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研」:向下兼容,向上生長|特評

2022年11月23日22:56:27 教育 1297

「逆向考研」:向下兼容,向上生長|特評 - 天天要聞

學生忙著看書學習,抓緊時間複習備考。 新華社發(曹正平 攝)


文 |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姚龍華


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於12月舉行。相比2021年的377萬人、2022年的457萬人,2023年考研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在愈發激烈的考研競爭下,「逆向考研」成為近期被頻頻提及的熱門辭彙。


所謂「逆向考研」,是指從綜合實力、評價體系較高級別的高校考到較低級別的高校讀研,例如「雙一流」高校本科畢業生報考「雙非」高校研究生。一些「雙非」高校披露的2022級研究生新生信息顯示,學校吸引了不少「雙一流」高校的生源。比如,深圳大學研究生新生中來自「雙一流」高校及本校生源佔41%,創歷史新高;武漢科技大學2022級碩士研究生新生總數3188名,來自「雙一流」高校的新生有64所高校的159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22年考研的報考生源中,來自「雙一流」高校的考生有602人,增長率為50.1%……


選擇「逆向考研」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出於本心,結合自己的能力、興趣,根據學科專業的質量、特色,自主選擇「向下兼容」;二是「主動降級」,認為自己考不上名校,直接報考低於本科層次的高校;二是「被迫逆向」,由於未被一志願報考院校錄取,調劑到低於本科層次的「雙非」高校。


「逆向考研」現象其實早已有之,只是近幾年格外顯眼罷了。究其原因,一方面,考研人數一路走高,總體招錄比走低,成功「上岸」成為重壓之下很多考生的首要目標;另一方面,隨著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一些「雙非」高校同樣有優勢專業、優質師資,受到社會認可、考生認同。


俗話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對於忠於本心「向下兼容」與綜合權衡「主動降級」的人來說,求學深造其實並不存在「逆向」一說。非要說是「逆向」,也只是與主流的世俗之見不同而已。「本科看學校,碩士看專業,博士看導師。」「雙一流」高校學生考研選擇「雙非」高校,並非全然出於「上岸」的權宜之計,而是著眼自身長遠發展,沖著目標高校的熱門強勢學科專業與心儀導師而去。真正做到「專業為王」,無論是對於考生還是對於高校的發展來說,都是一件幸事。


當然,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選擇「逆向考研」,都不是一件毫無壓力的事。在世俗的功利觀念里,在「唯名校論」的社會風氣里,從來都是「人往高處走」,「向下兼容」會被視為沒出息,甚至是「失敗」的行為。對於「逆向考研」的名校生來說,他人眼中的「學歷貶值」落差感,來自外界的社會凝視壓迫感,都需要強大的自我調適來消化。


但無論如何,「逆向考研」有其獨特的價值。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生教育擴大化的背景下,「逆向考研」反映了部分名校生讀研的多樣化、個性化選擇,一定程度體現了從「挑學校」到「挑學科」的觀念轉變,形成了對「唯名校論」的衝擊。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在「唯名校論」的社會觀念與「唯學歷論」的用人觀念驅使下,供需兩端過度「內卷」,共同推高學歷的「通貨膨脹」。


考研與人生一樣,並非只有一條路。人生是豐富多維的,並不是「正向」「逆向」就能定義的。無論何時、無論何境,理性選擇、向上生長,才能做好自己、活出真我。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德國4月通脹率為2.1% - 天天要聞

德國4月通脹率為2.1%

德國聯邦統計局5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德國4月通貨膨脹率為2.1%。通貨膨脹率自年初以來持續下降,3月為2.2%,1月和2月均為2.3%。德國聯邦統計局還報告稱,能源價格的下降對4月的通脹產生了顯著的下行影響。與3月相比,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了0.4%。(總台記者 李長皓)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
小伙因救同學錯過考試,後續來了:啟用副題,安排補考! - 天天要聞

小伙因救同學錯過考試,後續來了:啟用副題,安排補考!

近日,因救同學而錯過考試的姜昭鵬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大家紛紛呼籲給他一次補考機會。5月11日,山東城市服務職業學院的姜昭鵬和同學叫了一輛網約車,前往考點準備參加山東省職教高考。誰知道剛上車1分鐘,可能是心理緊張,同學突發心梗休克,出現在心臟
喜報!中國水電四局增添「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 - 天天要聞

喜報!中國水電四局增添「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公布,2024年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項目單位備案名單,中國水電四局教育培訓中心(青海水電技師學院)朱永海技能大師工作室成功入選「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
高考季,別讓這些 「隱形風險」 拖孩子後腿! - 天天要聞

高考季,別讓這些 「隱形風險」 拖孩子後腿!

這款保險已為千萬家庭兜底 每年高考季,家有考生的家長們總是滿心焦慮。孩子備考時的心理壓力、趕考途中可能遇到的突髮狀況、考試期間的健康隱患,還有考後的升學風險等,每一項都像沉甸甸的石頭壓在家....
讀博當大學老師?這篇大實話告訴你真實體驗 - 天天要聞

讀博當大學老師?這篇大實話告訴你真實體驗

最近有小夥伴問我:"讀博去高校當老師到底咋樣?"作為入職高校5個月的"新人",今天就掰開揉碎了跟大家嘮嘮,這行到底是"真香"還是"真坑"。一、先說優點:這3點確實香1. 工作氛圍"佛系"但有人情味每天打交道的不是學生就是老師,整體素質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