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開填報高考志願中的那些「坑」

2022年06月29日07:59:28 教育 1577

怎樣避開填報高考志願中的那些「坑」 - 天天要聞

今天是6月29日,各省、市高考分數已新鮮出爐,經過無比煎熬的分數等待後,接下來,最為煎熬的就是填報志願。


6月註定是極為煎熬的一個月!


坊間流傳這樣一句話:「考得好不算好,報得好才是真的好。」足見高考填報志願有多麼重要。事實上,填報高考志願真的很重要,是你漫長人生路上極為重要的一環。


填報志願雖然寥寥幾行字,但卻是考生及其家庭人生閱歷、社會經驗、家庭認知的綜合體現,這裡面既包含考生的未來與期望,更飽含其家庭的未來成長與期望,非常重要。


填報好志願是人生命運轉折的重要一環,轉折好了,人生順暢,一順百順;填不好,坎坷接二連三,舉步維艱。

怎樣避開填報高考志願中的那些「坑」 - 天天要聞

在填報過程中,首先要收集各方面信息,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目標院校的招生信息,目標專業的招生信息,未來專業發展趨勢等等, 一一進行了解和分析;其次要掌握好招生政策,了解目標院校招生人數的變化,甚至轉專業的條件等等,所有這些,在填報前都要做到清清楚楚。


總得起來,填報好志願,要竭力避免踩這些「坑」


1

不要放棄學數學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在專業發展和社會實踐中,應用廣泛,絕大多數前景看好的專業都和數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在填報志願中,能選擇開設數學的專業就盡量選擇,放棄數學,選擇不開設數學的專業,不是明智之舉,在接下來的考研、考博中是很吃虧的。


文科生,尤其許多女孩子,一聽數學就頭大,高中三年,數學就是一場噩夢,如今,好不容易逮著個不學數學的機會,迫不及待地要跳出這個「坑」,遠遠地逃離數學。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你越想逃離,也逃離不了,你大學四年的數學逃離,帶來的是考研的極大困難。你想逃離數學,他人也想逃離數學,於是太多的人「一窩蜂」似的選擇不學數學,轉而去選擇了偏重文科或者與數字不太緊密的專業,短期來看,你得到了解脫,等到考研時,你才發現,帶來的永遠的傷通和後悔。


在考研時,考數學和不考數學,難度大為不同,一窩蜂逃離了數學專業的同學,考研時,只能選擇文科等專業,人多,競爭多,競爭不是一般的難。而理科和工科,由於已經通過數學先行做了篩選,相對來說較為容易。


怎樣避開填報高考志願中的那些「坑」 - 天天要聞


說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就是因為它在許多專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學數學,就相當於折了一條腿,雖然這話多少有點誇張的成份,但事實上不學數學,損失真的很大。


在四年之後的考研大戰中,又是一次大抉擇,又是一次大血戰,學數學的專業相對來說容易上岸,不學數學的專業就是一片紅海,競爭異常激烈,慘不忍睹、死傷無數,上岸及其慘烈。


人生是一條長長的河流,在作出抉擇時,站在更長的時間緯度,站在更高的起點,就能看到面貌,作出的抉擇就更能切合實際,就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拉長時間的緯度,站在四年後考研、七年後考博的角度來看當下的填報高考志願,就能夠更好地把握好這件事,作出更好的抉擇。


經常有人這樣說:「當時不懂事,稀里糊塗地填報了志願,不知道四年後考研這麼難。」事實上,現在的考研趨勢真的越來越難,2022年考研人數突破457萬,2023年考研人數只增不減,一路飆升。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就意識到這一點,必然對以後的發展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大家戲稱,考高中難,考大學不難,差不多是個學生,亂七八糟的學校都走得了,所以,現在的本科教育已不足於區分人才。事實上,現在的本科教育就相當於以前的高中教育,而現在的研究生教育才相當於以前的本科教育,能夠承擔起逐步實現人才分流的重任。一個區區本科文憑在這個社會上沒有太大的競爭優勢,除非極少數的頂尖大學,大多數的大學並沒有太明顯的區分度。事實上,大學劃分為三類:


頂尖大學;

985、211大學;

其它大學;


舉個例子來說:


參加公務員考試,你一個985名校的畢業生和一個三本學院的本科生在報考同一個崗位時,並不能顯示出太大的優勢,此外,由於三本學院的同學很早地就清醒認識到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有清醒的定位。大學四年,三本生什麼事都不做,就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準備考「公」考「編」;而985院校的學生,功課緊張,也許臨近畢業才匆匆拿起了考「」考「編」的課本,所以,在競爭中,985學生並沒有多大的優勢,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只有從更長遠的角度出發,才能真正填報好適合自己的志願。


2

不要「一窩蜂」報熱門


「熱」門專業好就業,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什麼叫「熱」門,什麼叫「冷」門,怎樣作出判斷,區分的標準又在哪裡?


