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師大附小2022級六班「研習農耕文化,探索自然奧秘」

2023年09月29日00:41:02 教育 1487

秋,收穫的季節,金黃的季節。涼絲絲的風,淅瀝瀝的雨都阻擋不了孩子們心中的激動和嚮往。此時,正是紅薯爭先恐後地想躍出土裡的季節,西華師大附小2022級六班的孩子們開展了「研習農耕文化,探索自然奧秘」的活動。

排隊簽到

9月24日下午14:00小朋友們帶著好奇,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活動場地,排隊簽到。

西華師大附小2022級六班「研習農耕文化,探索自然奧秘」 - 天天要聞

知識科普

活動負責人——可愛的胖叔叔給小朋友細緻地講解了紅薯的生長順序、特徵、紅薯做法……

西華師大附小2022級六班「研習農耕文化,探索自然奧秘」 - 天天要聞

天空下起了小雨,孩子們換上了雨衣雨靴,在胖叔叔處領了背簍、挖紅薯的工具。

分組比賽

小朋友們一共分為8個小組比賽,看誰挖得又快又多,長長的紅薯藤爬滿了地面,孩子們拽起一根根黃綠相間的藤,好奇地問:「胖叔叔紅薯在哪呀?」胖叔叔告訴小朋友們,紅薯就藏在泥土下面呢。

西華師大附小2022級六班「研習農耕文化,探索自然奧秘」 - 天天要聞

實踐探索

孩子開心雀躍地摸一摸、瞧一瞧,還聞一聞,彷彿已經聞到了甜甜的味道。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紅薯挖出來了,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說著:「瞧,我挖的長著小尾巴」,「我的紅薯身體圓圓滾滾」,「我的紅薯像個葫蘆娃」,「我的紅薯像一條小魚」......

西華師大附小2022級六班「研習農耕文化,探索自然奧秘」 - 天天要聞

豐收的喜悅

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孩子的臉上。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讓小朋友走進自然,感受大自然中的奧秘與神奇,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體驗中感受,快樂中成長。

西華師大附小2022級六班「研習農耕文化,探索自然奧秘」 - 天天要聞

品嘗勞動果實

回到家,孩子們用各種方式將今天的勞動成果做成了美食,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和豐收的喜悅。孩子們的童年時期留下了美好回憶,這也是童年該有的模樣:簡單、快樂、純粹、幸福。

西華師大附小2022級六班「研習農耕文化,探索自然奧秘」 - 天天要聞


一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安全、順利、圓滿地結束了。本次研學活動讓隊員們在勞動中收穫喜悅,在勞動中研習農耕傳統文化,探索自然奧秘,讓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思想從小滲透進孩子的心裡。

西華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權威發布 | 瀋陽市七所普通高中將首次招收科技特長生 - 天天要聞

權威發布 | 瀋陽市七所普通高中將首次招收科技特長生

科技特長生為進一步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引導中小學校關注學生核心素養、轉變育人模式,大力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遼寧省實驗中學、東北育才學校、瀋陽市第二中學、瀋陽市第五中學、瀋陽市第十七中學、瀋陽市渾南高級中學、瀋陽市垚為學校等7...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 天天要聞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5月1日上午,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河北日報記者劉 英攝進入「五一」假期,當大部分人開始享受美好假期時,固安縣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內,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依舊忙碌,全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著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