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旗袍穿完就退?90%退貨率+汗味吊牌,誠信被誰踩腳下?

2025年06月17日21:14:06 教育 1624

高考考場外,那一片片鮮亮的「媽媽紅」——旗袍,曾是這兩天最打眼的風景線。「旗開得勝」、「一路綠燈」、「紫氣東來」,媽媽們把對孩子的期盼都縫進了這身行頭裡,圖的就是個好兆頭。可誰能想到,這邊高考的筆剛放下,那邊電商平台的退貨鍵就被按爆了!汗味、粉底漬、甚至吊牌都原封不動地掛在那,一股腦兒全給退了回來。溫州一個商家哭訴:賣了421件,退了382件,光消毒打包的功夫就賠進去大幾千!這哪是退貨潮,簡直是給商家心口插刀啊!

高考旗袍穿完就退?90%退貨率+汗味吊牌,誠信被誰踩腳下? - 天天要聞

這事兒吧,得從頭說。穿旗袍送考,本來是個挺溫馨的儀式,圖個吉利。也不知怎麼的,這幾年硬是成了「標配」。不穿?好像顯得你不夠重視孩子。結果呢,網上搜「高考旗袍」的嗖嗖漲,商家也精,早早就備好了「高考限定款」——面料薄點、款式統一、圖案吉利,價格也「親民」,最關鍵是什麼?人家都替你琢磨好了:吊牌設計方便拆戴,甚至明裡暗裡暗示「七天無理由」在那兒擺著呢!老鄧瞅著都替商家捏把汗,這不明擺著告訴人「用完就退」嘛!

高考那幾天,街上的旗袍比過節還多。不少媽媽平時壓根不穿這玩意兒,衣服到手才第一次摸這料子,不合身?別針別上!勒得慌?忍著!40度高溫下,踩著磨腳的高跟鞋,就為了在考場門口挺那麼一會兒。最扎眼的是啥?好多吊牌壓根沒摘!拿透明膠帶粘著,生怕汗浸濕了、弄髒了影響退貨。你說這滑稽不?但細想想,這背後哪是滑稽,分明是家長那份無處安放的焦慮啊!別人都穿,我不穿,孩子會不會覺得我不夠上心?這份「儀式感」早就變了味,成了攀比和壓力的載體。

高考旗袍穿完就退?90%退貨率+汗味吊牌,誠信被誰踩腳下? - 天天要聞

好了,大戲落幕。考完最後一門,甚至還沒等分數出來呢,電商後台的退貨申請就跟雪花片似的飛來了。「不合適」、「不喜歡」、「和圖片不一樣」……理由千篇一律。等包裹退到倉庫,那才叫一個「慘不忍睹」——濃烈的汗臭味直衝腦門,領口蹭著粉底,腋下汗漬斑斑,料子皺得像鹹菜乾。商家點開申請,好傢夥,還有人特意拍個「吊牌照」證明「全新未拆」呢!這操作,老鄧也是服了。難怪這事兒一捅上網,瞬間就炸了鍋!

網友吵翻了天。一方拍桌子罵娘:「剛考完誠信高考,轉身就鑽平台空子?這是給孩子樹什麼榜樣?犯了大忌!」話雖糙,但理兒擺在那兒。另一方呢,覺得小題大做:「規則允許的,為啥不能退?商家自己心裡沒數嗎?明知道是短期消費,還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唄!」這話聽著也有點道理。可老鄧琢磨著,這事兒關鍵不在「能不能退」,而在「該不該這樣退」。平台規則是死的,保護消費者權益沒錯,但把「七天無理由」玩成了「零成本租賃」,這味兒是不是就變了?

高考旗袍穿完就退?90%退貨率+汗味吊牌,誠信被誰踩腳下? - 天天要聞

平台和商家這會兒真是啞巴吃黃連。往年沒當回事,沒想到今年退貨能這麼集中、這麼狠!量太大,規則擺著,平台大多只能偏向買家。商家想維權?難!你說衣服有使用痕迹?買家不認,平台也很難硬性判定。倉庫里堆成山的「汗味戰袍」,消毒成本高,賣又賣不掉,只能當瑕疵品賤賣,基本就是白乾。有些商家急了,有的直接在商品頁加粗標註「使用後概不退換」,有的在吊牌上動手腳,加一次性封條,拆了就不能復原。還有的乾脆玩起「悲情牌」或「公益牌」——「只賣不退,支持誠信」、「部分利潤捐助學」,想挽回點口碑和損失。真是被逼得沒法了。