其實,標準完全在你心裡,一切取決於你自己。所以,不要為社會傳聞所綁架,不要為社會焦慮所蒙蔽,要有獨立見解和判斷。


要有這樣的通常認識:高校既然開設這門專業,就肯定有其市場和方向,有其就業趨向和社會價值,針對個人而言,也就是一個是否適合的問題而已。

怎樣避開填報高考志願中的那些「坑」 - 天天要聞

記住一點:好的專業始終只是那些頭部學生的最優選擇。而自己是否是「頭部學生」,一定要放在全國的所有大學,所有大學生中間來衡量,不要坐井觀天,不要鼠目寸光,不要自以為是,要對自己有正確定位,既不誇大,更不貶低自己。


社會遵循的通行準則是優勝劣汰,盡量不去人多的地方,盡量去競爭小的地方,乃是萬全之策。


人多的地方通常優秀的人才多,人少的地方更有出頭之日,這是個大原則。暫避鋒芒、退避三舍都是生存之道。在競爭不是過於激烈的地方,說不準也能找到出頭之日,不要千家萬馬去擠獨木橋,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專業和環境,才是填報志願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舉個例子來。


四年前,某地一個重點高中重點班的學生,在他爸爸的主導下,填報了一個普通院校的金融專業。


當時,因為是熟人的關係,還親自問他的爸爸:「為什麼讓孩子到這個工科院校來學金融?」


爸爸說:「分數報這個學校很合適,兒子又非金融不學。」


四年時光轉瞬即逝,兒子大學即將畢業,欣欣然考研。早在大三暑期,兒子已在外面報輔導班,寒假也在輔導班裡用功,學習不可謂不辛苦!


然而,考研成績出來,一路敗北。2022年考研人數奇多,金融專業尤其火爆,兒子連目標院校筆試都沒進去。


考研失敗。


「風起於清萍之末。」凡事都有因果,追溯兒子考研敗北的根本原因,其實甚至可以溯及到高考填報志願,真正的好的金融專業,全國就那麼幾所大學,你既非重點大學也非特殊學生,何故要到一個普通大學讀金融?爸爸說起來也頗有悔意,不該給兒子報考金融專業。


事不至此。考研敗北,爸爸又讓兒子考「公」考「編」:一個普通院校金融專業的學生,報考行政機關,專業不對口,又是理科生,優勢何在?


局中人還在忙忙碌碌地考「公」,局外人,咂摸出其中的味道:這不是個事,孩子的路走得不對。大人不明智,把兒子搞得暈頭轉向,努力不少,方向不明,找不到個好出路,就在那裡亂轉圈圈,真的很悲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考研就一門心思考研,考「公」就一門心思考「公」,考研不想錯過,考「公」也不想耽擱,結果是兩頭落不著,把孩子夾在中間,活受煎熬!



當然,也有人會說,萬一人家考上了公務員呢?這種設想不是不存在,但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總覺得不是最好的選擇:


一個普通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學的又是金融專業,報考縣級和鄉鎮級的公務員,即使費盡心思考上,一輩子最高追求也就停留在縣城這個層次,還談什麼融入大城市的生活,談什麼改變家族的命運,這些曾有的使命變得是那樣的遙遠和不可及。


命運中曾經有過光亮,給過你機會,讓你有機會走出去,融入更好的生活,融入大城市的生活,可是由於你人生選擇的錯誤,白白錯失了機會,最後又重新回歸了圓點,這怨得了誰呢?命運中的機會,只是出現在那一剎那,只是你不曾流意到,只是你不曾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後讓命運從你指縫輕鬆流走,到頭來,只能哀嘆:「老天待我不公!」你這樣的哀嘆,老天會買單嗎?老天才不想背這口黑鍋呢!

