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區開展「才聚青山,院校進園區」政校企人力資源定向培養合作交流活動

2023年06月29日19:05:03 教育 1005

極目新聞記者 林楚晗

通訊員 李天健

實習生 李娜 牟梓苓霄 黃啟帆

為貫徹落實國家就業優先戰略,推動全區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解決化工園區企業招工難、留人難問題,促進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技工學校)緊貼青山區(化工區)企業用工特點探索人才定向培養模式,助力區域經濟發展。6月28日,武漢市青山區人資局、青山區人才服務中心與化工區經發局舉辦「才聚青山,院校進園區」政校企人力資源定向培養合作交流活動。

青山區開展「才聚青山,院校進園區」政校企人力資源定向培養合作交流活動 - 天天要聞

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武漢江南技工學校、武漢智工職業技術學校等職業技能培訓機構,武漢山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勝華新能源科技(武漢)有限公司、武漢魯華泓錦新材料有限公司、武漢光譜同位素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吉和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參加活動。

考察團一行實地參觀了魯華泓錦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一線,了解了園區基本情況,隨後,圍繞人力資源定向培養合作開展座談交流。

會上,政校企三方代表圍繞學校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制度創新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區重點院校代表逐一介紹了本校建設發展狀況、人才培養理念、人才輸送路徑等,並就新形勢下高校畢業生思想觀念現狀提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參會學校紛紛表示,希望通過進一步優化合作機制、拓寬合作領域,實現政校企長期穩定合作交流。

青山區開展「才聚青山,院校進園區」政校企人力資源定向培養合作交流活動 - 天天要聞

化工區經發局負責人代表化工區對政企校考察團一行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化工園區的整體情況、特色優勢和未來發展方向。他表示,將進一步搭建政校企三方合作交流平台,大力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助力人才需求無縫對接,緩解企業求才難、高校就業難問題,讓人力資源交流配置更加精準和高效。

青山區人力資源局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加深了政校企之間的了解,為進一步開展學院建設及校企深度合作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人力資源部門要用心用情為企業、高校做好相關服務,推動人才服務工作高質量開展,切實將服務落實到人才選拔、引進、留用、培訓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要圍繞青山區(化工區)產業發展特點及產業未來布局,不斷加大專業技術領域拔尖人才的培訓選拔力度,進一步打造具有青山特色的政產教深度融合、政校企緊密合作人才培養新格局,打造引才留才的「強磁場」,共謀人才培育新篇章。

(本文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著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