老鄧覺得,這場「旗袍退貨潮」暴露的問題,遠比幾件衣服值多少錢要深刻得多。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幾個尷尬現實:

  1. 儀式感被消費綁架了: 原本寄託祝福的旗袍,成了流水線上的「好運符」,穿它的核心動力不再是情感,而是「別人都穿」的壓力和「不穿怕吃虧」的算計。儀式一旦淪為純粹的消費符號,它的神聖感就蕩然無存了。
  2. 規則與道德的裂縫: 「七天無理由」是保護傘,但濫用就成了投機取巧的擋箭牌。當「合規則」與「合情理」激烈衝突時,我們該怎麼選?是理直氣壯地鑽空子,還是心裡留點敬畏?尤其是在高考這個強調誠信的節點上,家長的行為傳遞的信號,可能比說教更有力。
  3. 短期消費陷阱: 高考旗袍只是冰山一角。演出服、旅行裝備、節日裝飾……多少商品都掉進了這個「用完就退」的坑?商家為了迎合這種「一次性」需求,生產出質量更差的產品,反過來又刺激更多「用完就退」,整個消費生態都在惡性循環。

高考旗袍穿完就退?90%退貨率+汗味吊牌,誠信被誰踩腳下? - 天天要聞

高考結束,孩子們交上的是知識答卷。可這場突如其來的「旗袍退貨風波」,何嘗不是給家長們、給社會出的一道附加題?題目就叫:誠信與規則,邊界何在?儀式與消費,孰輕孰重?

一件帶著汗味、掛著吊牌的旗袍,它最終的歸宿不該只是冰冷的退貨倉庫。它應該讓我們停下來想一想:當儀式感只剩下外殼,當我們對規則的利用變得如此「精明」,我們究竟給孩子、給未來留下的是什麼?是省下的那幾百塊錢,還是被悄悄磨損掉的社會信任基石?這事兒,真該好好琢磨琢磨了。老鄧話糙理不糙,歡迎大伙兒評論區聊聊!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637分報考軍校!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上門送達湖北首份錄取通知書 - 天天要聞

637分報考軍校!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上門送達湖北首份錄取通知書

極目新聞記者 陳倩通訊員 楊晨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7月18日送出湖北首份錄取通知書,武漢三中的劉思源被該校錄取,高考成績637分的他放棄了去地方名校的機會,選擇了從軍報國。送錄取通知書現場6月28日,陸軍兵種大學、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3所新調整組建的軍校舉行成立大會。這3所新軍校均為高等教...
關於燕山大學裡仁學院的轉設 - 天天要聞

關於燕山大學裡仁學院的轉設

燕山大學裡仁學院(LiRen College,Yanshan University),坐落河北省秦皇島市,是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確認的獨立學院,由燕山大學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活動要聞】鐵東進修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總結會 - 天天要聞

【活動要聞】鐵東進修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總結會

7月18日,鐵東進修實驗學校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總結會啟幕。這是一次對教育初心的淬鍊,一場向未來的莊嚴起誓——以「破局·重組·合力·實幹」為筆,在集團化辦學的藍圖上,續寫「強大·溫暖·生機」的璀璨華章。 會議在精心製作的視頻《破局·重組——重構教育基因》中緩緩拉開序幕。鏡頭裡,跨校...
清華附中灣區學校二期校區項目完成劃撥 - 天天要聞

清華附中灣區學校二期校區項目完成劃撥

近日,清華附中灣區學校二期校區項目順利完成劃撥供應工作,為項目的開發建設築牢了堅實的土地資源根基,推動天河教育空間布局優化升級,助力構建優質教育集群協同發展的全新格局。
一中競爭線為765.4分!鞍山市2025年城區普通高中錄取結束 - 天天要聞

一中競爭線為765.4分!鞍山市2025年城區普通高中錄取結束

17日,鞍山市城區普通高中錄取工作結束。在招生錄取工作中,鞍山市教育局按照國家教育部和遼寧省教育廳相關文件要求及《鞍山市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意見》,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強化工作紀律和過程監督,嚴格遵守政策規定,嚴格遵循錄取流程,按照招生
龍華區發布人才新政 人才獎勵最高達300萬元 - 天天要聞

龍華區發布人才新政 人才獎勵最高達300萬元

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實習生何昕怡 龍華區深化實施青年人才集聚工程,給予符合條件的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3萬、5萬、10萬元落戶補貼,青年人才最高可領取安家補貼等獎勵85萬元。