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看到遠方的樹,為自己種下幸福的種子

2021年09月13日12:57:07 教育 1006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看到遠方的樹,為自己種下幸福的種子 - 天天要聞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真正的教育更應該的是一種精神的傳遞,對孩子進行托舉,讓他掌握讓自己幸福的本領,在將來可以更成功的尋找到自己的幸福。它是一代人成就一代人,讓孩子站在你的肩膀上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更成功的尋找到自己的幸福。

01

1950年,美國有一個叫琳達·布朗的八歲黑人女孩。

她和她的姐姐每天都要走一英里的路到達公共汽車站,然後搭車到距離家裡有五英里之遠的黑人學校蒙羅小學讀書。然而,距離她家只有幾個街區的地方就有一所薩姆納小學,白人孩子都到這所學校念書。

於是她就問自己的父親,為什麼我不能到這裡讀書?

那個時候,整個美國都歧視黑人,黑人的子女只能讀又差又破的黑人小學。

她的父親叫奧利弗·布朗,他向地方教育局提出申請,意料之中的被駁回了。於是,他一氣之下,把教育局告上了法庭,官司一直打到了最高法院,最終法院判他們勝訴。

女孩和她的母親來到了美國的聯邦法院,當天的報紙寫著:最高法院宣布禁止種族隔離制度。這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布朗訴教育局法案,開啟了接下來的美國廢除種族歧視的一系列運動。

可以這樣說,沒有奧利弗·布朗的勝訴,或許也不會有後來的著名馬丁·路德金《I have a dream》了。

奧利弗·布朗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觀點,道出了教育的本質,他說: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孩子在未來的生活更成功地尋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為社會培養一顆合適的螺絲釘。請記住,這是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來的,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孩子尋求自己的幸福,記住不是別人,不是社會,不是國家,而是他自己。

所以,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孩子在未來的生活更成功地尋求自己的幸福。

02

許多年前,一名窮苦的牧羊人帶著兩個年幼的兒子,靠給別人放羊維持生活。一天,他們趕著羊來到一個山坡。這時,一群大雁鳴叫著從他們頭頂飛過,並很快從他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大雁要往哪裡飛?」牧羊人的小兒子問他的父親。

牧羊人回答說:「為了度過寒冷的冬天,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去安家。」

「要是我們也能像大雁一樣飛起來就好了,那我就要比大雁飛得還要高,去天堂看媽媽。」他的大兒子眨著眼睛羨慕地說。

「做個會飛的大雁多好啊!可以飛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那樣就不用放羊了。」小兒子也對父親說。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後對兒子們說:如果你們想飛,你們也會飛起來。

兩個兒子試了試,並沒有飛起來。他們用疑惑的眼神看著父親。

牧羊人接著說:「看看我是怎麼飛的吧。」於是他飛了兩下,也沒飛起來。

牧羊人肯定地說:可能是因為我的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能飛起來,去你們想去的地方。

兒子們牢記父親的教導,並一直不斷地努力。等他么長大以後終於飛起來了,他們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他們發明了飛機。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看到遠方的樹,為孩子種下幸福生活能力的種子!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看到遠方的樹,為自己種下幸福的種子 - 天天要聞

03

美麗人生》是一部讓人為之動容的經典電影。

在那個猶太人被歧視、被屠殺的年代,電影中的父子都是猶太人。

「爸爸,為什麼這家商店寫著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

爸爸猶豫了一下,說,

「哦,這個啊。不得入內是最新的潮流標誌!有一天,我跟一個袋鼠朋友逛商店,但是門口寫著袋鼠不得入內。我便說,好吧,我們也沒辦法,他們不讓袋鼠入內。」

「那為什麼我們店裡沒有這個牌子呢?」

「好吧,我們明天就放上一個,讓所有我們討厭的東西都進不去。你討厭什麼?」

童真的孩子想了想,說:「蜘蛛。」

「好,我不喜歡吸血鬼。明天我們就寫上:蜘蛛和吸血鬼不得入內。」

像這樣父親想要保護孩子童心不受傷害的片段還有很多。

他們被關押在慘無人道的納粹集中營里,父親為了不讓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就認識到這個世界的殘酷,編織一個個美麗的謊言。

他對孩子解釋說,他們被關押在納粹集中營只是玩一個遊戲,要拿到遊戲積分,遊戲結束後就會獎勵坦克還可以見到媽媽。

他被迫進行高強度的體力勞作,瘦弱的身體扛起了沉重的鐵塊,他對孩子解釋說,這只是為了拿到積分。

哪怕是在父親生命的最後一刻,他被納粹的槍逼著去執行槍決,他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害怕,傻笑著,作出滑稽的動作,讓孩子相信這只是一場遊戲。

影片的最後,孩子獲得了他的獎品:一輛坦克,也見到了媽媽,可是父親已經不在人世了。

父親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孩子童年的美好,傳給他樂觀的態度,我所能想到最偉大的教育,莫過於此。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看到遠方的樹,為自己種下幸福的種子 - 天天要聞