怎樣避開填報高考志願中的那些「坑」 - 天天要聞

所以說,好的資源有限,在這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時代,只有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有正確的定位,實在擠不過去,就要另闢蹊徑,走出一條適合的路來,不要一條路「硬」擠,這才是正道。


面對同樣的問題,每個人的認知程度和高度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甚至截然相反。

同樣一所大學,張家的孩子考上了研,張爸說:「這所學校真不錯:學風純正,學生上進,容易上岸。」

而李家的孩子不僅沒有考上研,還每天不著調的到處折騰,李爸說:「早知這樣,真不該讓孩子來這間學校就讀呀。」


你看,面對同樣的學校,由於自家孩子的不同境遇,兩個爸爸得出的是完全相反的結論。


所以,即使是同一件事,也能反映出不同的認知,不同的認知決定了不同的處事原則,不同的處事原則決定了作出不同的判斷。每個人生都是根據自己的判斷來決定自己的人生路。


千軍萬馬,實在擠不上去,那麼暫避鋒芒,也不失為明智之舉。事實上,人生路上,你不可能永遠是最厲害的,比你厲害的人總是大有人在。


別人「一窩蜂」似的報熱門,你就報個不冷不熱的專業,甚至劍指偏鋒,也不失為一條好路。


親自經歷過這樣一個例子。


一貧寒之家的孩子,考取了一個三本師範院校,讀的是「馬克思主義原理」專業。孩子天資不高,數學一般,在填報志願時,自作主張填報了個這個專業,家人也是一塌糊塗,全憑孩子折騰。


那些年,馬列這個專業還不是「」門,許多學生不想學這個專業。四年本科後,孩子又輕鬆考取了天津一所普通師範大學的研究生。當時,大家琢磨著最好的出路,能在企業里上個班,做個思想政治工作,就算是「燒高香」了。


然而,結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三年讀研後,孩子留在了天津,在一所大學裡當了老師。事實上,當年,能進入這所大學當老師的都必須是博士學位,然而,偏偏馬克思原理這個專業競爭人少,沒有太大的競爭力,孩子以研究生身份就輕鬆招進去了。


世事比想像的還要簡單,比想像的更有戲劇性。


從這事例中,可以看出,當年的「冷」門專業並不一定就永遠是「冷」門,當年的「熱」門也不一定永遠會「熱」下去,沒有什麼事是一成不變的,萬事萬物總會發生變化。


各個學校開設不同的專業,每個專業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有其市場需求。世界上陰差陽錯,無意插枊枊成萌的太多了,個人之力肯定遠不及學校、院校的力量,順應時代發展,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這才是最應該考慮好的問題。


3

不要逃避圖輕鬆



「逃避不是辦法,面對才是王道。」你以為可以逃避掉,可以躲得開,然而,事實上只會更難。面對難題,逃避不是辦法,面對才是王道。


太多的學生在填報志願時,期望選擇一個輕鬆點的專業,然後順利畢業,輕鬆找個好工作,然而,這個想法未免有些天真。


輕鬆就意味著你沒有下太多的工夫,輕鬆就意味著你沒有學到真正的東西,那麼,又怎麼能找到好工作呢?好的工作從來不會太輕鬆,好的工作包含的技術含量更多,輕鬆學不來。

怎樣避開填報高考志願中的那些「坑」 - 天天要聞

相較於文科和理工科來說,理工科功課更重、更難,可理工科在工作中專業性更強,理工科學生擇業更容易些。


即使從考研的角度來說,理工科的競爭也遠沒有文科生競爭激烈,為什麼?就是因為理工科學生專業性更強,不是隨隨便便一個學生就可以輕鬆轉專業過來考研的,而對於文科專業來說,轉換專業考研的人數相對更多些。


這也就說明了一個道理:輕鬆的專業人更多,競爭更激烈,反而是那些不太輕鬆的專業報考人數較少,競爭反而不是那麼白日化。


所以,不要把是否輕鬆作為衡量報考專業的標準,那會讓你後悔莫及。


凡事要從更高的站位來看,終歸比你囿於一隅,自己在那瞎琢磨強。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好事能變壞,壞事也能變好,只要持正守達,終歸會是坦途。



我總是習慣於把自己的人生經驗,把自己的所思用想,用文字付諸筆端,既有思考又有事例,經常閱讀我的文章,你的人生一定可以避免踩太多的「坑」。

怎樣避開填報高考志願中的那些「坑」 - 天天要聞

我發現生活中有三類人:


