的時候也要多加思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