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Q」「老六」……語文老師提醒,莫把網路熱詞寫進作文

2022年10月06日20:13:38 教育 1030

  「栓Q」「老六」……這些自帶口音的網路熱詞,出現在了小學生的作文里。近日,河南一位語文老師發現,學生作業中出現了不少網路熱詞,有位同學竟然把英文歌詞的搞笑翻譯寫到作文里。網路熱詞可以放進作文中嗎?

「栓Q」「老六」……語文老師提醒,莫把網路熱詞寫進作文 - 天天要聞

  這名學生的作文名為《幫助乞丐》,他將網路「神曲」的歌詞寫在最後一段,並加上了「拴Q」。有媒體曾針對網路用語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確實普遍會使用網路流行語。「老六」「栓Q」「退退退」「我太難了」「真的會謝」「芭比Q了」……都是00後、10後時不時蹦出的口頭禪。

  初一學生孫嘉璐說,為了讓作文更有新意,會在作文中增加一些網路熱詞。 比如說「這樣子」就是寫成「醬紫」,比如說「難受想哭」就寫成「藍瘦香菇」。

  南師附中宿遷分校城北路校區語文教師鄭繼紅認為,網路語言在作文中被靈活運用,有時候確實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讓文章風趣,但是如果長篇使用,顯得主旨膚淺。「比如說『給力』等,也會吸收到規範的現代漢語的範疇,但是有一些又有語言、又有符號、又有英文字母的,我們語文老師是比較反感。」

「栓Q」「老六」……語文老師提醒,莫把網路熱詞寫進作文 - 天天要聞

  近年來,很多網路熱詞也獲得「合法身份」。最近,《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完成新一輪修訂,增補了近千條新詞語。在增補的新詞語中,既有反映時代發展的熱詞,也不乏一些貼近日常的網路用語,比如群聊、群主、腦補、腦洞等。

  那麼,孩子們可以把網路用語寫進作文嗎?淮安生態文化旅遊區楓香路小學副校長張慧說,對於一些低俗、無意義的網路用語,決不能走入課堂,走進學生作文。「如果一些網路用語貼近生活、符合語境,我們覺著也可以適當運用。比如在第十二版《新華字典》收錄了『點贊』『粉絲』『刷屏』等多個新詞,並增補了『賣萌』『拼車』等網路字詞的新意、新用法。有一些比較低俗的,甚至聽起來和我們這個年齡階段不是特別相符的一些網路用語,我們是不太贊成孩子們去使用的。」

  有老師表示,作文是否能使用網路用語並沒有明文規定。但是教學中,老師會根據中考作文評分標準要求學生,在寫作文時,要規範用語。鄭繼紅老師說,相比多學幾個網路用語,學生們更應該學習優秀的文化,汲取更有營養和價值的內容。 「統編教材有專門的語法課,我們把語法課上好了,學生也知道規範的語言結構是怎麼樣的。另外,我們會開展閱讀課,對學生進行優秀書目的推薦,比較優秀的現代文都是非常規範的用語。他們的閱讀多了,也有很好的引領作用。」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沈楊 宿遷台 淮安台 編輯/趙川 圖片來自網路)

來源:荔枝網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著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