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家長來說,學生的考試成績就是提溜著我們的那根繩。成績好了,我們頭皮就鬆快,成績不好,我們的頭髮就嘩嘩掉。
但對於小學生的家人來說,頭皮保養的還是不錯的。畢竟小學生要學習的東西並不多,而為了關懷低年齡段學生的心理,成績現在也不會打太低。
不公開排名成績這一政策出台之前,其實大家的成績也都沒有那麼不入眼,基本都是雙百,99,98,最差的同學可能也就是94、95,但這樣的成績真的具有真實性嗎?
第3次月考成績出來後,家長終於認清現實
很多新手家長都經歷過的一件事,就是看到學生考了很好的成績,快樂的發送朋友圈炫耀,說我家孩子未來肯定能出息,結果收到的評論卻都是怪裡怪氣的。
像之前就有家長反映孩子考了300分,他很高興,在朋友圈發我家孩子是上清北的料子,結果被親戚評論說:上了初中高中再說吧,現在沒有用。
這位家長當時就非常生氣,認為親戚是在唱衰他,但實際上有經驗的家長就會知道,其實親戚說的也有一半是對的,那就是小學的成績確實具有一定欺騙性。
比方說這位母親,就在實踐中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句話的正確性,他家的孩子,我們暫且稱他為小劉同學,現在正好在上初中,但是學習上很讓他困擾。
其實在上初中之前,家長對於小劉同學的學習能力還是挺有信心的,畢竟小學時候基本上小劉同學就是班級里比較好的孩子,考試基本都是滿分。
而家長平時也和小劉同學一起完成作業一起學習,所以也感覺小劉同學實際上沒有怎麼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但就是分數不錯,所以家長覺得小劉還算天賦型選手。
可上了初中之後,家長就感覺自己可能想錯了,小劉同學是今年9月份升入了初中,開學後經歷了一場摸底考試,兩次月考一次期中考試,現在剛剛通過第2次月考。
但這4次考試中,除了摸底考試的成績,還比較滿意之外。月考期中考試和又一次月考的排名,一次比一次往後,摸底時還在上游,現在已經到了中游。
這次月考中學生一共考了5個科目,英語成績最好考了99,其他幾個科目基本都在90分以下,這讓一直只能收到100分成績的家長感到非常焦慮。
從前全是滿分,怎麼上了初中之後反而連90分都達到不了了呢?這可能就要歸因於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差距了,畢竟小學初中知識量差異大是公認的。
小升初雖然沒有統一大型的考試,但本質上也是一次分流,就算是分配到校和學區房再起作用,但也確實篩去了一部分不適合進入好初中繼續上學的孩子。
因此上了初中之後,很多同學一是會感覺到知識量的驟然增加、難度的驟然拔高,還有就是身邊同學的質量驟然增強,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進入初中之後排名會後退。
但這時我們家長不應該太過焦慮,因為我們要意識到這是正常的情況,也不一定就是壞事,像這位母親的想法就非常好,他認為這是讓女兒認清自己實力的一次機會。
因為不僅我們家長會被小學時的成績蒙蔽,很多分不清現狀的,孩子們是更容易被小學成績蒙蔽的,他們有可能會沾沾自喜於自己從前的成就。
而初中的每一次月考都是對學生的一次警醒,讓他們明白自己到底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好知道之後怎麼調節自己的學習狀態,這對於學生提升成績是件好事。
但不得不說,上述的只是一種理想的狀態,其實更多的學生會因為不知道為什麼成績差了這麼多,而產生自暴自棄,或者一些消極的心理,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從中化解。
寫在最後
其實如果上學後第1次月考和第1次期中考試,學生的成績不太好,有可能是還不適應,家長們不用在此時過多介入,第2次月考才是介入的最好時機。
家長們要告訴學生,這是為什麼會產生成績後退,告訴學生不全是因為學生自己的問題,同時稍微對學生進行鼓勵和鞭策,讓學生能夠儘快調整在初中的學習狀態。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