第一類:經歷了世事,勤於總結,但文字工夫不怎麼樣。你聽他說,他滔滔不絕,講得非常有道理,但他寫不出來,表述不出來。


第二類:經歷了世事,勤於總結,筆頭工夫也不錯,可以進行有理有據的分析,一步一步引領你看到事物的真相和本源,從而讓你引之為鑒,讓你開智增識。毫不誇張地說,我就是這類人,雖然我的理論水平不是很高,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水平不是很強,但我很勤奮,很擅於總結,算不上高手,但可以居個中間。


第三類:經歷過世事,但不擅於總結,不擅于歸納,不會形成條理的觀念和思維,生活中,此類人是大多數人。



我願意把我的所思所想全產傾注在你的面前,只為了你的一個贊字,如果感覺文字寫得多少有點思想,請點個贊吧,余香會留在你的手上。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考生得分情況與去年基本持平 大皖新聞記者探訪合肥中考閱卷現場 - 天天要聞

考生得分情況與去年基本持平 大皖新聞記者探訪合肥中考閱卷現場

大皖新聞訊  合肥中考閱卷工作正在緊張進行,目前進度如何?6月20日,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位於合肥工業學校的合肥中考閱卷現場探訪,各科目閱卷正在有序進行,目前整體閱卷進度約佔20%。語文、數學、物理三科目的閱卷組組長分別介紹了閱卷情況。從得分情況來看,考生得分情況和去年基本持平。據悉,評卷工作將於7月初全部結束...
真瘋了,預估各省分數線來了,一本率最高41.5%,最低8.4% - 天天要聞

真瘋了,預估各省分數線來了,一本率最高41.5%,最低8.4%

馬上就要出分了,從高考結束到出分這十幾天是最讓家長煎熬的日子,每天收集著來自不同渠道的各種大道小路信息。 無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只要和報志願有關係的信息,家長一點兒都不放過, 那種焦慮隔著屏幕都能看到。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網上瘋傳的預估分數
6月22日至28日舉行!教育部公布2024年高考「雲諮詢周」時間安排 - 天天要聞

6月22日至28日舉行!教育部公布2024年高考「雲諮詢周」時間安排

根據教育部「2024高考護航行動」安排部署,結合全國各省(區、市)高考志願填報時間安排,2024年高考「雲諮詢周」活動將於6月22日至28日在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台」舉行。一起來看具體安排活動形式活動期間,平台將提供文字問答和視頻直播兩種方式。文字問答諮詢時間為9點至17點,鼓勵高校積極採用視頻直播方式開展招...
「外•校聯動 助力開放」濱州市外辦召開高校國際教育交流座談會 - 天天要聞

「外•校聯動 助力開放」濱州市外辦召開高校國際教育交流座談會

6月17日,「外•校聯動 助力開放」濱州高校國際教育交流座談會在濱州職業學院召開,加強濱州高校國際教育交流合作,探索建立高校國際教育發展機制。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劉藎一,濱州市外辦黨組書記、主任孫高亮,市教育局、山東航空學院、濱州醫學院、魯北技師學院、濱州市技師學院、濱州科技職業學院國際交流負責同志參加...
百萬重獎頂刊論文,與破除「唯論文」不矛盾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百萬重獎頂刊論文,與破除「唯論文」不矛盾 | 新京報社論

▲朱家鵬獲百萬獎勵。圖/南中醫網站一篇論文重獎100萬元?據報道,近日,南京中醫藥大學朱家鵬教授團隊,以第一完成單位身份在《Nature》(自然)發表研究成果,這是該校70年來第一篇《Nature》論文。基於此,南京中醫藥大學授予朱家鵬教授「人才突出貢獻獎」,並給予100萬元經費獎勵。對此,有人認為,重獎百萬是一種鼓勵...
79億!省會大學,縣城建新校區 - 天天要聞

79億!省會大學,縣城建新校區

近日,安徽農業大學官網發布《安徽農業大學新校區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信息公開及意見徵求》。通知提到,安徽農業大學新校區項目建設地址為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區南部,合廬產業新城核心區,四至邊界:東至新合銅路、南至永興大道、西至合廬大道、北至小南河(具體以合肥市用地規劃審批為準)。項目建設規模為,新校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