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14日訊(記者 彭瑤)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保護與協助條例》經國務院第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將於9月1日起正式實施。
《條例》強調,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統籌協調。《條例》明確了外交部、駐外外交機構、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等在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中的職責。同時,也明確了公民、企業和機構的責任義務。如遵守中國及所在國的法律,尊重所在國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根據外交部安全提醒要求,做好安全防範、避免前往高風險國家和地區。
「當前,越來越多中國公民和企業走出國門,這也對領事保護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海外安全形勢嚴峻複雜,各類安全風險更加多元。」7月1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外交部副部長鄧勵表示,《條例》的出台將有助於領事保護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規範化建設,進一步提升領事保護工作水平。外交部將以《條例》出台為契機,持續加強海外安保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好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的安全和合法權益。
7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領事保護與協助有關情況。中國網 龐睿 攝
提高依法開展領事保護與協助的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外交部妥善應對了全球範圍內一系列緊急事態,先後組織實施了近20次海外中國公民的緊急撤離行動,處置各類領事保護案件50多萬起,涉及中國公民數百萬人次。今年4月,蘇丹國內形勢出現動蕩,外交部會同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軍隊,指導有關駐外使領館,實施了在蘇丹中國公民的撤離行動,安全撤出了約1500名中國公民。「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12308熱線)24小時運轉,自2014年開通以來,累計接聽了300多萬通來電。
「《條例》是第一部針對海外中國公民與機構安全和權益保護的行政法規,將提高我們依法開展領事保護與協助的能力。」鄧勵指出,《條例》出台後,外交部將積極落實,指導駐外使領館提高依法履職能力,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加大人員、機構的經費保障。鼓勵保險公司、緊急救援機構與律師事務所、安保公司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領事保護工作。動態更新各國安全風險等級,為大家提供及時、有效、準確的信息。推動《條例》儘快走進百姓家,引導人民群眾準確看待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特別要牢固樹立自己是「海外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同時,不斷提高海外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鄧勵呼籲,已在國外和計划出國的中國公民在「中國領事」APP平台上預先登記基本信息,以便大家在遇到緊急事態時,能夠及時得到領事保護與協助。
出境團隊游呈平穩有序增長態勢
疫情前,中國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地位。2019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到1.55億人次,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以來,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意願迅速上升。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負責人張維國介紹,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目前共試點恢復中國公民赴60個國家的出境團隊游業務。目前看,出境團隊游呈平穩有序增長態勢,未發生特、重大海外旅遊安全事故。
「安全是出境旅遊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前提。」張維國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在境外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機制統一部署下,會同外交部做好海外安全風險評估和防範預警,加強出境旅遊安全問題國際合作,強化對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的指導和監管,配合做好境外旅遊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善後工作。
建議計划出國留學的家長學生重視行前培訓
目前,我國是全球重要的留學生生源國,留學目的地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留學人員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趨勢明顯。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負責人陳大立說,這些年來,教育部主動適應國內外留學服務工作新形勢,努力構建覆蓋「出國前、在國外、回國後」的全鏈條管理服務體系。我們會同外交部等部門,堅持在全國開展「平安留學」行前培訓,加強與地方政府、國內高校和中國駐外使領館的協同合作,持續擴大「平安留學進校園」「平安留學伴你行」等培訓活動規模,用心設計培訓內容,覆蓋了安全防範、心理健康、防騙反詐、適應融入、留學政策與回國服務等各方面。目前,「平安留學」各類宣傳推廣活動覆蓋人次已經超過1300萬。此外,持續通過有關部門及駐外使領館微信公眾號等官方新媒體平台,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定期梳理海外留學人員的安全事件,提醒留學人員增強防範意識,在外期間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陳大立呼籲,打算出國留學的家長學生,還有學校和社會,一定要高度重視行前培訓,積极參加、用心學習。
已對外簽署且生效的投資保護協定108個
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去」開展對外投資合作,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東道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截至2022年底,我國境外中資企業數量已經達到4.6萬家,分布在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到2.8萬億美元,境外企業中方員工超過150萬人。
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司長張力介紹,作為對外投資合作的主管部門,商務部每年發布《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等公共產品,介紹相關國家地區的投資合作政策信息,提示有關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風險。制定發布《境外中資企業機構和人員安全管理指南》《企業境外經營合規管理指引》,加強教育培訓,指導企業和人員依法合規經營,防範化解風險。落實《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境外投資管理辦法》等有關法規和規章要求,對中國企業前往高風險國家或地區開展業務進行管理,指導督促企業和人員做到危地不往、亂地不去。與相關國家商簽投資保護協定,為中國企業和人員海外權益保障提供法律依據。目前,已對外簽署且生效的投資保護協定108個。此外,利用雙邊經貿聯委會、投資合作工作組等有關機制和平台,與東道國加強溝通協調,切實保障中國企業和人員的合法權益。
「下一步,我們將以《領事保護與協助條例》的出台為契機,進一步做好中國企業和人員在境外的權益保護工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張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