04

什麼是教育?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

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龍應台在《目送》中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教育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去喚醒一顆幼小的種子,用自己的真實行動來慢慢影響它,讓它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真正的教育更應該的是一種精神的傳遞,對孩子進行托舉,讓他掌握讓自己幸福的本領,在將來可以更成功的尋找到自己的幸福。它是一代人成就一代人,讓孩子站在你的肩膀上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更成功的尋找到自己的幸福。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銳評|美國,少寫一些小作文吧 - 天天要聞

銳評|美國,少寫一些小作文吧

近日,美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發布了一則視頻—— 視頻中先是出現新加坡人熟悉的組屋場景,隨後貼出多張組屋公共區域堆滿雜物的圖片,配以旁白:「鄰居決定把你門前的空間佔為己有,這讓你想起什麼了嗎?」進而畫風一轉,引述有關南海議題和所謂南海仲裁案的外媒報道,直接開始陰陽。美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的小作文,和日前聯合國...
香港小學禁止學生在校內說粵語?校長稱家長都同意和支持!議員:而帶來文化割裂的風險! - 天天要聞

香港小學禁止學生在校內說粵語?校長稱家長都同意和支持!議員:而帶來文化割裂的風險!

澳門江湖:澳門月刊雜誌社官方公眾號;澳新社:澳門新聞通訊社官方公眾號目前已有300000+人關注加入我們... 監督政府依法施政,報料有獎!最近,香港德萃學校因為語言教學政策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該校總校長朱子穎在一次網路訪談中提到「學生在校內禁用粵語」的說法,經過社交媒體的傳播後,迅速激起了公眾對粵語母...
在溧水,AI已「跑」進課堂! - 天天要聞

在溧水,AI已「跑」進課堂!

在數字化浪潮推動下,人工智慧(AI)正深度融入教育領域,重塑傳統教學模式。溧水區多所學校積極探索AI教育創新實踐,從課堂輔助到競賽賦能,為教學改革注入科技動能。AI當「指揮」,實踐變「實戰」「成功啦!
教育部公示!貴州擬新增兩所公辦本科高校 - 天天要聞

教育部公示!貴州擬新增兩所公辦本科高校

5月22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發布《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主要內容如下:根據有關規定以及第八屆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考察評議結果,經教育部黨組會議審議,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擬同意設置安徽第二醫學院等32所學校,並予公示。其中,貴州省擬設立貴州輕工職業大學、銅仁職業技術大學。名單具體如下:公示...
14名宜賓少年勇奪省冠軍!棒棒噠~ - 天天要聞

14名宜賓少年勇奪省冠軍!棒棒噠~

好消息!14名宜賓少年捧回省級排球賽事冠軍獎盃!5月19日晚,在四川省第五屆「貢嘎杯」青少年排球聯賽決賽(高中組)中,宜賓市四中男子排球隊以3:2的成績擊敗衛冕冠軍成都市新都區升庵中學男子排球隊。
英孚英語實力解答「成人英語培訓機構選擇哪個?」難題 - 天天要聞

英孚英語實力解答「成人英語培訓機構選擇哪個?」難題

隨著全球化的加速,英語不再僅僅是一門語言,更是一種重要的溝通工具。對於成年人來說,提升英語能力不僅能拓寬職業發展道路,還能豐富個人生活體驗。面對市場上眾多的成人英語培訓機構,很多人都在糾結:「成人英語培訓機構選擇哪個?」 英孚成人英語憑藉其沉浸式的教學模式和強大的師資力量,為學員們提供了一個高效且有...
墾利區黃河口傳統文化展成功舉辦 - 天天要聞

墾利區黃河口傳統文化展成功舉辦

為深入挖掘黃河口文化內涵,推動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活力,5月20日上午,由墾利區教育局、區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區第二實驗幼兒園、區博物館共同承辦的「黃河童韻,匠藝傳承—黃河口傳統文化展」隆重啟幕。
「船」遞夢想,船模比賽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 天天要聞

「船」遞夢想,船模比賽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5月21日,大同小學攜手縣科協,共同舉辦第十三屆校園科技節暨船模比賽,該校107名學生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本次船模比賽精心設置了動力組和非動力組兩大項目。動力組聚焦於小船的行駛距離與速度,而非動力組則著重考察小船設計的獨特性與美觀度,鼓勵學生們發揮無限創意。活動現場,同學們熱情高漲,紛紛攜帶自己...
香港12所熱門直資中學仍接受25/26年插班!趕緊get起來~ - 天天要聞

香港12所熱門直資中學仍接受25/26年插班!趕緊get起來~

香港的直資中學一直是許多中產家庭的首選,不僅學費相對合理,課程設置也相當多元,升學成績更是十分亮眼,部分學校甚至提供DSE+IBDP或A-Level雙軌課程,為學生開拓更廣闊的發展路徑。目前,到底哪些熱門直資中學仍開放2025/26學年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